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

2020-12-15白喜红曹婧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白喜红 曹婧

摘  要:《小學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农村小学生阅读量距离《课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忙于课本知识学习,校内几乎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加之一些家长课外阅读意识淡漠,对学生课外阅读督促不力,导致大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不足,阅读、习作能力不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为此,根据自己在农村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28-02

1.营造氛围,触发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工种浓郁的书香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让墙壁会说话

为了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黑板、园地等来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名人名言、 学生字画;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由学生轮流抄写读书名言: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手抄报、学生的优秀习作、学生制作的读书卡;在板报中开辟《好书推荐》栏,每周由学生或老师向大家推荐精品少儿读物。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看看记记,就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触发阅读兴趣。

(2)创设班级图书角

由于农村孩子普遍家庭经济都不宽裕,班上学生的课外书极为有限。为了让学生随时看到身边的课外书籍,时时有课外书读,班级图书角收集了一部分学生自愿带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课外书籍,再从学校图书室借来部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为了确保有序、有效地开展读书,我指导学生给图书编号,然后选举出责任心强的学生作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读书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

2.树立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通过榜样示范来激发阅读兴趣。首先,树立经典榜样。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故事,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等,激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对书的渴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其次,树立老师榜样。身教胜于言传,老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一有空我就呆在教室里看书,和他们分享书中的故事,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与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在我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不自觉地走上了阅读之旅。

3.丰富载体,焕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 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为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坚持做好“三个一一起来”读书活动,以此来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师生一起来

虽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质量压力大,学生在校时间紧张,但我充分利用早读、午读、自习时间和大家一起坐下来,静静地看半小时书。一开 始学生不适应,坐不住,但一旦感受到书中的趣味,就会安静下来。坚持一段时间后,不要提醒,孩子们一有时间就主动地拿书读。有些学生对书上了瘾,甚至连课间都积极投人到书的海洋中。于是我让学生每天在书包里带上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一有空余的时间就抓紧阅读。另外,我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我也一起完成,比如写读后感、抄写读书笔记、写故事梗概等,平时的检查评比也起进行。

(2)家庭一起来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抓好课外阅读,离不开家庭配合。但农村家长普遍自身没有阅读习惯,我在努力取得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家长的指导。我常利用家访、家长会时间和家长沟通,对他们讲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孩子购买好书,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让家长在家里起到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另外,我还不定期地组织亲子共读家长会,让家长进行交流,聆听他们在孩子阅读指导方面的成功经验。事实证明,生动的亲情阅读能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3)活动一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为此,我经常在班内开展“讲故事比赛”、“ 读书心得交流”“百科知识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读书卡、报刊剪辑、书签制作展示”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由于竞赛活动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这些活动有效地检查了阅读情况,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巩固了阅读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效果,每学期都要评出“超级阅读王”“读书之星”,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4.结合语文教学,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若对所学知识内容不感兴趣,那么不论教师营造出多么理想的教学氛围,采用多么新颖、多样的策略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授课成果,也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够促进其积极主动获取、探究知识信息。新课标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此,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前,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微信群当中,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适合本学段阅读学习的书籍,以此来指导家长基于孩子兴趣爱好来进行购买或是借阅。例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再被狐狸骗一次》等。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也要与学生们一起看同一本书,并抽出一些时间来与学生针对书中的某一人物,或者是某些情节做出深入讨论,以此来有效激发、保持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另外,语文教材中课文都是质量较高的阅读资源,很多还都是名家名篇。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讲课内的经典阅读想课堂之外延伸。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一课外阅读书籍。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保持,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认知视野,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信息。

5.定向选择读物,增强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属于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若学段、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也会存在诸多差异,同时,学生的阅读取向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推荐读物过程中,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应给予足够尊重,多推荐一些与学生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书籍。例如:从年龄层面来讲,低年级应多安排一些童话、绘本,以及新颖有趣的小故事等内容比较浅显的读物。而对于中高年级则可以将课内的经典阅读向课外延伸。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草船借箭》等名篇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原著《三国演义》;在学习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可以为学生推荐《城南旧事》这一课外阅读书籍等。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则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适当的为其推荐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例如:获得儿童广泛喜爱的《魔法学校》与《哈利·波特》等。通过多推荐一些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既有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与保持,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认知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信息,为之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这些小说或是名著,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来展开阅读学习,这样不仅拥有充足的时间,也能够更认真的写课外读书笔记,在丰富课外阅读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深刻印象。

6.结语

总之,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只要老师持之以恒,多渠道引导,多角度启发,多方面培养,就会有收获。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就会积极主动地遨游书海,甚至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赵月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

[2]邱拾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