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竹培育在碧溪河堤坡的生长试验分析

2020-12-15王永雄

绿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推广培育试验

王永雄

摘要:指出了不同培育模式对植物的成活率、生长量及产材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碧溪河堤坡上采取生态技术培育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态技术培育与传统近自然、常规一般改造相比较,能够极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出笋率、产材量。数理统计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生长量、成活率及产材量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在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麻竹是有现实意义的,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可选营造林措施之一,可以在适宜地区大面积块状推广应用。

关键词:培育;麻竹;试验;推广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3-0153-04

1 引言

碧溪河是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范围内主要河流,为沙溪干流的一级支流,由西北向东流经明溪县境内夏阳乡的际头、紫云;梅列区境内陈大镇的碧溪、长溪、棕南、陈墩,于碧口汇入沙溪河,流域面积为230  km2(梅列区境内流域110 km2),境内河道总长66 km,河床比降5.87%,多年平均流量2.87 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8亿m3。水电资源量丰富,目前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3座,沿碧溪河呈梯级分布,可供开发3.27亿kW·h[1]。但由于梅列碧溪河两边群山耸立,沟壑纵横、流域雨水集中,山洪突暴时有发生,容易造成河道淤堵,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合理规划和科学保护利用碧溪河堤坡,对于水资源安全蓄容行洪,河道淤积的排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碧溪到沙溪生态水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碧溪河堤坡位居沿岸边坡,水、陆交界处,长期被水流冲涮侵蚀,以冲积土居多,土质严重沙化,土壤肥力极低,地下水位相对高(或较高),属生态环境比较相对恶劣的地带[2~8]。长期以来,堤坡是营造林绿化的困难重地。一是生长环境相对比较特殊,二是易受人为、动物破坏影响,三是适宜营造林树材种(植物)很少。为此,在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棕南村碧溪河坡堤选择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采取生态培育技术进行营造林绿化试验。

麻竹别名甜竹、大绿竹、禾本科植物。是笋竹两用的丛生竹种,也是生态绿化的优良竹类植物。其地下茎为合轴型,而且极具盘结网状,地上部分竹稈丛生密集。同时麻竹适合在溪河两岸种植,并且一次性栽培,适时加以管护,长期受益。本次试验试图通过生长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分析[2~8],总结麻竹生态培育、人促增肥等技术措施,旨在为河岸带、堤坡、及生态环境恶劣地带提供可供参考的可行林业生产实践经验,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2 试验区域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棕南村(北纬26°19′52″~26°20′11″,东经117°33′47″~117°37′51″)碧溪河西岸段,属福建的武夷山东伸支脉闽中低山丘陵区,海拔210~430 m。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9.6 ℃,极端最低~6.5 ℃,最高温度为41 ℃ ,平均降水量1600~1800 mm,3~8月的降雨量为全年69%,年日照时数1842 h,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6%;年平均风速1.8 m/s;试验地岩石风化、土壤地富铝,地带性土壤类型为沙壤、黄红壤,pH值4.5~5.9,土层深厚,立地质量综合评价为Ⅲ级。

3 试验措施

3.1 试验设计

2011年在陈大镇棕南村选择代表性地段,立地条件相似(地名为发落窠)试验采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本次试验造林规划设计:依地形选择设立3个大区组,大区组采用面积192 m2(16 m×12 m),每个大区组内设立3个小区组。规定可重复3次,试验设计采用A、B、C3种不同处理模式。

即:模式C(近自然):按照传统粗放经营进行,清理杂灌、整地、挖穴,穴规格为65 cm×65 cm ×40 cm,造林株行距3.0 m×4 m,不规则长方形配置,不施肥,不垦复,砍伐3年生以上老竹。

模式B(一般改造):按照常规集约经营进行,清理杂灌、草从,全面整地深40 cm后挖穴,穴规格65 cm×65 cm ×40 cm,造林株行距3.0 m×4.0 m,不规则长方形配置。施肥,每穴施复合肥0.6 kg作为基肥,每年7~10月追施速效肥料1次,速效肥料采用麻竹促长剂,每丛加施碳酸氢铵2.0~6 kg,每3年垦复1次,垦复深度40 cm,并进行竹林结构调整,林分密度保留900株/hm2左右,每丛保留18株左右,其中留养1年生竹5~8株,2年生竹5~8株,3年生竹5~7株,砍伐3年生以上老竹。

模式A(生态技术培育):按照生态培育试验模式进行。采用条带状清理,区分种植带(2.2 m)及堆积带(1.2 m)两种。全面砍除种植带内杂灌、杂草,堆积在堆积条带内,在种植带内按照株行距3.0 m×4.0 m,不规则吕字长方形配置挖穴,挖穴时注意将表土和底层土分放在穴两边。穴规格为65 cm×65 cm ×40 cm。在种植带穴中心下方80 cm修筑弧长1.6 m,高12 cm土坝,土坝表面采用美国路邦(ROADBOND)公司的ISS系列的土壤稳定剂(后期用STW型系列生态土壤稳定剂)处理。每穴施复合肥0.6 kg作为基肥,追肥选择腐熟的厩肥50 kg/丛,结合锄草、松土、深挖并且加施速效肥料采用麻竹促长剂。竹林林分结构的调整方法参照模式一般改造 。模式A、模式B结合林地垦复翻土等措施,不同时期适时防治病虫害。

3.2 试验地测定方法

按照《营造林技术》规定,2011年麻竹当年造林后,当年成林。2011年底进行造林成活率调查,统计成活的母竹株数,长笋的母竹株数,并进行土壤测肥调查(委托梅列区农业局土肥站进行测定)等。每年进行麻竹林分胸径、竹高、株数、竹丛密度等主要林分生长因子调查测定及评价。麻竹于出笋期每隔5 d挖笋1次,现场称重,累加统计鲜笋产量。每年测定砍竹平均胸径,以平均胸径和伐竹数,产材量,竹重量采用公式W=0.0959D2.3638计算产材量。2018年底进行麻竹林全林分调查测定平均胸径和立竹数,并计算现存竹材量。并采样取不同样方内土壤进行土壤成份分析和周边环境人为影响评价。

试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主要应用Excel软件和DPS的数据处理分析軟件。

4 结果与分析

4.1 造林成活率概况

母竹移植是竹类植物造林主要方式,母竹恢复生机和各协调器官成活是营造林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表1中可知:造林成活率顺序如下 。

模式A >模式B>模式C。模式A比模式B、模式C分别提高了5.9%和2.6%,出笋率分别增加6.0%和2.7%。表明生态经营模式造林成活率较高,母竹恢复快。模式C造林成活率略高于模式B这可能与模式B土壤层破坏程度大,从表1可见,模式B土壤营养成份流失相对多,这与林分一般改造林地的植被覆盖度受到人为影响有关。同一模式中,如模式C,位于立地条件较差小区造林成活率只有75%,在较肥沃立地条件样方区组的小样区造林成活率达到86%,相差较大,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样方区组,当年出笋率也较低,与近自然管理林下杂灌草丛生,人为干挠少有关。表明麻竹坡堤造林成活率高低受到立地条件、自然条件、管理措施等的多重影响,都与生态周围环境有关。碧溪河堤坡植被较少,气温较高,长期受水力侵蚀,土壤沙化,虽然地下水位在1.9~3.3 m间,但土壤保水力较差,土壤毛管空隙低 ,植物营养水分输送困难。坡堤裸露地,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土壤含水量较低,由于蒸腾量增大,麻竹容易损失水分干死。采取生态培育模式,并加以人工增肥促长,利于植被的有效覆盖,土坝拦蓄水分,土壤稳定剂使用,增强了土壤颗粒间的粘连结力,其表层形成了保护层,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湿保水能力,保障了麻竹在坡堤造林的较高成活率。因此,在碧溪河坡堤生态环境恶劣地带营造麻竹,应用生态培育技术措施并加以管理是必须而有效的,对溪河坡堤生态、绿化建设是有益的。

4.2 胸径(D)生长分析

竹林生长是否健康的另一个指标也会表现在胸径生长状态上。胸径生长的差异性也是基于不同的处理。不同模式处理下胸径的生长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  A模式中平均胸径均大于模式B、模式C。在不同的区组中,位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样方区组各处理间平均胸径差异较大,位于立地条件较好样方区组各处理间平均胸径差异较小。平均胸径A模式是8.83 cm,较模式B是7.53 cm模式C是6.66 cm,分别大了32.6%和17.3%。麻竹属于大型竹种,竹径6~11 cm之间。模式A的平均胸径为8.83 cm,胸径8.83 cm以上的立竹(表2)在各小区所占比例分别为71.0%、55.5%和19.6%,相比模式C和模式B各相应样方区组明显提高,表明不同培育措施对堤坡胸径生长影响较大。试验表明,不同培育方式和保护措施,模式A与模式B的经营集约程度相当,但前者重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平均胸径提高了20.7%;模式B比模式C经营强度有较大程度提高,但平均胸径增长量仅为8.2%。这是人为干扰多,造成土壤层松动及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引发的土壤肥力下降,抵消了集约经营程度提高,带来的土壤肥力增强。为此:在生态环境恶劣的碧溪堤坡造林不仅要提高集约经营程度,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提高其整体运营实效,才能为当地济发展带来贡献。

4.3 产量的比较分析

麻竹是一种笋材两用经济竹种,产量有产笋量和产材量两指标(表3)。从表3产笋量中可以看出,不同经营模式下产笋量大小存在较大差别。按产笋量从大到小,依次为: A>B>C。

模式A出笋量最大,为7121.2 kg/hm2 ,比模式C、模式B分别增加177.2%和37.3%。表明模式A可以提高麻竹林产笋量,不仅出笋数量多,并且个体质量大,明显优于B、C。对不同处理产笋量进行数理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知(表4、表5):

实验模式B、实验模式A与实验模式C产笋量间有显著差异,其他实验样方区组产笋量间未达到显著差异。A模式在堤坡营造麻竹林主要目的是国土造林绿化,加强生态功能建设,涵养水源,防止水土的流失,保障当地生态安全,其次是获得一定经济利益,可复制推广。B模式,纵然可以提高出笋量,有一定经济效益,但是对溪河坡堤破坏面较大,谨慎推广。模式C按传统近自然经营方式,产量不高,不提倡。

从表3可以看出,经营模式不同直接影响平均产材量的大小。产材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A产材量最大,为36946.7 kg/hm2。比模式C、模式B分别提高了159.8%和95.3%。经数理统计分析和多重比较得知(表6、7):

模式A与模式B、模式C产材量间有极显著差异,B模式与C 模式间未达到显著差异。表明生态培育模式A不但有利于提高麻竹产笋量、产材量,还进一步揭示了生态培育模式也能获取巨大经济利益。

5 结论

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态技术的培育模式A比一般改造模式B、近自然模式C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0.0%和5.0%,当年出笋率分别增加8.0%和5%。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32.6%和17.3% 。生态培育A模式在平均胸径都比一般改造模式B、近自然模式C大。数理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模式A与模式C的产笋量达显著性差异,模式A与模式B、模式B与模式C的产笋量不能达到显著性差异;模式A与模式B、模式C的产材量有极显著性差异,但模式B与模式C产材量未达显著性差异。

不同培育模式下对植物的成活率、生长量及产材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溪河坡堤采取生态技术培育试验麻竹是有积极实际经济效益的营造林绿化之路,可以提高林分的产量和质量。表明生态的培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麻竹产材量、产笋量,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可以在适宜地区大面积块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 超.潘家口水库上游流域面源污染的模拟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146~151.

[2]郭宝宝.沙溪堤坡绿竹生态技术培育的生长效应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4(4):108~110.

[3]陈 婷.福建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

[4]王清姬.荒芜毛竹低产林恢复期经营效果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3(4):83~88.

[5]夏 伟.茶杆竹笋竹两用林合理密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5):145~146.

[6]罗发潘,林汉洲,周东雄,等.竹阔混交林分毛竹生产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17(1):35~38.

[7]苏家有.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施肥生长效应分析[J].绿色科技,2013(9):118~121.

[8]金爱武,胡超宗,陈宪文,等.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J].竹子研究汇刊,1999(4).

猜你喜欢

推广培育试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CS95
i6
驭胜S330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