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视角下的时政新词语

2020-12-14曹向华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喻体时政贪官

曹向华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量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时政类新词语随之涌现。这些时政新词语或是新创词语,或为旧词新义,其衍生的主要模式是隐喻。隐喻是建构人类概念系统的重要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本文尝试以隐喻为切人点,讨论时政类新词语产生和新义衍生中的隐喻工作机制,并对概念隐喻与时政新词语的生成展开分析。

一、隐喻造词形成的时政新词语

隐喻造词是汉语造词法的重要形式,具有强大的造词功能。通过隐喻形成的时政新词语分布广泛,如,外交领域的“鞋子论”“筷子论”,反腐领域的“制度笼子”,经济领域的“创业岛”“品质革命”,城市建设领域的“海绵城市”等。

这些新词语中语素组合方式表现为三类形式。一类是“喻体+本体”,此类最为常见。如“海绵城市”,本体为城市,喻体是海绵,海绵具有强吸水性、渗水性,能够吸收水分也能释放水分,新型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一类是“本体+喻体”,此类较少。如,“制度笼子”指的是制度像笼子一样具有约束、监督的功能。还有造词过程最为复杂的一类:“特征+喻体”,喻体代替本体直接进入新词语,前面增加修饰限定成分。如反腐系列词语“x虎”“x蝇”,“虎”“蝇”均指腐败官员,但具体所指不同,“老虎”是位居高层的腐败官员,“苍蝇”指的则是级别较低的官员。“虎”“蝇”是如何以喻体身份参与构词并形成新词语的呢?

“老虎”位于食物链顶端,具有凶猛、残忍、食量大等特点,与贪官的贪婪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把贪官比作老虎。1952年毛泽东在《关于“三反”斗争展开后要将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的电报中说:“请你们注意,在每一部门、每一地区‘三反斗争激烈展开之后,就要将同志们的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穷追务获。”此处的老虎正是隐喻贪官。十八大之后,一批贪官纷纷落马,为了对这些贪官进行区别,“虎(老虎)”作为喻体,前面增加了不同身份、领域的限制特征,形成了大量新词语。如,根据其身份不同,有“老老虎”“上山虎”“下山虎”“女老虎”;根据其领域不同,有“军老虎”“金融虎”“电力老虎”“石油老虎”“自家虎”,等等。“虎”由喻指贪官到专指大贪官,导致喻指职位低的小贪官的词汇空缺,仿拟“x虎”的造词方法,体型较小的“蝇(苍蝇)”作为喻体开始系列构词,形成了“虎蝇”“巨蝇”“超级苍蝇”等新词语。

“x虎”“x蝇”类隐喻新词语的生成过程可归纳为:首先是人们意识中有“老虎是大贪官”的概念认知,接着“虎(老虎)”作为喻体代替本体进入构词,通过增加特征限制成分,形成新词语,最后通过仿拟“x虎”的造词形式形成“x蝇”,以喻指小贪官,补全词汇序列。

二、旧词衍生新义的隐喻机制

旧词衍生新义也是生成时政新词语的一个原因。旧词通过隐喻引申产生新含义,较为典型的是行业术语的泛化,即特定行业领域的词语借用到时政领域,跨域映射后形成新词义。如“大水漫灌”,原指农业生产中采用的一种灌溉方式,现喻指工作没有重点、不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或措施,用于形容宏观调控、扶贫、乡村振兴等政府工作。

行业术语借助隐喻形成的语义泛化,是通过概念整合在心理空间发生的。法康尼尔在《思维和语言中的映现》一书中勾勒出包括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输入空间1、2通过映射建立关系,类属空间反映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属性,输入空间1、2中的个性特征和类属空间的共性特征,投射到整合空间形成新的结构关系。按照这一理论,以“店小二”为例(如下图所示),输入空间1为“店小二”的原使用领域,包括身份、工作地点、态度等多种信息;输入空间2为政府机关,包括政府的组成及主要職能等多种信息;类属空间为二者共有服务功能。输入空间1中“服务热情”和输入空间2中“服务职能”发生类比映射,进入整合空间。新词义的使用领域由服务行业转向政府机关,因此输入空间2中主要信息被移植到整合空间,而输入空间1中相关信息(酒馆旅社,男性伙计)在整合空间中受到抑制,被排除在新词义之外。“店小二”一词的新义即喻指政府机关要具有服务意识,做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工作。

三、概念隐喻与时政新词语的能产、量产

莱考夫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系统映射。系统映射是规约化的,固化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概念结构。如,“人生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中“人生”和“旅程”形成系统映射,人是旅行者,旅程有起点和终点,人生有出生和死亡。这种思维一旦形成,人们下意识将生活中两个具有相似性的领域并列和映射,并产生一系列词语。

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是将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认知领域向政治领域的系统映射,“旅程隐喻”“动物隐喻“‘疾病隐喻”“战争隐喻”等类型与人们日常认知关系密切,新词语的产生往往集中于此。如“疾病隐喻”,以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来隐喻社会或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多次用于政治语篇。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运用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隐喻表达。十八大之后“疾病隐喻”出现在党建、宏观调控、扶贫等多个领域,多个疾病类词语产生新含义。例如:

(1)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要注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例(1)中“缺钙”隐喻党员干部缺少精神信仰,“软骨病”隐喻党员干部因缺少理想信念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政治变质、经济贪腐、道德堕落。类似的还有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提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病”隐喻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例(2)中“输血式”和“造血式”喻指不同的扶贫方式,前者喻指单纯给钱、给物的扶贫,后者喻指能够让贫困户和贫困地区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的扶贫。

再如,用“动物”隐喻腐败官员。《诗经》中有“硕鼠”的比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把贪官比喻为“老虎”,十八大之后“老虎”专指大贪官,且衍生出代表不同身份贪官的新型隐喻词语:“巨蝇”“虎蝇”“蚊蝇腐败”“猎狐”等。类似的还有“旅程隐喻”中“一公里”“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等系列新词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中曾指出:“改进文风,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人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政治要宣传国家政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成员内部建构统一价值观,想要以平等的姿态、生动的方式去接近受众,把抽象政治概念用亲民的方式传播,重要途径就是隐喻。隐喻类时政新词语能够通俗表达、快捷传播,消除了政治话语传播中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隔阂,增强了政治话语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猜你喜欢

喻体时政贪官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2016贪官墙
时政
时政
贪官内斗如宫斗戏
特赦,对贪官说不!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