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

2020-12-15李海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能力

李海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在现代化的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创新”就是几个关键词,在构建教学模式的就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研究。本文就分析小學数学如何构建“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121-02

数学学习是一个逻辑思维比较强的过程,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已经显现,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数学教师以及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又可称之为自我调节学习,本文主要指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与方法等完成教学活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落入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那么,为了实现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除了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必须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改要求,非常重要的任务。其次,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还能够让学生具备安排与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比如,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对自我学习结果进行科学评估等。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自主、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就要求通过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并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思考,甚至很难让学生掌握到数学解题技巧,长期以往,小学数学教学势必将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自己与学生的主体关系,将自己视为了课堂主体。只是一味的完成自己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最后,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死板。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身也严重缺乏自主性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养成了依靠教师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在这种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下,学生不仅严重缺乏个人想法,而且丧失了自我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基于此,教师也认识到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综合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就出现了多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比较独立,缺乏一个有效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小学数学构建“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正是好玩的年纪,而数学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其中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传统的教学中,属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比较单一和枯燥,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所以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入到学习中,而不是老师带进去的。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独立的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如,针对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一个情景,提高学生兴趣,通过问题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中,达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主体性提现到整个课堂教学中,贯穿与课堂,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转变课堂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都是主角与配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角,学生一直是配角,被动的听着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关系与教学方式,无疑将阻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课堂角色转变,才能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培养。首先,教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还需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主学习观念的指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当前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所以针对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如,测量,就可以提出问题:测量某物的长、宽、厚等,小组任务,那么分工合作是关键,比如,谁动手,谁指挥、谁记录、谁汇报等。通过结果、方式、分工等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明确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特点,在分组的时候要科学,按照学生性格、学习经验等合理的分组,才能发挥出小组的作用。不能把性格沉默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影响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无法实现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4)开放思维,引导学生创新

人们的思维不是固定的,可以向着无数个方向进行,在数学中,比如,一个题可以只有一个答案,但是绝对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在说到高度时,我们可以想到我们的身高,还能想到建筑,还有生活物品等等,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就比一段路长一千米,分三次走,如何走完,那么答案就有很多,也就是可以有着不同的走法,但是最终都只走了一千米。

所以需要有一些开放型的话题或者题目,使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958-255有多少种算法,哪一种最快。这样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百分数的生活运用,联系生活,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4.结束语

对于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的培养,这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进入自主学习的环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总结,并且提出扩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构建一种“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小学数学“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15

[2]孙文磊.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胡秀丽.小学数学课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