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模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0-12-14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钱冬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因性食管癌效能

江西省肿瘤医院(330029)钱冬花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产生与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1]。手术治疗通过切除癌变组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已成为目前食管癌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食管癌切除术创伤大,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严重,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2][3]。聚焦解决模式强调尊重患者个体资源、个人潜能,通过挖掘患者的优势、能力等促进术后康复,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的一种心理干预模式[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纳入标准:经吞钡X线、食管镜检查及临床表现(如进行性咽下困难等)确诊为食管癌;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术;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已发生远处转移,全身呈恶病质;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有精神病史、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3.51±4.48)岁;疾病类型:鳞癌27例,腺癌1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3.65±4.17)岁;疾病类型:鳞癌26例,腺癌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癌症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辅助检查、心理辅导,术后并发症护理、饮食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时间在患者入院后第1d、术前1d、术后,术后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干预频率,30min/次。具体措施如下:①描述问题。责任护士一对一与患者沟通,对存有负性情绪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排除患者心理障碍;评估患者个人、家庭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得知自己患病后,您有什么想法?我了解到其他病人也要这些想法,您是怎么排除这些痛苦的?您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您希望如何解决自身健康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患者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做什么,将精力放在可以控制的主观因素上。②构建目标。引导患者思考“如果目前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您的生活会发生哪些改变?”深入了解患者对康复需求和对未来期望,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引导患者制定康复目标,护士根据患者个体目标制定护理目标。③探查例外。引导患者回顾过去治疗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相似问题,从中吸取经验,例如生病本身是件不幸的事情,但生病住院后,与家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时间增多了,获得更多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这次“例外”让你收获了什么?帮助患者发现自身有利因素,探讨如何让“例外”再次发生。④给予反馈。护士及时肯定患者所做决定,消除患者内心焦虑,给予患者言语鼓励:您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很睿智,很高兴您为康复做的这些准备,相信您以后的生活会很幸福。不断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完成康复计划。⑤评估进步。护士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心理状态,一旦发现进步即给予鼓励,让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患者主动向下一步目标迈进。

附表 两组CPSS评分对比(±s,分)

附表 两组CP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PSE FSE CSE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9) 163.51±12.46 183.22±11.87 326.48±16.37 343.82±12.65 265.74±15.51 286.07±14.92观察组(n=39) 162.89±12.05 212.73±10.45 325.79±15.81 383.48±11.74 265.33±15.40 318.39±13.64 t 0.223 11.653 0.189 14.351 0.117 9.985 P 0.824 0.000 0.850 0.000 0.907 0.000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①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该量表由疼痛管理(PSE)、躯体性(FSE)、症状应对(CSE)自我效能感3个分量表组成,共22条项目,0分:完全没有信心,100分:完全有信心,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越高。②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包括行为、情感、感觉、认知等方面,共22条目,评分等级0~10分,分值越高,疲乏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 干预前,两组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E、FSE、CSE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癌因性疲乏 干预前,两组Pip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iper评分(87.39±5.35)低于对照组(113.94±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病死率,但手术会对患者造成机体刺激,引起应激反应,患者由于机体创伤、手术应激等原因,易增加患者术后不适感和心理负担,导致自我效能偏低[5][6]。相关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术后康复与自我效能相关性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患者康复进程[7]。

聚焦解决模式将传统护理模式中以疾病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转向心理、生理、社会综合模式护理,满足患者多方位的需求,通过综合护理措施有效避免身心交织的疾病发展过程,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PSE、FSE、C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iper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聚焦解决模式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减轻癌因性疲乏。分析原因在于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将食管癌护理分五阶段实施,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患者利用自己的正向面积极看待疾病,有助于患者建立康复自信心。构建目标阶段引导患者自主制定康复目标,根据患者个体目标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使护理干预更贴合患者实际情况,利于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增加去其心理认同感,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计划中。此外,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通过引导患者自己思考存在的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利于充分挖掘个体潜能,提高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9]。同时,护理过程中及时反馈患者所做决定给病情恢复带来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紧张、焦虑,使其身心放松,进而缩短癌因性疲乏时间[10]。而评估进步阶段通过对患者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患者学会获得社会支持与关心,使患者感知可以达到的目标,有利于缓解疲乏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缓解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因性食管癌效能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