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七氟烷麻醉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020-12-14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523321陈林峰杨文长全守波苏亚海张家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氟烷附表苏醒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523321)陈林峰 杨文长 全守波 苏亚海 张家乐

子宫切除术为妇产科中常用手术方式,在宫颈癌、巨型子宫肌瘤等患者中应用广泛。随着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广泛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等优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为目前临床中首选手术方式[1]。全身麻醉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常用麻醉方式,七氟烷吸入麻醉为全身麻醉常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具备有效维持患者麻醉深度、苏醒期觉醒平稳等优点。麻醉诱导对患者术中镇痛、镇静等均有显著影响,瑞芬太尼为临床中常用镇痛药物,同时为麻醉诱导常用药物,认为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显著等优点[2]。为探究瑞芬太尼在七氟烷麻醉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院在七氟烷麻醉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76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有子宫相关疾病,如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均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指征;②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均有七氟烷下全身麻醉指征;③ASA麻醉分级为I~II级;④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此次手术、麻醉方法,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②严重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者;③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酗酒患者;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催眠或镇静药物患者。用随机分组表将入组患者分为A组(瑞芬太尼麻醉诱导,38例)和B组(舒芬太尼麻醉诱导,38例),A组的平均年龄(52.2±8.9)岁,疾病类型:宫颈癌12例,子宫肌瘤26例;ASA分级:I级22例,II级16例。B组的平均年龄(51.9±10.3)岁,疾病类型:宫颈癌10例,子宫肌瘤28例;ASA分级:I级20例,II级18例。两组年龄、疾病类型和ASA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A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给予患者瑞芬太尼注射液0.5ug/kg剂量联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ug/kg剂量,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吸入6%~8%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然后持续吸入2%~5%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前5min停用全部麻醉药物。B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给予患者舒芬太尼注射液0.3ug/kg剂量联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ug/kg剂量,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成功后处理方法同A组。

1.3 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麻醉前(T0)、麻醉1min(T1)、麻醉30min(T2)、术毕(T3)时间节点,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②麻醉苏醒质量: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进行比较。③麻醉不良反应:麻醉期间,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附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s)

附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s)

注:*与A组相同时间节点比较,P<0.05。

项目 组别 T0 T1 T2 T3 SBP A组 126.5±10.5 130.2±11.4 128.4±12.4 125.8±10.2 B组 125.1±9.6 132.1±10.7 136.7±11.0* 131.1±11.7 DBP A组 72.3±7.6 75.4±8.0 73.3±7.9 72.8±8.3 B组 71.9±8.7 76.2±8.3 82.2±9.1* 73.9±8.8 HR A组 73.6±7.5 74.2±8.8 72.2±8.6 73.0±9.4 B组 72.8±8.3 73.9±9.2 81.6±7.6* 72.6±8.7

附表2 两组麻醉苏醒质量指标比较(±s,min)

附表2 两组麻醉苏醒质量指标比较(±s,min)

组别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A组 38 11.2±2.3 13.8±2.7 17.9±3.4 B组 38 14.5±3.4 18.9±3.6 25.7±4.6 t-4.906 6.986 8.405 P-0.000 0.000 0.0000

附表3 两组麻醉不良反应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24.0统计软件(美国SPSS公司)分析所得数据,年龄、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质量指标用(±s)表示,t检验;疾病类型、ASA分级、麻醉不良反应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水平 两组患者在T0、T1、T3时间节点SBP、DBP、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节点,A组患者SBP、DBP、HR水平均低于B组(P<0.05)。见附表1。

2.2 麻醉苏醒质量 A组患者自主呼吸回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P<0.05)。见附表2。

2.3 麻醉不良反应 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附表3。

3 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种疾病中有重要治疗效果,特别在宫颈癌、子宫腺肌病、巨型子宫肌瘤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3]。全麻为腹腔镜手术常用麻醉方式,七氟烷为临床中全麻常用吸入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吸入后血气分配系数低下、麻醉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研究指出,七氟烷吸入后对血液循环影响较小,对患者心脏指数、心肌收缩力、心肌耗氧量、心肌血流量等影响较小[4][5]。但临床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安全性等受到术中疼痛、镇静效果等影响,与麻醉诱导有相关性[6][7]。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均为临床中常用麻醉镇痛药物,为全身麻醉常用药物,本研究结果得出,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舒芬太尼更稳定(P<0.05)。研究指出,瑞芬太尼相对舒芬太尼具有起效更快、镇痛效果更显著、作用时间更短等优点,且在机体内不产生积蓄作用[8]。因此,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麻醉质量为影响麻醉安全性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数据得出,瑞芬太尼患者麻醉苏醒质量更高于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患者(P<0.05)。麻醉苏醒质量与麻醉药物消退时间有重要相关性,同时与麻醉消退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疼痛反应等有相关性。瑞芬太尼具有更强镇痛效果,且停药后快速消退,药物不在体内积蓄,对患者影响较小,因此,对患者麻醉苏醒影响较小。有学者同样研究指出,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患者苏醒质量显著高于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患者,具有更高麻醉诱导质量[9][10]。本研究结果得出,两组患者相关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七氟烷麻醉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能减轻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猜你喜欢

氟烷附表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
吸入用七氟烷药理毒理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