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

2020-12-15倪向辉

新闻传播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多元主体媒体融合

倪向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5G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都急速加剧了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必备的智能终端工具,各种信息都能通过手机实时进行了解,信息传播的途径和场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渐地依赖于各类信息传播平台,使资讯类短视频应运而生。

【关键词】媒体融合;资讯类短视频;多元主体;社交传播

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近些年,媒体融合逐渐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手段,并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各类媒体都开始通过这一途径进行信息的传播,创作出不同以往形式的视频报道,并使资讯类短视频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质量。由于其特殊性,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的重要渠道。

一、资讯类短视频定义

(一)短视频

短视频,通常情况下指的是进行短时间内的视频录制,一般在15秒至一分钟之间不等,然后通过各种APP进行美化和编辑,再上传到社交平台上的一种可分享的视频。

(二)资讯类短视频

所谓资讯类短视频,是短视频的一个种类,这种短视频具有资讯功能,传播出去之后用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并利用,这种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模式,包含了新闻、供求、动态、技术、政策、评论、观点等等各种有效信息。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内容流量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逐渐的从电视新闻转到终端的资讯类短视频中,传统的电视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了很多信息需要筛选报道,然而资讯类短视频的应用,可以不限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将要传达的信息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报道。另外,由于短视频平台不受上传数量限制的特点,可以大量的发布各类信息,让人们可以时刻关注到喜欢的人或事,所以,信息资源从较大的宏观体系逐渐的转变成较小的微观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常用的短视频平台有快手、抖音、微视、好看视频等。

《光明日报》在2020年6月3日发布的一条钟美美模仿《班主任的一天》的短视频,展现出了这名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形态模仿的场景,被多家媒体大量转发,并且当地教育局也对视频进行了評论,点击量已经超过900万,转发评论超过了l万条;由《湖北日报》在2020年6月8日推出的《返校啦》短视频,拍摄了武汉多所高校迎来了首批返校学生的场景,体现出了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控制得非常得力,转发评论达几千条,点击量超过了200万。

此外,资讯类短视频不仅限于生活类型,还有很多叙事类型的短视频被人们重点关注。《人民日报》官方2020年6月6日发布的《刘德华专访》短视频,展示香港著名影星刘德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歌迷和影迷的嘱咐,这一新闻在短视频平台上仅一天就获得了50万次以上的播放量,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转发。中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在2020年4月4日发布了《四川凉山火灾现场:向救火牺牲的烈士深切哀悼》的短视频,展现出了我国在和平年代依然有着那么多的英雄,在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另外,我国对每年的4月4日设立为哀悼日,以悼念国家的英雄们,此视频在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上被多家媒体转发,截至2020年5月20日,视频播放量达到了5001万,转发评论10万余条。

另外,在对知名公众人物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资讯类短视频要减少严肃的场景,以拉近视频内容和观众的距离。中国CNTV专题报道,推出了《习近平考察火神山医院一看望慰问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短视频,记录了北京时间2020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火神山医院了解医院建设运行、患者收治、医务人员防护保障、科研攻关等情况,亲切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关心慰问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勉励大家坚定信心,战胜疫情,习近平总书记说:“虽然我看不到你们口罩下面的面容,但是在我的心里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从很多报道上都看到了当你们摘下口罩的时候,脸上都被压出了压痕,甚至是伤痕累累,我感觉特别的心疼”,体现出我国领导人心系国家与人民的态度,短视频为36秒,在短视频平台超过了8000万次的转发量。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传播形式的转变

传统媒体与新形势下的资讯类短视频有着显著的差别,从前的新闻报道需要非常专业,并且工作人员要有大量的工作经验,报道的具体内容基本上都比较严肃,虽然信息对人们很重要,但是带入感不强,使观众接受的效果普遍较差。但是,资讯类短视频就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可以将任何信息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传递,各类新闻在应用编辑软件的制作下,配上带入感极强的配乐,使观众能够从一开始就跟上视频的整体节奏,并不断地冲击着观众的心理。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不仅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形式进行了转变,还逐渐地将受众边界淡化,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在快手中的《一起青春一起燃》短视频,从开场到结束没有一句话,但是全程却一直在点燃着人们对山地自行车的激情,文字介绍只有简单的一句:“最真实的山地车极限速降”,采用大量的远程摄像,将山地速降全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还使观众能够体会到山地自行车的魅力。

另外,对于短视频的拍摄人员没有过高的专业素质要求,点击量较大的短视频,基本上都是普通群众随时随地进行的拍摄,然而就是这种贴近人们正常生活的视频形式,才能够拉近观众与现场的距离,增强视频的现场感和代入感。资讯类短视频随着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媒体和自媒体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关注量,一种影视化短视频形态被发掘出来,《重庆日报》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了《荆楚大疫》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的分享应用就达到了300万次,短片中以武汉城为背景,不断地切换全国各地的封闭景象与医务工作者的奋战内容,展现出我国在疫情中所表现出的大国风范,及时进入了全国备战状态,配合深沉的女生旁白:“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表达了钟南山院士携一众白衣天使抗击疫情的场面,整个短视频以影视化的形态表现出来,每一秒都在牵动人们的内心,让人们为之动容。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时间节点的转变

以前,人們想要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工具,固定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操作,然而智能终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对想要获取的信息进行搜索,使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资讯类短视频从固定到随机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人们逐渐地开始享受这种过程,在乘车时、上班时、休息时、逛街时,甚至入厕时都在不断地刷着流量,将零散的时间都用作了资讯类短视频的观看,使人们注意力转移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各种商业媒体和自媒体都在对短视频的时间与内容进行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展现信息,满足人们对阅读的需求。

在资讯类短视频发展的过程中,成功地使其达到最佳效果,需要人们对短视频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因此,经过长期地探索发现,短视频一般在15秒到一分钟之间,较为专业一些的短视频时间会稍长一些,基本上会控制在2分30秒之内。通过快手短视频平台的整体短视频排行的数据来看短视频在24秒左右效果最佳,3分钟以上的短视频无一上榜。同样,由于这种现实情况,决定了短视频在固定的时间内要展现出大量的人、物、事等具体内容,对短视频的制作要求就会相对提高。我国外交部每次进行记者发布会的过程中,外交部快手官方都会截取其中的重要内容、重要提问与重要回答制作成短视频,而且使视频的时间保持在15秒左右,不添加任何背景音乐、旁白、评论等内容。

五、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信息渠道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使信息资源变得十分匮乏,因此,解决信息量的问题是当前媒体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一个信息资源,以点的形式逐渐地延伸成一条线,不断地扩大信息覆盖范围,建立起有中心点的网状信息结构体系,使每个个体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

资讯类短视频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运用当前的各种APP社交平台作为传播渠道,大范围地将一个短视频进行多平台推广,通过人们对感兴趣的短视频进行分享和转发,来促进相关信息的传播,建立并巩固了资讯类短视频媒体与用户的黏性关系。

结语

随着互联网+与5G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成为所有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对于资讯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已经逐渐的成为主流信息传播途径,不仅缩短了观众与内容之间的距离,还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增加了信息资源量的积累。从当前我国资讯类短视频发展的趋势来看,虽然逐渐地走上正规化道路,但是应对这种快速的发展状态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书乐,批判与重构:美国媒体与传播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美]沃纳.J.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徐培喜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英]Lisa Tayloy,Andrew Willis.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胡正荣.后WTO时代我国媒介产业重组及其资本化结果——对我国媒介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新闻大学,2003(03).

猜你喜欢

多元主体媒体融合
农村学校善治模式路径探析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