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伤寒论》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胃疾的机理分析

2020-12-10

关键词:桂枝汤性味伤寒论

吴 俊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柴胡桂枝汤用于临床治疗的历史悠久,《伤寒论》提出,柴胡桂枝汤可以治疗外感病与内伤病,对于不同疾病,其采取相同的药量与药味,但水量有差异。外感病的适量为七升,内伤病的水量为六升。经过数代中医学专家的临床实践,柴胡桂枝汤的治疗效果被广泛认可。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该方成为胃疾的典型中药方。本研究旨在分析柴胡桂枝汤治疗胃疾的作用机理,报道如下。

1 现代药理

现代药理证实,柴胡桂枝汤的治疗效用为抗溃疡、抗惊厥与抗炎,且能保护肝损伤。同时可治疗高血压,发挥降压疗效,并具有增强免疫、解热镇痛、纠正脑缺血与清除自由基的功效[1]。以上理论基于西药的药理实验,中医治疗不可完全照搬上述治疗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变化和个人体质合理选择加减方,基于《伤寒论》内容分析该方的作用原理,体现个体化治疗。

2 对于胃疾的治疗机理

2.1 中医学基础

脾胃出入理论是柴胡桂枝汤治疗胃疾的主要机理,气作为物质性与功能性兼具的精微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是维持生命和表达活动、运动[2]。《内经》将气的物质性归类于“以名命气”,其来源明确,随着人体活动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如卫气与营气等。将气的功能性归类于“以气命处”,其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与不同的人体活动中表现出差异性功效与作用,如胃气、腹气与心气等。若营气与胃气处在并列状态,则本末倒置。在观察脾胃病变时,多会关注脾胃之气,认为营气与卫气仅限于人体肌表,无需考虑其在人体内部的作用。这种想法有悖于脾胃出入理论。中医学属于思维科学,起初从宏观角度认识人体,而后结合于自然现象与人文地理等观点,总结出“有升必有降”观点,并提出“脾胃以膜相连”的生理解剖学理论,得出“胃主降,脾胃主升”理论。

调出入理论也可以作为胃疾的治疗机理,有学者提出表证的范畴为皮肤经络或脏腑等疾病,治疗关键是通达机体表里的津液营血,使气机升降有序,发挥畅经络、行六腑与调升降的疗效[3]。而调出入能够促升降,因此可用于胃疾治疗。

2.2 药方分析

柴胡桂枝汤的组方为:大枣(6 g)、桂枝(4.5 g)、炙甘草(3 g)、芍药(4.5 g)、生姜(4.5 g)、半夏(6 g)、人参(4.5 g)、柴胡(12 g)、黄芪(4.5 g)。方中,大枣、炙甘草与人参的性味甘温,具有补益脾胃和改善枢转等作用,利于出入升降气机。《伤寒论》提出:半夏应联合生姜,但生姜可单独或联合半夏使用,原因是生姜对半夏的毒性有解除作用。半夏性味温燥质润,主要效用为止呕。但在该方中,半夏的效用是开结,促使气畅,进而止呕。桂枝与卫气属性相同,性味甘温,芍药性味寒酸甘,可与营气相合。柴胡性味寒凉辛苦,有调气作用。黄芪性味寒苦,有清泻胃热效应,搭配半夏、生姜与柴胡可发挥辛开苦降作用,可显著改善胃疾症状。方中共9味药,具有升降自复、调节气血阴阳、通畅出入和调理虚实寒热等效果,联合加减方对于胃疾的治疗效果佳。

加减方为:苔白加用厚朴、草果、佩兰与白豆蔻;舌苔黄腻、口干与胃灼痛加用藿香、苍术、蒲公英与厚朴;食滞嗳腐加用莱菔子与炒麦芽;气虚加用茯苓、砂仁、黄芪与白术;呕吐严重加用吴茱萸;胃脘痛与虚寒症加用香附、熟附子与良姜[4]。

总之,在医疗技术与现代医学的推动下,柴胡桂枝汤等中药方剂成为胃疾患者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治疗前,需要结合先进检查手段确保患者符合用药指征,并随症加减中药。如胃溃疡加白芨与三七粉;肥厚性胃炎加莪术与三棱等。该方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寒热与虚实病症调整药量,坚持辩证论治原则,提高治疗合理性。

猜你喜欢

桂枝汤性味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从《桂枝汤》服药方法小议中药精细化管理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桂枝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妇女汗出56例临床体会
从脾胃论治慢性失眠经验举隅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