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效果

2020-12-10王玉球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风湿科室护理

王玉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风湿免疫科常见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风湿病、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种类较多,患者多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受,多无法彻底根治,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此外患者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药物,常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伴随一定副作用,如治疗期间未得到妥善的护理干预与治疗,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与安全[2-3]。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的核心是提供持续、全程的质量管理干预,重视护理细节,研究纳入1227例患者,从风湿免疫科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出发,分析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9.1.1~2020.1.31;分组:观察组613例与对照组614例,观察组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86例、痛风141例、风湿病109例、关节炎100例、红斑狼疮77例;年龄范围:13~88岁,平均为(50.9±15.9)岁,病程时间在6个月~32个月,平均为(19.3±5.0)个月。对照组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89例、痛风139例、风湿病108例、关节炎99例、红斑狼疮79例;年龄范围:13~88岁,平均为(52.0±16.1)岁,病程时间在6个月~32个月,平均为(20.0±4.8)个月。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①科室组织全体护士参加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重点介绍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理念与应用优势,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了解科室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共同分析科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将工作重点放在安全管理及用药方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②护士重视健康宣教工作,入院时对患者与家属宣教跌倒、坠床、压疮等产生的因素、告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后果,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制定应对措施,鼓励家属积极参与配合。重视药物知识宣教,强调正确用药方法,详细解释部分药物的特殊用法,在患者病床上增加警示标识,加强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在病室内增加安全设施,增加巡视次数,减少护理风险。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入院宣教、健康指导、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用药时间错误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见表1。

3 讨 论

护理安全可作为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室重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可积极预防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风湿免疫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压疮、坠床、服药时间错误、跌倒等。因风湿免疫科患者普遍存在病情复杂、多伴随其他器官受累表现、疾病难以彻底治愈等特点,患者多需要接受长时间治疗,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存在多种风险因素,临床需要加强安全管理[4]。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49%,低于对照组2.12%,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干预,通过总结科室过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在原有质量指标前提下提出更高的标准,重视所有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积极弥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保障护理细节安全,从而提高终末质量[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潜在和现存的缺陷,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主动预防风险的意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优化护理细节管理工作,改善护患关系,针对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加强病房内安全设施、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日常中的风险因素;同时加强安全用药管理,做好药物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一段时间后评估管理效果,进行定期分析与改进,提高护理质量[6]。

综上所述,风湿免疫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猜你喜欢

风湿科室护理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