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下你的第一笔:用锋的“秘密”

2020-12-14林曦

齐鲁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侧锋笔锋中锋

林曦

请你把一支开好的毛笔拿在手里,抛开所有杂念,仔细地看看它,注意笔毫的样子——形似一个圆锥体。

然后蘸一点水,用它在手心里转一转圈,画一画直线,好好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你会发现,毛笔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复杂的变化,都源于这种柔软的圆锥体的形式。它可以向四面八方铺展,有不同的接触面积和角度,随着手的动作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写出合乎法度也能表达心意的笔画的方法,也就是如何用笔的方法,就叫作笔法。在古代,笔法几乎是一个被神化的系统,传说里就有钟繇苦求蔡邕的笔法记录的故事,钟繇因求而不得气得吐血,后来不惜盗墓获取,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了。

用笔的方法是书写的起点和核心,古人对这种家族血统式的谱系有一种情结,非常强调以心印心的传承。但我想这并不代表如果没有人把笔法传授给你,就绝对不能使用毛笔了。

虽然左右都可,但在书法的传承里,笔法是一种核心的技术,也关乎笔墨的价值,就像黄庭坚所说,“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他把笔法比作文章的文眼,字有有笔之字,也有无笔之字,无笔之字就如同没有文眼的文章。

什么是有笔法呢?找一位小朋友或是没有写过毛笔字的人,给他一支毛笔,请他写几个字,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写出的线条质量还是不错的,大约是因为没有什么想法,所以落笔笃定。但接下来便又会发现,如果连续书写,他们的毛笔很快就不再是圆锥状了,这是因为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不会有意地去使用笔尖,通常会用笔肚在纸上涂抹,就有点像我们用拖布拖地,是一种横扫的状态。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散毫涂抹”,笔毫很快就会散乱、扭绞,无法继续书写了,必得停下来,到墨碟里去调整笔锋不可,这种状态便是没有笔法。

回到对笔毫的观察上,毛笔的笔毫部分只有笔尖是有弹性的,上方的笔腰则支撑着它的弹性,不论把笔锋如何打开、铺展、拧转,不论处于什么方向,或写了多么粗的笔画,它还是可以弹起来,回到最初的状态。就像一把雨伞,可以打开,也可以收起。这就是懂得用笔或者说懂得用锋的人具备的状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芭蕾舞者的脚尖,能立起来,也能放下去,持续在变换,也一直保持在平衡中,就像我们的笔尖在持续的书写中不会变形、分叉,失去它最基本的形态。

所以,笔法是基于一种实用性的基础而出现的一套方法。想想看,如果在书写的时候,要不停地回去蘸墨,或者去墨碟里调整笔锋,那么书写就谈不上连贯性了。过去那么多的公文、经书和著作都要依靠书写留存和传播,如果不能连续快速书写,显然是不适用的。

有的时候我会发一些写字的视频,几乎每次都有人和我说,老师,你的毛笔显得好好用,很灵活,很顺畅,或者为什么你可以蘸一次墨写一行字,而我就要不停地蘸墨。

笔的好用与否总是相对的,重要的是,每每一笔写(按)下去,你的手还能将它提起来。因为有这个提起来的动作,就不会有过多的墨留在纸上,也可以让毛笔“弹”回原本的圆锥状,连续书写。

笔毫是圆锥状的,意味着它可以有无数个面,每一个面都可以用于书写,也都可以回到最初的形态,因此古人有“八面出锋”的说法,八是个概数,意思就是每一面都是这样。会写字的人会根据笔画的方向,以及上一笔的落点,用笔毫的各个角度来书写,书写的效率因此而提高,每一笔的起落之间也有映带牵连的气象。

如果能想明白这些,你大概就不会去神话“笔法”这件事了。它意味着你会用锋,是基于非常日常、非常实用的需求产生的书写方法,为连续、流畅的书写服务,在经过提炼、总结、传承之后,便成了书法的核心技术。

然而,在时间线上,时代离我们越近,笔法就会被阐释得越复杂。每一代人掌握了笔法后,都会生出许多的解释来,或者传承者在内心深处希望将它说得更厉害一点,更郑重一点。说到极致时,许多人都理解不了了,只觉得很难很复杂,索性敬而远之。

过去人们说,“古之善书,往往不知笔法”,就是因为笔法是个被总结出来的东西,就像我们先学会了说话,然后才知道有个东西叫“语言”一样,不见得要知道了语法才会说话。方法被总结出来,终归是为了帮助人们把一件事做好,而不是为了制造困难。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也是这个意思,写字最终的意图是为了好好表达,而不是为了去靠近某个绝对的标准、成为技术的先锋而取胜,这种胜利从最初就是在和虚空搏击。

我们已经知道,笔法是一种正确的用锋方式,这种正确的书写方式叫作“正锋”,它也可以表示一种线条的质量状态,其中包含了两种可能的形式,一种叫中锋,一种叫侧锋。

“中锋”是正锋的基础,就如蔡邕的描述,“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意思便是书写的时候,要让笔尖尽量垂直向下,笔毫的中心始终行进在线条的正中间,压力会聚焦在笔画中心,由此向四周延展。所以,中锋线条的主要特征就是均匀和对称,有厚实的体积感。我们可以在秦代的篆书,比如《峄山刻石》中,看到典型的中锋用笔,其中线条圆实、有厚度,是一种粗细一致的圆笔线条,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圆笔中锋”。

看唐代的楷书,会看到颜真卿的书写方法较魏晋时代有所变化,字迹显得厚重敦实,那便是因为他继承家学,更强调字里的中锋用笔,由此而来的点画厚度便呈现出了这种感觉。

也可以这样理解中锋:毛笔无论如何动作,都能平衡笔锋,控制住它的中心,就好像射中靶心一般,即所谓“中”锋。清末之后,很多书家把中锋变成了一种绝对的法则,会比较强调“笔笔中锋”。过于绝对的执着可能是有问题的,但在用笔上,中锋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正锋的第二种可能的形式是“侧锋”。中锋的运笔方式是“锋行画中”,侧锋便是“锋行画侧”——笔尖可以偏移方向,不是一直处于笔画中心,但在质量的挪移中,在动态之中,那个重心始终还是平衡稳定的,这是一种有点微妙的感觉。所以,侧锋不是一种笔锋彻底偏向一侧的状态,那样便是病笔了。

相比起来,它的实现比中锋难度更大一些,后者是一个相对不变的过程,而侧锋则需要保持动势里的平衡。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一个舞蹈演员,如果说中锋是保持中正直立的状态,那么侧锋便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左右前后地做各种动作,但重心始终在中心上,不至于因失去平衡而偏倒,依然保有一种稳定厚实的质感。

侧锋行笔,因为笔尖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呈现出了笔墨轮廓不对称的方笔形态,在篆书之后发展出的隶书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用笔。隶书是一种很典型的用侧锋来塑造线条的书体,《张迁碑》《礼器碑》,还有一些汉简,都大量呈现了潇洒而富于表现力的中侧锋转换的技巧。

虽然圆笔和方笔的产生没有绝对的先后,但在学习方笔之前,打好圆笔的基础非常重要,因为方笔是在圆笔基础上的一种衍生。

有人会把中锋理解为“写得粗”,但其实这不是粗细的问题,而是一种质地的需求。我们会用“圆、通、厚”来形容好的线条,这样的状态来自笔锋的垂直用力,如果没有功夫,再粗的线条也是扁平的,手里功夫在,即便線条细如发丝,也是浑圆有厚度的,有筋骨在里头。另外,如果在书写过程中笔画失去了平衡和质量,出现失控,就是一种病笔了。

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练习篆书和隶书来奠定最初的线条基础。以篆书练习圆笔,以隶书练习方笔,它们的风格朴拙高古,在审美上有高度,但在技术上又相对简单。篆隶就好像练武术时候的桩功和马步,基本功扎实了,再学后面的书体,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而且之后的楷、行、草等不同书体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可能,也都产生于方圆相加的笔法变化之中。

方笔有棱角,见精神,显得硬朗,圆笔则显得厚而圆,有一种敦实的质感。前面提到过,欣赏书法作品,也就是在欣赏不同书家在线条里面流露出的心声和审美,就像说同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写同一个字,每位书家的性格各自显于笔下。从方与圆的用笔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的偏好与性情的投射,比如看弘一法师的字,便能看见一个从早期的方笔到晚期放弃了粗细变化、用圆笔的书写转化过程。

虽然中锋、侧锋各有其名,但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两面,就像手心和手背是一体的一样。书写是个变化丰富又归于平衡的过程,经过了拆分难度的练习阶段,写到后来,每一笔都是又方又圆的,线条在运动中,会始终处于中侧锋的复合变化中,从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到唐代的楷书、行草,无一不是如此。

所以古人说,好的字方圆兼备,有一种中和的美。

猜你喜欢

侧锋笔锋中锋
名家笔锋
书法中的“阴阳”观念探析
徽人程瑶田对用笔“偏锋”的新解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