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实践经验研究

2020-12-09李洁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扶志扶智经验

摘 要:在精准扶贫中,扶志是基石,扶智是路径。加快脱贫攻坚进度,要切实把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持续性和有效性,增强贫困群体造血能力,清除扶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明确新时代扶贫工作新要求基础上,找准湘西州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攻坚战。

关键词:扶志;扶智;经验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力争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关键之年,湘西州作为脱贫攻坚的首战场,更要坚持扶志与扶智有机结合,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打好这场硬仗,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一、新时代背景下扶贫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一)扶贫力度不断加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推进扶贫工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全国上下尤其是西部地区已经掀起了一阵精准扶贫的工作热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采取了层层分包、责任到人的扶贫工作模式,为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与摘帽工作目标下,全国上下更是认清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实地走访、监督检查等方式推进扶贫工作,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提高幸福指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扶贫力度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项重点工作。实践证明,扶贫工作的开展,在提升贫困户生活水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均发挥出了重要作为,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助力。

(二)扶贫方式更为灵活

新时代背景下,贫困户的情况多种多样,传统的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对扶贫工作的方式进行丰富和创新。在传统的扶贫工作中,存在着下发补贴式扶贫、填表式扶贫等简单的扶贫模式,没有充分调动起贫困户自身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实现扶贫工作的长效性和规范性。这就使得过去的一些扶贫效果不明显,浪费了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导致一些贫困户和其他群众的不理解和不认可,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公信力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只有不断丰富扶贫工作方式,扶贫工作才能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扶贫工作才能真正抓实、抓细、抓好。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各界对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扶贫模式,要结合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对扶贫方式进行创新,争取实现扶贫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

(三)扶贫效果更加持久

新时代赋予了我国扶贫工作新的工作思路,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扶贫工作效果应该更为持久,这也是今后检验我国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对于扶贫工作长效性机制的关注不多,导致一部分贫困户在脱贫后由于资金、知识、技能、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出現了返贫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和扶贫工作中重视短期成效、没有充分考虑贫困户脱贫技能提升、缺乏定期跟踪培训机制有较大联系,也和贫困户在脱贫工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缺乏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在新时代背景下,扶贫工作要充分吸收以前工作的经验教训,要依托机制建设、预警机制、长期跟踪机制、宣传培训机制的建立,激发出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贫困户等扶贫主体的工作激情,从而确保扶贫工作效果更加持久。

二、湘西州脱贫攻坚过程中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现状分析

(一)受到政策制度约束,一些贫困户不愿意配合当地政府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扶贫工作开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对于扶贫工作中的各项工作流程有了详细的规定。例如,湘西州部分地区在扶贫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透明度并保障其它群众的知情权,要求每一个流程都要进行严格的公示。但是,有一些贫困户因为自身原因,并不愿意就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公示,认为“丢脸面”、“小题大做”。还有一部分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对这些制度有很多的怨言,希望在扶贫的过程中能够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但是,从当前扶贫领域的政策现状来看,因病致贫、危房致贫等贫困形式的扶贫政策是不同的,但是有些贫困户并不理解相关的政策,而是片面的认为当前扶贫工作流程较多,认为帮扶人多次上门走访、提供脱贫思路的方式过于复杂,甚至有人提出只要简单的给予资金就可以。因此,由于政策制度的约束,很多时候脱贫的方案制定和贫困户的心理预期是不同的,导致一些贫困户不愿意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对整体脱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受到扶贫资源限制,一些贫困户的脱贫方案和自身实际吻合度不高

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一个符合实际的脱贫方案对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决定着扶贫攻坚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当前扶贫工作实践来看,存在着脱贫方案和贫困户自身实际情况不吻合的现象。例如,湘西州在推进扶贫的过程中,创新了农户产品的销售方式,利用互联网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猕猴桃、刺绣、黄桃等特色性农产品及。但此种通过第三方进行销售的方式资金回笼慢,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的不信任,此外,没经验与学历的农户,会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所措,导致一个好的政策措施在落地过程中变了样。实际上,我国过去的扶贫工作中,受到人力、物力、思维观念等方面的限制,有很多的脱贫方案是和贫困户自身情况不符合的,这就导致扶贫方案虽然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最终的脱贫工作进展缓慢。

(三)受到不良观念影响,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扶贫工作,许多地方都将扶贫工作成效列入了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并占据着较高的比例。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小部分贫困户存在着侥幸心理,没有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对自身的帮助,而是认为扶贫工作是帮扶人的工作任务。例如,在报纸上偶然能够看到贫困户和帮扶人要求政策外的优惠,对已经提供给自己的帮扶资源不满意,甚至提出“不给钱就不签字”的言论。还有一些地方的贫困户甚至吃掉了帮扶人提供的羊羔,认为自己如果没有脱贫,明年帮扶人还会给自己提供物资,有着不吃白不吃的心态。这些等靠要的思想,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贫困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究其原因和当前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大、教育引导机制不够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能从制度、机制上加强对贫困户思想的关注和引导,贫困户等靠要的心理就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将会成为今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湘西州坚持扶志、扶智推进精准扶贫实践经验

(一)强化制度建设,为扶贫工作提供规范的体制机制保障

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扶志扶智的制度化建设,将扶志扶智和扶贫工作紧密起来,从而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湘西州将扶志扶智作为帮扶人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召开培训会、发放培训资料、组织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帮扶人意识到扶志扶智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帮扶工作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培训内容上,尤其注重对当前一些贫困户等靠要、不熟悉工作流程、想要过多扶贫政策等现状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帮扶人充分了解扶贫攻坚工作现状,为下一步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湘西州在扶贫实践中建立起扶志扶智工作考核力度,对帮扶人对贫困户思想动态、脱贫技能方面的帮扶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考核,引导帮扶人在工作中讲解工作方法、避免出现盲目帮扶、简单帮扶的情况。对在扶贫工作中积极推行扶志扶智工作方法的帮扶人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引导更多的帮扶人转变帮扶思路、实现科学帮扶。

(二)合理分配资源,根据贫困户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在结合扶志扶智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的工作中,湘西州重视政策、制度、人力、物力等多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扶贫资源进一步倾斜,为贫困户脱贫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脱贫步伐。一方面,充分挖掘出贫困户的自身情况,在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谋划切实可行的脱贫思路。帮扶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注重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在帮扶过程中经常下基层进行走访,做到对贫困户致贫原因、致贫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贫困程度、脱贫所具备条件等基本信息进行梳理,为下一步的方案确定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本着“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的工作思路,加强和贫困户以及周边群众的沟通。另一方面,在原有的资料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为贫困户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贫困户实现迅速脱贫。在资源分配上,根据方案的情况严格执行,避免出现扶贫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重视教育引导,为贫困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技能培训

要想充分激发出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加强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我国长期扶贫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个重要经验。也就是说,扶贫工作不能简单的看成是物质、资金方面的帮扶,而是更要关注贫困户脱贫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湘西州在扶贫过程中,加强对贫困户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采用登记造册、一人一册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管理,对采用不同的脱贫方案的贫困户进行分类培训,确保培训的技能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在培训过程中,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期的内容优化,确保培训的技能能够为扶贫工作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技能培训的方式。考虑到贫困户生活本身比较困难,长时间外出后带来的经济压力比较大等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舍弃集中培训的方式,采用电话、微信预约等方式,让培训人员送技能到田间地头的方式。通过这种便民方式的推广,既为贫困户的脱贫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技能咨询,也有利于监督扶贫工作进展,对推动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推动动态管理,定期对扶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回头看

扶志扶智工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激发贫困户自身脱贫动力的一个重要路径。考虑到有一部分贫困户有着脱贫后返贫的思想顾虑,湘西州在强化扶贫工作动态管理方面下狠功夫、下真功夫,为贫困户的脱贫工作带来制度上的保障。一方面,定期对完成扶贫的贫困户情况进行回头看,采用已脱贫一年的贫困户每半年回头看一次、已脱贫两年的贫困户每一年回头看一次、已脱贫三年以上的贫困户每两年回头看一次的形式,对扶贫任务的完成后贫困户的生活现状进行回访。不仅检查出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扶贫成效,也可以对脱贫后因为子女教育、生病等因素充分致贫的贫困户进行及時帮扶,实现“脱贫不脱政策”。另一方面,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坚持对贫困户脱贫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对造成返贫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贫困户制定下一步的脱贫方案。通过回头看的方式,更好地解决贫困户在脱贫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也为今后我国改进扶贫工作方法、提高扶贫工作效率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群力,张云华.扶志扶智扶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动力[J].开放导报,2019(04):41-44.

[2] 张琪.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扶志、扶智、扶质、扶制[J].求知,2019(06):33-35.

[3] 边孙宇.扶志扶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9(15):24-26+37.

[4] 张丕术.湘西州精准扶贫经验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5):18-20.

[5] 张芳芳.关于建立贫困地区群众扶志扶智机制的思考[J].新西部,2019(08):89-90.

[6] 赵杰,刘尧,唐青生.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关系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4):172.

[7] 石凤川,佘生梅.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扶贫工作实践及路径优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4):8-12.

[8] 邓靖.扶志扶智协同促进农户内生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23):27-29.

[9] 符登霞.湘西州农民创业创新助力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智库时代,2018(27):297-298.

[10] 向昌斌.精准扶贫视角下湘西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J].乡村科技,2016(35):95-96.

作者简介:李洁(1982—),女,汉族,湖南长沙。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扶志扶智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扶贫·扶志·扶智
乐淘淘“先进”经验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