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闻叙事学角度谈虚假新闻的成因与治理

2020-12-09王照涵

记者摇篮 2020年10期
关键词:虚假新闻策略分析成因

王照涵

【摘 要】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指出治理虚假新闻要从媒体教育出发,加强叙事主客体的媒介素养,加大对叙事主体即编辑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互联网时代的虚假新闻进行把控。

【关键词】虚假新闻   新闻叙事   成因   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准入门槛降低,受众可以自由进入网络发布信息。大量信息充斥互联网,使其成为信息的分发地和集聚地。虚假新闻的整治问题日渐成为网络时代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虚假新闻成因分析

新媒体时代虚假新闻借助互联网快速、便捷的特点在网络中泛滥成灾,同时也正因为互联网传播速度极快、用户准入门槛较低以及匿名性高的特点,使得虚假新闻在网络上难以及时制止。本文主要从叙事主体、叙述环境、叙事话语、叙事客体四个方面来分析虚假新闻的成因问题。

1.叙事主体复杂,专业素养不足

传统媒体的叙事主体主要有新闻记者、新闻编辑等新闻机构内接受过专业新闻知识培训的新闻人。现在新媒体时代,叙述主体不再是单纯的专业媒体人,处于全民写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观点进行传播。

叙事主体专业素养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从事新闻行业的专业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二是互联网用户的媒介素养。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人专业素养的降低主要有行业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两个原因。行业内部挑战指传统新闻媒体受到互联网冲击,纸媒面对裁员风险,记者为追求效益刻意制造爆点;行业外部挑战指专业媒体为了在互联网中生存,一味追寻热度,在未认真核实新闻事实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进行转载或者二次编辑,刻意追求点击率。互联网中进行消息生产的大众没有专业的新闻传播知识素养,导致在传播过程散发未经证实的虚假新闻或者盲目转发别人生产的虚假新闻来寻求热度。

2.叙事环境改变,监管不足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不再是专业性、机制性的传统写作时代,而是准入率低、人人可以进行写作与传播的全民写作时代。

在新媒体时代,叙述者分为PGC和UGC。以微博为例,PGC生产的内容主要由网络编辑负责,往往是一人负责制,新闻内容由编辑一人写作完成后就可以上传到网络供受众阅读。在新闻写作中就可能会出现编辑的主观臆断或者新闻未经核实就上传发布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关人”的缺失;UGC创作的内容在网络上更加繁杂,他们发布的信息只要不涉及社会敏感词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在网络上传播。相对于PGC来说,新媒体时代网络进出门槛低,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大量信息充斥互联网导致互联网监管难以进行,网络中“把关人”发挥效率不足,这就导致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繁衍成灾。

3.追求经济效益,叙事话语夸张

互联网时代媒体或公众想要获取收益就需要进行流量的变现,在变现过程中容易出现流量间的恶意竞争。有些网站在进行新闻叙事过程中,为了提高点击率采用夸张、猎奇的叙事话语进行写作传播,这就好比虚假新闻的温床,使虚假新闻一时间在网络上泛滥成灾。

4.叙事接收盲从

据统计,我国互联网受众主要为知识水平较低的中青年,他们在接触大量网络信息时无法正确判断事件的真假。更何况有些虚假新闻是通过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账号进行转发编辑二次传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受众更难判断信息的真假性。

二、虚假新闻的整治路径分析

1.提高叙事主客体素养

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源头是新闻叙事者,如果从源头上开始治理,那么首先就要从新闻的发出者进行治理。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新闻叙事者包括专业新闻媒体人和普通人两大部分,对于专业媒体人,新闻机构应该进行职业培训,加强记者的媒介素养。

普通人发布虚假信息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主观造假,博取眼球;二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写作培训。这就需要专业媒体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求网络上的信息发布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提出告诫。

2.健全管理机制

如果想从源头上遏制虚假新闻, 那么网络新闻的主要生产者就是重点关注对象。一是应该建立新闻基础教育机制,由政府制定网络基础知识教育规划,教导人们学会分析判断互联网中的真实与虚假,不盲目发表个人意见、不盲从转发带节奏的营销号内容,使虚假新闻失去生存土壤,谣言将会不攻自破。二是加大虚假新闻传播的惩罚力度。虚假新闻之所以传播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惩罚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人因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使虚假新闻成为网络毒瘤。

3.强化叙事主体编辑作用

互联网传播中,应健全“把关人”机制,也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新闻编辑作用。众所周知,新闻编辑的作用在于审核新闻稿件,降低新闻出错率。传统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之所以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在于新闻编辑发挥了把关功能。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编辑也要做到有效防范虚假新闻,核查新闻真实性,避免标题党,成为网络新闻的筛选者,确保新闻质量。

三、结语

从叙事学角度谈互联网时代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报道的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新闻叙事学的相关概念,然后在叙事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虚假新闻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虚假新闻的传播路径即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在掌握所处背景的前提下对虚假新闻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制定防范虚假新闻报道的有效措施,加强叙事主客体专业素养、强化叙事主体作用、健全叙事过程管理机制来对互联网时代的虚假新闻进行把控。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何纯.新闻叙事学[M].编辑之友, 2015 (06) .

[2]張帆.后真相时代的假新闻与网络政治参与[J].当代传播,2018(05):36-38.

[3]肖桂来,田秋生.混合媒介文化视角下的假新闻生产逻辑[J].当代传播,2016(04):110-112.

[4]姜宝龙.浅谈新闻媒体怎样防范虚假新闻报道[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07) :51.

猜你喜欢

虚假新闻策略分析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媒体公信力建设“短板”探查及补长策略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