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实验室课程的改革

2020-12-13武传宝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实验室考核计算机

武传宝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0 引言

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教育方式逐渐转变,高校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网络教育,即线上课程[1]。学生可通过移动端、PC端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课程学习,“互联网+”课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高校课程安排、课程教学也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上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与以往有所不同,前些年计算机电脑是奢饰品,难以进入普通大众家庭,高校大学生学习计算机仅仅依赖于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得不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大幅度提升,计算机价格更加亲民,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学生学习课程课余或闲暇时间,能通过自己的电脑学习课程。

1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概述

1.1 “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指创新2.0促进下,互联网与有关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可以简单的说是“互联网+”传统产业,如“互联网+”教育业,形成了线上课程教学方式,即在原有课堂或面对面教学基础上,形成新的网络化的教学方式。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产业具备新的活力,呈现快速发展。在“互联网+”影响下,教育行业逐渐创新与改革,课堂教学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分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速度。

1.2 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改革重大意义

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基本能满足学生课程实践与学生比赛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可共享,促使教学资源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出新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计算机实验室课程的教学、考核等互联网化。但也有部分高校缺乏创新以及重视度不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未进行大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教学进度与教学实际效果。随着计算机行业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以及课下利用实验室的需求。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对学生计算机学习、高校培养计算机人才意义重大[2]。

2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实验室课程遇到的问题

2.1 课程重视度不足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重视度不足,主要表现在软硬件更新与实验室使用率低两方面: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系统、软件不断更新、换代,对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高校为了降低投入,认为只要有计算机、有实验室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就行,忽视系统与软件的更新换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安排,影响部分课程的顺利开始,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对于计算机的要求较高,网络服务器的设置、网络编程能力训练等需要有关的配套设施与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尤其是近些年,软件更新较快、计算机配置更新较快,一些课程在多年前的计算机上已不能施展,影响中计算机实验室课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开放度较低,课程饱和度不足。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多隶属于各个学院,在有课程时,学生才能到计算机实验室中课程学习,闲暇时间不开放。同时,对于其他学院不开放。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必然会大幅度降低,难以满足学生课程需求。我国新课改已实施多年,逐渐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尤其对于高校而言,不是纯知识性的教学与计算机课程任务范围内,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培养更多的专业化计算机人才是众多高校建立计算机实验室的初衷,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点,影响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课程进度以及整体课程水平的提升。

2.2 课程教学缺乏创新

传统的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对于计算机有关知识与网络架构等向学生进行讲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论教学方式,多是抽象的知识与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觉得枯燥,难以学懂、学透教师所讲解的计算机知识。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提供实践场所,将枯燥的计算机知识转变为操作、实践性质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有了巨大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效率与速度明显提升[3]。

但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课程安排显然不在局限于课堂上,课程可以实现全方位,但如何做,各大高校纷纷采用了不同方法,基本上是建立网络平台,学生可登陆学校网站,进行有关知识的了解。但关于计算机实验课程内容较少,网站上多数是校园活动、学校重大事件等等,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实际上还是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效率,同样也不利于一些热爱、有计算机天赋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因此,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教学创新不足,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4]。

2.3 课程考核较为单一

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有些高校考核方式并未有大的改变,依旧采用日常出勤与最后的考试。这两个指标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深入,“互联网+”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多重数据处理。部分高校却依旧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这种单一的考核,难以真实的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设置上的不足。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如日常表现好的学生,由于紧张或疏忽等因素,最后计算机实验室课程的考核不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3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改革

3.1 构建线上课程,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互联网化势在必行,需重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课程,即线上课程。高校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学习后,能通过校内网络平台,复习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学习内容,了解与学习更多的课程内容。通过线上课程,学生不在受到上课时间与计算机实验室固定地点的限制,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对于一些计算机爱好者以及对计算机有见解有潜力的学生而言,线上课程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更多的计算机高素质人才。

3.2 创新教学方式,落实两段式课程教学

在“互联网+”环境下,课程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学生能通过网络课程进行有关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内容的复习与学习。为了落实“互联网+”课程,实现课程的真正改革,也是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需逐渐落实两段式课程教学,即将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分为课前后和课后两个板块。在计算机实验室学习课程即将下课的几分钟,教师教课后课程内容向学生安排好,学生通过登录学习平台,进行下一节计算机实验室的课程学习与有关扩展,提升课程进度与任务目标完成度。

在计算机实验室中,课程展开主要以传授主要知识、解决学生疑难问题为主,给学生更多独立学习与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学、学会学习课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与研究中,不断提升学生课程的理解与领悟水平,挖掘学生计算机潜力。尤其是服务器的配置与程序开发等需要学生更多的灵活性以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巨大帮助[5]。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展开多角度考核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与一般的课程有所不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与开发,可能一个程序功能,可以有多种程序编程方式,即结果相同过程多样化。传统的出勤与最后的考试考核已然不适应“互联网+”课程。这就需要以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才能保障教师真正的了解学生计算机学习水平与潜力情况,挖掘学生计算机才能。高校可采用分阶段、日常表现、出勤等多角度考核方式。

第一,分阶段课程考核。在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展开过程中,进行不同模块的学习,依据课程内容大的框架,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考核,作为最终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所有计算机实验室 课程完成后,汇总所有阶段的课程成绩,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依据。

第二,高校计算机课程出勤情况。出勤情况涵盖学生多个方面,包括学生是否积极学习计算机课程、对计算机课程学习水平等等,课程学习较好、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更加积极的上课,而消极或逃课的学生,必然课程学习也不理想,以出勤作为考核成绩是重要指标,也被广大的高校普通应用,在“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改革中需继续深化与应用。

4 结论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有了更多的活力,“互联网+”课程,促使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内容不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学习后,也可在网络上进一步学习与复习。通过本文的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两段式教学、多角度考核、构建“互联网+”课程,充分运用“互联网+”,提升学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的实际学习效率。随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课程教学、学习逐渐实现互联网化,“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落实,也正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助于高校更好的进行高等教育,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课程实际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实验室考核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