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统计分析》课程与行业需求衔接的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2020-12-16西安财经大学李俊红

营销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金融分析

西安财经大学 李俊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对金融行业发展的有效评估离不开金融统计这个重要评价工具。金融统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整个社会也开始意识到金融统计理论和金融统计实务知识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学校也加强了自身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和发展,在不断完善,创新课程理论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金融统计分析是根据国家经济管理的需要和金融事业发展的要求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是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合了包括金融数据信息搜集、金融数据统计分析与金融政策咨询在内的,以货币信贷及金融运行的各种数量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金融与经济统计数据为重要依托,完美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统一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国民经济运行及金融的发展近况,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金融统计分析》是培养金融专业学生高度熟练应用统计学理论和统计方法来分析我国金融活动规律的课程,与其他金融学课程相比,该课程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会更加清晰的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实际的数量特征,能够熟练运用常规的统计技术和分析技术对实际的金融常规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并能够切实的为金融部门的有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尤其是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教学更应该针对金融统计学科应用性强和国际性的特点,结合行业发展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因此,金融统计的教学内容应在原有的货币统计,外汇市场统计,证券市场统计,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统计、国际收支统计、资金流量统计等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以下的改革。

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6 年 3 月将《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 (MFSM2000)与《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编制指南(MFSCG2008)》融合的基础上,为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新情况,系统的补充和扩展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内容,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编制指南(MFSMCG2016)》。在最新公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编制指南(MFSMCG2016)》(以下简称为MFSMCG2016)中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概念与分类的比较

登录交易时间的变化;货币定义的进一步扩展;机构单位与部门划分的明确与细化;流动性总量的构成和编制扩展;金融资产/负债分类的细化与新增核算方法和原则的比较

(二)核算方法与原则

MFSMCG2016一是改进了流量核算,二是改进了定值方法。

(三)金融货币统计的变化

MFSMCG2016完善了广义货币的界定,充实了货币统计的编制、增加了货币统计数据的报告与披露等内容。主要体现在:1.在编制部门资产负债表时,MFSMCG2016 鼓励将独立分类的6项其他金融性公司部门分为两个最小的子部门进行数据编制,即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以外的其他金融性公司。2. 金融统计的变化在金融统计的编制和呈现中,给出了跨部门编制三维账户的建议,以各部门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建立三维账户,也称资产负债核算矩阵(BSA),用来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头寸引起的金融脆弱性和经济运行中某一时点的不协调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货币金融统计手册》的最新内容,明白我国目前的金融统计分析和国际货币金融组织要求的差距。

二、适时地加入金融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容

结合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显然国家层面已然意识到那些只有职业能力而缺乏职业素养的所谓“人才”,在未来一定会阻碍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水平建设,会妨碍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融入金融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容,这样才能培育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金融行业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融合职业道德要求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金融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得高校加强了“育人”这一方向的发展,只有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技术人员才会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会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金融行业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在金融统计分析课程中的实践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依旧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理论体系研究和改进。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仅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影响其思想道德境界和职业行为操守。因此,在大规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下,教师应该抛弃只注重专业知识内容讲授的教学观念,而是通过课堂教学,将教书与育人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金融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金融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参考,以金融行业的职业精神培养为重要教学内容,促进金融统计分析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学内容本身的融合,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金融专业人才。因而在一开始的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规划设计中,教师就不应只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教授,更应当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对专业内容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传播职业道德的理念,通过正式的课堂教学的形式,早日实现课程改革的精准落实。

同时,为了更好地将职业道德的理念合理地交织到日常的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在总体规划设计金融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就应该同时考虑到专业课程和市场需求两方面不同的要求,并与高校的相关综合人才培养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作为基础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高度规划和统筹,因此对于相应的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也要有针对性的做出适当的调整。更为关键的是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灵活地对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最终实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大爆发的当今世界,由于互联网平台的繁荣和电子信息技术高效运用,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相应的金融统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时代的便利,进而有效地对金融统计的相关课程内容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不断完善。打造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金融统计的教学内容为根据,对教学的重点进行梳理和挖掘,从而有效推动金融统计职业道德的改革和落实。

三、在教学案例分析中融入大数据的理念及方法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井喷式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已经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影响,这无一例外地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的来临对金融统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大数据对传统金融统计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统计方式、统计效率、统计准确性等方面。就金融分析方式而言:传统金融统计分析方式相对单一,只是以金融统计数据为主,对有关的金融统计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加总和分析,而没有对金融统计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对金融问题的分析探究浅尝辄止。其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分析思路自身的限制性,导致对于金融统计的核心和本质的把握总会有所偏差,另一方面是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对金融统计数据有效统计难以进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深入,各种统计分析工具应运而生,为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实现了金融统计分析方式的全面升级。金融统计分析人员能够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工具的辅助下,掌握更加全面、深层次的金融数据信息,从而能够更深刻、更精准的分析金融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正确评估金融风险,制定应对金融风险的相应措施,从而给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金融统计数据来源的广泛性,金融统计技术的先进性,使得人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统计思维。无论是金融统计数据的筛选,还是金融统计的方式,金融统计的对象,都比较广泛,更加趋于多元化,因此,在日常的金融统计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大作业练习,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据,分析金融领域的各种现实难题,以及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证券市场章节,让学生搜集上市公司,基金等资料分析其投资价值;在商业银行章节,让学生搜集不同银行的数据,分析各种银行的盈利,风险等方面的情况,分析银行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和贡献情况;在国际收支统计章节,让学生搜集国际收支方面的数据,包括外债、外汇储备、外资投资、对外投资等方面的资料,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方面的优势及劣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情况;在保险统计章节,搜集保费收入,赔款支出,保险公司数量等数据,分析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发展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保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情况等。

综上所述,金融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要适应金融行业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同时还要顺应大数据的趋势要求。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金融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分析:是谁要过节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