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野下县级媒体融合的内在逻辑

2020-12-15郭荣

新闻传播 2020年20期
关键词:融媒体乡村振兴发展

【摘要】县级媒体的融合对助力深化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意义,抓住媒体融合的重要机遇时期,可以助力农业农村的发展。解决县级媒体融合的困境,需要从县级媒体的软件、硬件提升上做起,从决策者思想认识转变,全面构建新的媒体结构,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等方面着手进行,有效促进媒体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

【关键词】乡村振兴;县级媒体;融媒体;发展

乡村振兴,是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

县级媒体,是距离基层人民最近的信息交流通道,媒体发展需要不断接近、触及信息传播的最底层,解决信息传播在基层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县级媒体融合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农村信息传播平台的建造和升级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县级媒体融合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当下,从县级媒体的发展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对助力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一、乡村振兴视野下县级媒体融合的意义

基层融媒体的探索和建设,让信息传播距离基层百姓更进一步,对基层思想宣传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加强基层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是建设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重要部署的内在要求。在县级传统媒体与社会新兴媒体共同存在的境况之下,二者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形成全媒体格局,是与时俱迸发展的需求,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规划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縣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将新闻信息传播向更基层的地方深入,更广泛地触及基层百姓,进而扩大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农村地区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几乎全覆盖,基层百姓距离网络越来越近,网络已经深入影响到了农村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次,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高度契合。融媒体的建设并不是多种传播渠道简单的相加,更主要的是建设一个相较于单种媒体而言更具有情感性,与基层联系更加密切的新兴舆论新闻传播平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融媒体为主流媒体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最后,当前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要充分把握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手机等移动通信端的普及,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百姓对新闻等信息的获取途径,由原来的电视台、广播转向各类信息客户端,同时老人们也在越来越适应这一改变。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信息获取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正在因为网络和融媒体的发展而发生巨大的改变。理念的转变、制度的优化、资源的梳理与整合将成为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

二、县级融媒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县级涉农融媒体便从电视、广播等领域开始进行实践和探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互联网网站的兴起,“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各移动客户端)的普遍应用,县级媒体从单一的电视或广播平台转向了多种渠道并存、发展,从单一的单向传播形式,转为了注重互动的双向传播。[1]县级媒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有了突破性创新性的发展。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渗入到社会运转的各个环节,渗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8.17亿,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2亿,同比去年增长3.9个百分点。”[2]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寻常百姓,融媒体在技术、传播途径、内容形式、管理理念、机构制度等层面的发展,使得基层百姓与媒体的距离越来越近,网络平台的门槛越来越低,基层群众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继续发挥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发展,探索适合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可行路径,对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在以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及时改进。

第一,当前众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存在,媒体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简单的相加,而没有做到有深度的融合。媒体的融合发展被形式化为将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网络上去,开设相应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账号,只是在传统电视、广播、纸媒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新的平台来发布传播。

第二,当前,县级媒体还是多以电视台为主,新闻传播的媒介软硬件条件比较落后,建设相对滞后。且就电视台而言,得不到基层百姓的关注。由于其内容、质量、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央视以及省会大台,缺乏品牌的塑造,缺乏规范的运营体系。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县级电视台更是处于劣势,没有过硬的设备和制度的支撑,导致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受到限制。

第三,思想陈旧,舆论传播媒体还是与传统媒体一样的形式,带有非常浓重的行政色彩,将其作为另一种发号施令的渠道,这是对媒体融合的理解不到位不够深入的表现。媒体工作团队的工作理念陈旧,一直在根据政策、工作进行报道,而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了解把控,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时代下,党中央将融媒体提升到了战略高度,需要县级媒体人也要快速转变思想,充分了解新形势下媒体的受众、载体、形态等方面的复杂变化,积极做出应对。

三、乡村振兴视野下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我们要在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的指导下,探索县级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融入“互联网+”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进行。

(一)加深决策者对融媒体的认识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县级媒体融合的发展主要方向和要求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尽快加深对乡镇农村基层的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解实际情况,展开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转变建设媒体融合事业的工作思想,尽快从简单相加转变为相融阶段,实现真正有效的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加大乡镇农村的软件、硬件设备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调度资源和技术服务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二)全面发展媒体结构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注重“全媒体”发展,丰富扩大媒体矩阵。做到媒体和产业链的充分融合,创造出更加有价值的服务。互联网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一些优质的社交及信息传播平台被开发出来,例如微信、微博各类网站及应用软件。应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的强大的传播功能,创建县级新媒体、报刊及应用APP等,做到媒体与产业链的结合,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更好地引导和服务群众。

(三)加大资金和技术资源的投入

在乡村振兴视野下,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列工程,需要加大对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才能够更从容地开展媒体融合建设。传统纸媒、网站建设、微博微信等平台运营、APP开发与管理都需要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为保证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的落实,相关部门需集中资金资源与技术资源为其提供支持。

(四)加大人才引导和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3]新时期媒体人要积极按照以上要求来提高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融媒体人才。在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中创新进取,活跃乡镇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振兴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媒体影响力。政府鼓励要求媒体人严于律己,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服务奉献意识,做出有温度、有深度、有保障的工作成果。

(五)加强舆论信息在基层的传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融媒体建设中更深入地触及基层群众是媒体传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在基层的传播,应始终坚持以内容为主的建设,提升媒体所传播的内容的质量。媒体人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百姓所关心的民生民事、社会热点话题等,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解读他们关心和在乎的事件,为基层群众打造一个为他们服务,可以信赖,可以办实事的融媒体,从而提高融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进而推动媒体舆论引导,思想宣传等工作的开展并保证有良好的效果,发挥媒体在基层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县级主流媒体融合正在稳步推进和发展,不断自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推进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真正有效的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需要从推动决策者思想认识转变、全面发展媒体结构、加强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投入,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明媚,陈显捷.乡村振兴视域下县级融媒体发展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1)4-6.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2-28.

[3]宣传思想干部应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EB/OL].中國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l/2019/0818/c395452-31301722.html.2019-08-18.

【作者简介】郭荣,硕士学历,安阳日报报业集团记者;研究方向:全媒体采写。

猜你喜欢

融媒体乡村振兴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区域发展篇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