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灾难事件为基础的急救护理训练对护理人员救护技术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0-12-12程新欣卢秀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3期
关键词:灾难考核护理人员

程新欣 卢秀英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 EICU 2 输液大厅,贵州省贵阳市 550001

灾难是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突发性事件,一般伴有多人伤亡,严重危害生命安全。在灾难事件发生后,提供及时、得当急救护理,对维护社会稳定,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意义[1]。急救护理训练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保障救护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护理训练中,应当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转变观念,应用科学训练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救护技术,改善其应对方式,本文以灾难事件为基础,对其实施急救护理训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职护理人员49名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已婚41名,未婚8名;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29.16±2.59)岁;工作年限3~17年,平均工作年限(8.42±0.96)年;学历:大专25名,本科21名,硕士及以上3名;职称:护士18名,护师22名,主管护师9名。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自愿参加研究;工作年限≥3年。排除标准:训练期间离职或休假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对本研究不知情者。

1.2 方法

1.2.1 制定训练方案:首先以火灾、地震、台风及交通事故等典型灾难事件为基础,以《急诊与灾难医学》《灾害护理学》等书籍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及访谈等形式收集资料,并制定急救护理训练方案,每2周训练1次,训练时间3个月。

1.2.2 建立训练平台及模拟场景:依托医院急诊科、120院前急救站及科室护理站,建立急救护理训练平台,并充分利用资源,对不同灾难事件现场环境、患者特征等予以模拟,以为护理训练提供条件。

1.2.3 专项训练: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操作及心理的专项训练。(1)理论:通过发放资料,集中授课等方式,使护理人员掌握灾难事件的概念、特点,现场急救及批量伤员抢救知识,急诊护理知识,不同灾难事件的紧急预案及自我防护知识等相关理论。(2)操作: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对创口止血、生命体征监测、静脉输液、创伤固定与包扎、搬运、供氧、心肺复苏等操作予以示范及练习,要求护理人员能在特殊场景下,准确、迅速完成各项操作。(3)心理:通过理论授课及开展讲座方式,向护理人员传输心理学知识,并讲解心理调节方法;通过模拟现场增强护理人员环境适应力;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方式,增强护理人员对灾难事件的认知;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建立信任关系。

1.2.4 综合训练:护理人员接受演习训练、模拟训练、联合训练,(1)演习训练:通过“理论知识竞赛”“技能演练比武”“灾难事件急救护理情景剧”“基于灾难事件的野外伤员救治”等多种演习形式,强化护理人员救护技术,提高其实践能力。(2)模拟训练:模拟灾难事件情景,构建逼真现场环境,营造紧张的急救氛围,使护理人员有身临其境感受,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救护操作予以练习。(3)联合训练:通过急救护理训练平台开展联合训练,护理人员通过到急诊科轮训,120院前急救站跟车等方式参与现场训练。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训练前、后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护理考核,包括理论考核(100分)及操作考核(100分),总分=(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2。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指压止血、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骨折固定、百米双人担架搬运、面罩吸氧、心肺复苏、创伤包扎8项急救护理操作,记录各项操作所需时间,由专人统一计时。分别于训练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2]对护理人员应对方式予以评估,问卷共62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是”“否”两个选项,分别计1分、0分。问卷包含求助(10条)、自责(10条)、解决问题(11条)、合理化(11条)、幻想(10条)及回避(10条)6个应对方式,其中求助、解决问题及合理化为积极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及回避为消积应对方式,其因子分越高,提示越倾向于该应对方式。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考核情况对比 训练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评分及考核总分与训练前对比,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训练前、后救护技术操作时间对比 训练后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救护技术操作所需时间与训练前对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训练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情况对比分)

表2 训练前、后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救护技术操作所需时间对比

2.3 训练前、后应对方式对比 训练后护理人员CSQ中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因子分明显较训练前高,自责、幻想、回避因子分明显较训练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训练前、后护理人员CSQ各因子分对比分)

3 讨论

我国是灾难事件高发国家,随着社会发展及医疗水平提升,对灾难事件的急救护理要求也不断提高。灾难护理具有工作环境艰险、工作量大且复杂、受伦理困境冲击等特点,因此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3]。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灾难护理学的建设及相关护理人员的培养,以保障灾难事件急救护理质量[4]。

本文中以灾难事件为基础,对护理人员实施急救护理训练,结果显示训练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明显较训练前高,且各项救护技术操作所需时间明显短于训练前,提示该训练方法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救护技术。以典型灾难事件为基础,以专业书籍为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科学方案,是急救护理训练的重要前提。情景模拟是护理训练常用方法,研究发现,在灾难事件急救护理训练中应用情景模拟,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对灾难事件的适应及应变能力,同时可增强其团队意识[5]。因此在急救护理训练中,应当提供良好平台,并对不同灾难事件予以模拟,使护理人员能充分参与到情景模拟中。在专项训练中,不仅要求学习理论知识,还应重视操作练习,有效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灾难事件急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从而引发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护理质量。有调查显示,目前护理人员对于灾难救援心理知识储备不足,对心理培训的需求较为强烈。因此在灾难事件急救护理训练中,应当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及培训。通过仿真演习形式开展灾难救护训练,可提高护理人员参与度,增强护理人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应对方式是应激源与应激反应间的中介变量,是个体为减轻应激情境对自身影响做出的认知、行为性努力,在应激状况下,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利于缓冲压力,保持身心健康[6]。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压力源与其应对方式有密切关联,而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专业问题是压力主要来源。本文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训练后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分明显高于训练前,自责、幻想、回避消积应对方式因子分明显较训练前低,表明以灾难事件为基础的急救护理训练可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应对方式,可能与其训练后对灾难情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救护技术提高及心理压力减轻有关。

综上所述,以灾难事件为基础的急救护理训练,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救护技术,改善护理人员应对方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灾难考核护理人员
雷击灾难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家庭年终考核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