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域与方法

2020-12-14王彪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话语民族作家

王彪

吴道毅,苗族,1965年生,湖北来凤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担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文学奖等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文联第十届全委会委员、《长江文艺评论》编委等职。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曾在《光明日报》《武汉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等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百余篇。先后出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时代·民族·地域——多维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研究》等学术专著六部。主持国家、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曾获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学奖与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等多种奖项。

见字如面,展读吴道毅的著作,即可想见其勤恳朴实、博观圆照的精神风貌与治学旨趣。吴道毅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二十余年,在辛勤授业解惑之外,撰文百余篇,先后出版六部专著,尤其在民族文学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积淀与独到见解。这孜孜不倦里的冷暖酸甜惟有自知。作为后学,仅是拜读、理解已颇为吃力,更遑论对其作一整体素描。好在吴道毅善于自省、时时反顾,他的老师於可训教授又别具只眼、审精洞微,其文学批评的视域与方法得以彰显。吴道毅曾将自身的研究视野归结为时代、民族、地域三维,而於教授则将其治学方法提炼为历史眼光、实证分析、比较视野三经,经纬交织,恰是其文学批评最精准传神的素描像。笔者这里乐于按图索骥,从吴道毅廿年一日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具体考察其批评视域与方法的形成与融合。

吴道毅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是以古代文学为根底的。他硕士期间在陈顺智教授的引导下对古典美学投以特别地关注,这从1997年最早见刊的两篇小文《婉约词艺术美三题》《<史记>的悲剧情蕴》中可见一斑。以《婉约词艺术美三题》为例,该文集史论、评点与鉴赏于一体,将婉约词的“情感之美”、“韵致之美”、“境界之美”娓娓道来,颇觉清新疏朗。不过吴道毅并未在此深耕,继续在珞珈山读博的他将研究兴趣转向现当代文学,并师从於可训教授。我们知道,学术转向所面临的知识与观念的调整对任何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当然,转向也意味着两种研究视野的遇合与互补。吴道毅即从古代文学背景中获得一种历史的眼光去审视现当代文学。藉此,他能够从最革命的时代寻找到最传统的文学现象——40至80年代新英雄传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

对象确定只是作研究的第一步,能不能处好对象、修成正果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吴道毅曾自述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其学术研究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备感苦涩的一段艰难跋涉。我想这“苦涩”既源于学术转向所带来的挑战,也由于对学术研究的自任与敬畏所形成的压力。他立志投身于现当代文学研究事业,却又在无边的知识与形色的方法中难以取舍、艰难跋涉。具体到博士论文写作上,吴道毅一面要在比较视野中厘清英雄传奇小说的古今演变与中西移植,另一面要结合理论与文本从主题、人物、叙事等角度对新英雄传奇小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创造性转换的内涵深入阐释。这对刚从古代文学转向现当代的他来说当然是一个难题。不过在於教授的谆谆教导及自身大量中西理论的研读下,那种文本内外循环阐释的实证分析与古今中外的比较视野逐渐成形。又在三年的勤恳写作中,论文得以从模糊设想到提纲章目再到眉目清楚,逐渐成形。此后又经过四年的修订、充实与打磨,最终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为题,于2006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刊行。

吴道毅博士论文的选题及写作不仅对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深化、拓展之功,也为其学术研究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体而言,该著首次将40至80年代新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既打破了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学科壁垒,又以创造性转换为理路重塑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血脉关系。细微之处则如於教授所言:“虽然其中的一些具体观点未必尽得读者认同,但有些研究心得,却不能不说是作者的一种创见。……尤其是‘英雄谱系一章,对新英雄传奇中的英雄人物,作类型与等级的区分,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不但道出了新英雄传奇本身的奥秘,而且以此反观古代英雄传奇的英雄谱系,也给人以诸多新的启示。”[1]就個人而言,这是吴道毅自身学术研究之路的一个起点。在该著写作中所确立的历史、实证、比较的文学研究方法与平实、缜密的文风,成为其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底色。

博士毕业后,吴道毅下珞珈山,止南湖之滨,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学。在这所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校里,他开始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民族”维度特别关注。其实与民族文学研究结缘除了“民族院校工作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外,还有另外两方面因素。首先,吴道毅是苗族人,籍隶湖北恩施来凤县。来凤为鄂湘渝三省的交界处,山水相间、风景秀美,历来为少数民族群居之所,生活着土家族、苗族等17个少数民族。在这个民族聚居、风俗人情浓厚的地方出生并生活的吴教授,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有着本能的亲近与深沉的感情。其次,据吴道毅所言,正是在恩师於教授的引荐下他“前往湖北省作协采访了著名土家族女作家叶梅,由此拉开了我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序幕”[2]。此后他从一个个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入手,并逐渐将时代、地域、话语等因素整合入内,形成了鲜活、多维、立体的现代民族文学研究。

从论叶梅小说的系列文章《寻索土家族文化的秘密——论叶梅的土家族文化小说》《论叶梅小说的叙事风格》等开始,吴道毅先后对李传峰、杨盛龙、沈从文、白先勇、鬼子、阿来、扎西达娃、向本贵等南方民族作家作品进行逐一研究,各个突破。在这系列研究中他采取的方法是一致的,即在文本细读与理论穿透下对作家作品的主题意蕴与审美特质进行深入剖析,并特别注重民族属性给作家作品赋予的特质。这些成果最终裒以成集为《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于2006年由民族文学出版社刊行。这种个体研究方法在吴道毅下部专著《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2009,学苑出版社)所收录的系列文章中也得到了沿用。只不过该著所关注的民族作家由南方聚焦于湖北一省,而研究的作品则从小说扩展到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体。在上述两部专著中,吴道毅虽是以单个作家作品为研究中心,但也合木为林,对湖北民族作家文学、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及现代中国民族文学的概念、特征与成就进行了初步地整体关照。

这种扎实的个体研究以及朴素的归纳总结,展现了近百年来南方民族文学多彩成就与起伏演进。这激发了他以话语理论对其生成、发展、嬗变作更为深入、细致的考辨。新著《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研究》(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则是这项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也是吴道毅“系统研究南方民族话语特质”[3]的集成之作。仅从书名中“现代”、“南方”、“民族”、“话语”等关键词而言,我们即可看到他在强化理论色彩背景下融汇民族、地域、时代于一炉的文学研究愿景。具体而言,论著中的“话语”虽主要是在福柯权力哲学意义上使用的,但却是建立在前期单个作家作品主题意蕴研究基础上的提炼与归纳。因此在吴道毅这里“启蒙”、“民族”、“传统”、“阶级”、“先锋”、“女性”、“生态”等众多话语概念并非向壁虚构的空洞术语,而是有所依托、有所指向的坚硬之物。另一方面他根据南方民族文学演进特征,将其划分为“20—40年代”、“50—70年代”、“新时期”三个阶段。“话语”与“时代”相结合,深入探讨南方民族文学在时代变迁中现代话语的生成、共存与嬗变,及其对南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之外,该著中吴道毅在南方民族文学内部及其与现代中国文学的个性和共性的辨析、宏论与实证的兼顾、文本内外的循环阐释上都颇见功夫。

虽出身少数民族且在民族院校任教的吴道毅在民族文学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但因此而忽视他在其它方向的研究成就多少是遗憾的。吴道毅在民族文学研究中特别注重的时代、地域等因素亦是其独立关照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视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吴教授才将自己的现代文学研究分为时代(对现当代文学的总结与关照)、民族(对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探讨)、地域(对湖北新时期文学的跟踪研究)三大独立又交错的研究板块。无论在哪个研究板块,他始终持守着实证的、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与质朴、缜密的写作风格。

以时代为维,吴道毅对现当代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小说创作都有所关照。从早年对40至80年代新英雄传奇小说的系统研究延伸到三四十年代之交的徐訏、无名氏的“浪漫传奇”与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从对新时期周梅森、张贤亮、王蒙等作家作品政治情怀的探寻到对熊召政、方方等作家历史小说智性追求的剖析;从八九十年代池莉等新写实小说的世俗生存言说到新世纪晓苏、六六等校园小说、都市小说的新世相,他对现当代小说有着近乎全景式的扫描与分析。吴道毅这些看似随手采撷的实证批评,却向我们展现了现当代小说的多维向度与演变轨迹,进而从纷繁杂乱的时代取向中勾勒出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湖北是现当代文学的重镇,“文学鄂军”在新时期诸多文学潮流中都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生于斯、长于斯的吴道毅对荆楚大地有着难以言说的深情与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藉着这种情感与担当,从地域视野检视湖北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流向、引导创作潮流成为其文学批评的重要一维。其实在吴道毅的民族文学研究中,作为地域的湖北视角就十分突出。其中《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就是对鄂西少数民族作家李传锋、叶梅、邓一光、魏光焰、王月圣、韦启文、刘小平、甘茂华等具有鲜明地方性民族文学流派进行的系统研究。而在鄂西民族文学研究之外,吴道毅尤其对湖北当代中青年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创作投以特别地关注,披沙拣金,给予肯定、鼓舞。这其中,晓苏、牛维佳、任蒙、何署坤、姚鄂梅、王芸等都是他重点研究的实力派作家。

吴道毅曾说无论哪种视域下的研究,他都“比较注意实证分析,尽量做到少说空话,或不顾实际情况拿国外的理论标签往中国文学上面贴。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做得很好了。扩大学术视野,加大理论思辨,强化理论色彩,将是我一生的努力方向”[4]。这种有一说一、恳诚质朴、孜孜不倦的态度不正是其人格与文格最真实的写照吗?这里,我愿引用於教授的一段话结束本文:“读吴道毅的文学批评文章,你会发现,他对文学作品所作的阐释和评价,不但有作品的情节和细节做支撑,而且有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过程,以及与作品的主题和情节、思想和艺术相关的诸多社会历史文化材料作辅证,不但有对作品的情节和细节的精当分析,而且有对这些辅证材料的深入梳理,二者相互阐发,循环求证,显示了一种审慎、绵密的批评作风。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吴道毅的文学批评,就像一个老实的农夫耕种田地,无论何种庄稼,也无论山地水田,皆悉心侍弄,务求精耕细作,不敢稍有懈怠。因而读他的批评文章,就像进了一片成熟的庄稼地,但见果实苗秀,沟垄整齐,既无病虫之害,亦无杂稗之扰,能给人以赏心悦目,情满意足之感。”[5]

注 释

[1]吴道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2页。

[2]吴道毅:《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3]周新民:《多维度探寻民族文学的共性——评吴道毅新著<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研究>》,《长江文艺评论》2019年第6期。

[4]吴道毅:《时代·民族·地域——多维视域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6页。

[5]同上,第2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话语民族作家
画与理
作家谈写作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MINORITY REPORT
我和我的“作家梦”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