APP下载

加巴喷丁辅助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2020-12-16刘玲玲谢河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加巴洛韦神经痛

刘玲玲 谢河秋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疼痛科 驻马店463000)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科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且由于VZV 具有亲神经性,常会引起患者神经痛[1]。同时,该病好发于成人及春秋季节,且治疗后容易二次复发,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目前,临床上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达不到最佳。因此,本研究选取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辅助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7~76 岁,平均(55.14±5.21)岁;病程1~2年,平均(1.73±0.11)年。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5~79 岁,平均(56.36±5.77)岁;病程1~3年,平均(1.81±0.3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甲钴胺片治疗,更昔洛韦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114)100 mg 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1 次/d;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041229)0.5 mg,口服,3次/d。连续治疗2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巴喷丁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71)治疗,第1 天晚上口服1 粒,第2 天中午、晚上各服1 粒,第3 天及以后,1粒/次,3 次/d。可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药量,最大可达1800 mg/d。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分,在一条10 cm 长横线的两端分别标记出0 分、10 分,代表无痛和剧烈疼痛,患者根据感受自身疼痛来自行标记出疼痛的范围值。(2)睡眠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内容进行评定,总分0~21 分,分数越低,睡眠质量越高。(3)白细胞介素-6(IL-6):在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经离心后提取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L-6 水平。(4)免疫细胞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对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505012.63020.2880.0000.000 tP治疗前 治疗2 周后 t P 7.45±1.657.31±1.680.4200.6754.11±0.882.22±0.5712.746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PSQI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505025.50327.7470.0000.000 tP治疗前 治疗2 周后 t P 11.73±1.4311.32±1.870.1130.9114.15±1.082.57±1.1315.594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血清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 水平比较(p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 水平比较(pg/L,±s)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50509.73914.7050.0000.000 tP治疗前 治疗2 周后 t P 175.86±13.36176.58±13.510.2680.789150.78±8.86130.42±8.475.9770.000

2.4 两组治疗前后CD3+、CD4+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3+、CD4+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3+、CD4+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CD3+ CD4+治疗前 对照组观察组tP治疗2 周后 对照组观察组50505050 tP 57.21±2.0557.46±1.870.6370.52661.42±1.53*>66.83±1.75*>16.4570.00029.78±1.4330.05±1.270.9980.32132.31±1.92*>38.54±1.86*>16.4790.000

3 讨论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当受损程度越重,患者疼痛感就越强烈[4]。目前,临床上常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阿片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但在不同药物方案选择方面仍存在争议,且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还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结果表示,治疗2 周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观察组血清IL-6 水平较对照组低,PSQI 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加巴喷丁辅助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可降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和IL-6 水平,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更昔洛韦为抗病毒药物,能够抵抗单纯疱疹病毒-1(HSV-1)、EB病毒(EBV)、VZV 等的活性[5]。同时,作为合成鸟嘌呤同系物中的一种,对三磷酸脱氧鸟甙与DNA 聚合酶结合有抑制作用,通过结合病毒DNA,抑制DNA 合成,从而消除病毒。炎症介质IL-6 的升高能够使神经元兴奋受到刺激,导致患者结痂后出现延续性疼痛,而更昔洛韦可以改善炎症介质IL-6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感。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辅酶,能够改善外周末梢的神经代谢功能,修复被VZV 所损伤的神经,缓解患者疼痛。以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且更昔洛韦用药剂量难以控制,达不到理想疗效。而加巴喷丁属于一种新型抗惊厥药物,能够提高体内γ- 氨基丁酸(GABA)合成量,并阻止其快速降解,对GABA 穿入通道、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触钙通道起抑制作用。同时,加巴喷丁可作用于中枢系统,发挥镇静作用,且可抑制中枢及外周神经异常放电,缓解患者疼痛。此外,对神经系统细胞、细胞膜运转也产生影响,抑制因高钙电引发的神经痛,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6]。

本研究结果表示,治疗2 周后,观察组血清CD3+、CD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说明采取加巴喷丁辅助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分析原因为,疼痛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巴喷丁通过缓解患者疼痛,可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刺激,同时阻碍机体释放β-内啡肽,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刺激破坏T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导致血清CD3+、CD4+水平升高,从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综上所述,加巴喷丁辅助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可降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调节炎症介质水平,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加巴洛韦神经痛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万赛维的属性剖析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加巴喷丁类药物引起的水肿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基于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疼痛用药安全信号挖掘研究:加巴喷丁类药物*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