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微生物检查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探索

2020-12-14郑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450000孙晓朋闫文斌曹莹王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药品误差实验室

郑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450000)孙晓朋 闫文斌 曹莹 王萌

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为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结合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风险评判。由于微生物检验易受到多种影响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如检验环境、培养基质量、菌种活力、操作人员技术标准等[1]。药品卫生安全问题备受重视,药品若受到微生物污染,对药品作用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由于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控制的重要性,需明确常见影响实验室质量控制因素,分析药品微生物异常结果的来源,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2]。我国建立完善的药品监管体系,重视药品微生物检查单过程控制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风险管理,保证优化药品微生物检查实验室质量控制效果[3]。为此,本次研究针对药品微生物检查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所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检验的药品848批作为资料,包含丸剂375批,片剂221批,口服液140批,外用制剂90批,颗粒制剂22批。

1.2 方法 计数菌和控制菌,其中计数菌包括: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控制菌包括: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白色念珠菌,并记录误差发生情况,追究误差根源,分析影响因素,设置一级指标:人员、物品、环境、标准,再细分二级指标,包含:①人员:操作人员检验操作技能水平,操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②物品:样品受到地理环境影响导致污染,活体易变性,微生物检验难度,检品中抑菌成分、原料药灭菌、实验室设备性能;③环境:菌液、菌悬液、培养基保存及质量控制,菌悬液培养时间控制,稀释精确性,验证用菌传代次数,实验室空气质量,实验室来源菌;④标准:实验室环境质控标准,药典标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微生物检验误差发生率,分析人员、物品、环境、标准等一级影响因素占比,并统计二级影响因素占比。

2 结果

分析附表可知,微生物检验误差发生95批,发生率11.20%,影响因素主要为实验室人员技能水平、实验室设备性能、试验品保存及质量控制、环境质控标准。人员、物品、环境、标准等为一级影响因素分别占比54.74%、22.11%、12.63%,10.53%。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检验误差发生率11.20%,影响因素主要为实验室人员技能水平33.68%,实验室设备性能7.37%,检品保存及质量控制2.11%,环境质控标准2.11%。人员、物品、环境、标准等一级影响因素分别占比54.74%、22.11%、12.63%、10.53%,提示药品微生物检查中难以避免出现检验误差,受到多种影响因素导致,如实验室人员技能水平、设备性能、检品保存及质量控制及质控标准等。尤其实验室人员的能力、重视程度及操作标准影响较大,需强化上述管理条件。

为提高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高质量控制,需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检验过程由检验人员完成各项操作,若人员技能不足或重视程度不足,对检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需重视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确保其充分障碍药品微生物检验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明确各项操作的标准,同时强化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检验人员工资奖金、升职等挂钩,并重视责任心教育,促使其认识到检验过程易受到操作时间、步骤及仪器规范使用等人为因素导致检验结果误差,提高警惕心理[4]。如今微生物检验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需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性能良好,且需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标准,减少操作失误,如压力灭菌器升温缓慢会导致培养基过热造成过度灭菌。加强培养基、菌种及生物安全管理,采购前应严格供应商资质审核,检验前需重视各物品的检验,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5]。重视物品的环境管理,如标准菌株需在适宜的条件下保存。第一进行纯度分析,严格控制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可超过5代,预防菌种变异。此外对环境中常见的污染菌株应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后再按普通废弃物处理,保障生物安全。药典规范微生物检验环境需满足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中心需将无菌检验环境控制在B级背景的A级层流环境下,避免环境对样本的污染,预防菌种之间的交叉污染。注意药品微生物检查区域的定期清洁及消毒,定期进行表面微生物监测,且需分析生物因子变化的趋势性,结合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强化控制。由于人流活动及相关因素,无法完全控制洁净环境,仍可能出现微生物污染,因此必要时需进行复试[6]。在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中需明确标准及方法,确保检验有据可依,如《药品标准管理办法》,且需关注药品注册标准、地方药材标准。如今我国依然依据实验室特点进行微生物鉴别,认为药品的生产、检验及质量控制需制定国家标准,确定通用技术要求。如今我国药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及方法不断改进,关于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验的文献资料不断充实,但药检所实际执行中仍可能出现问题,如一些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生产企业无法提供用品、检验检测方法及标准。部分中药制剂中不包含“制法”,无法依据工艺处方明确是否进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和沙门菌检查[7]。此时需依据药典提供的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完成。药品中微生物易出现损伤或抑制,活力较差,需采用培养基培养,如需氧菌总数需培养3~5d,霉菌和酵母菌培养5~7d,培养过程中需避免孢子分散后重新长出菌落。微生物限度检查多采用不同稀释级分别计数及分析,但可能因为高稀释级的菌落计数过高造成结果误差,因此可采取指数形式。若发现药品微生物检验结果误差或超标结果,需展开回顾性调查,若发现人员、试剂、环境、方法等不符合规定时,需重试。

附表 微生物检验误差及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药品微生物检查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较多,检验标准及方法、检验物品、实验室环境及检验人员等均为主要因素,需结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强化各影响因素的管理标准,提高药品微生物检查实验室质量。

猜你喜欢

药品误差实验室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药品保存细解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