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敷贴干预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2020-12-09张永太王厚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组方穴位中药

高 妍,张永太,王厚明,钱 芳

(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10)

穴位敷贴是基于经络针刺学说,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通过穴位刺激和特定部位的药物吸收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目的。清·徐灵胎尤赞其法之妙:“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通过穴位刺激和特定部位的药物吸收达到治疗效果,具有患者接受度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较少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2010—2020年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中药组方及敷贴穴位统计分析

1.1 中药组方统计分析 以“穴位敷贴”“肿瘤”为关键词,搜索2010—2020年万方、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共筛选出文献45篇,涉及穴位敷贴方剂35首。对方剂中组方药物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使用超过5次以上的中药见表1,使用超过10次以上的中药为黄芪、冰片、干姜(姜汁)。从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看,穴位敷贴的药物一般选取辛温的药物,具有辛温散寒、化痰通络、温阳益气的功效。黄芪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和治疗代谢紊乱作用[1]。冰片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得到的结晶,味辛、苦,性微寒,可以通过穴位作用于全身,通过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激发机体活性,改善人体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的作用[2]。

表1 35首穴位贴敷处方中高频药物(≥5次)

1.2 敷贴穴位统计分析 对文献中提及的敷贴穴位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使用超过5次以上的穴位见表2,排名前4位的穴位分别为足三里、脾俞、中脘、神阙。足三里使用频次高达20次,其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其支者沿喉咙,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胃络脾,功善平补平泻,合治内脏,具有调理脾胃、和中降逆、扶正祛邪的功效[3-4]。中医认为,化疗为以毒攻毒疗法,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多为脾肾两虚、气血双亏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穴位敷贴时选取脾俞、足三里,可奏健脾和胃、益气生血之功[5]。中脘在肚脐和剑突的中间,为足明阳胃经的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和中脘具有通络经脉、降气、止嗝的作用[6]。神阙位于脐部,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脐下分布丰富的静脉网,药物经脐部吸收,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神阙又称脐中,中医认为其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归属于任脉,素有神阙主百病之说,任脉与督脉相表里,共统人身百脉,交通五脏六腑。

表2 穴位敷贴高频穴位(≥5次)

2 临床应用

2.1 癌性疼痛 疼痛是各类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癌症晚期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或压迫相关组织引起,约75%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疼痛,仅有41%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7]。目前临床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法控制癌症疼痛,但是止痛药易成瘾,且不良反应较多,如便秘、恶心、呕吐、胃溃疡、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一般选取活血化瘀中药作为穴位敷贴组方,治疗癌症患者疼痛。李赞等[8]治疗癌性疼痛,用全蝎、蜈蚣、地鳖虫等虫类药做成止痛散,过100目筛,摊于专用纱布后贴敷于阿是穴,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痛阈,减轻患者疼痛,相对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减轻因口服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经济压力。

2.2 便秘 由于术后肠道功能紊乱或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的影响,一半以上的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9-10]。西药化疗后或服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临床多采用刺激性、容积性、渗透性泻药,或甘油灌肠剂、开塞露等方法刺激排便,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或成瘾性。《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七·大便秘涩》曰:“大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营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中医认为,便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肠传导失司,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紊乱,水谷糟粕无法排出[11]。该类患者大多选取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消肿的中药作为穴位敷贴组方。黄柳柳等[12]采用神阙敷贴治疗老年肿瘤患者气虚型便秘,取炙黄芪15 g,党参片15 g,白芍10 g,白术15 g,大黄10 g,枳实10 g,芒硝10 g,研末,用黄酒调糊,贴敷于神阙,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3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化疗药物缺乏细胞毒的特异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严重破坏免疫系统,导致外周白细胞和粒细胞计数减少。该类患者穴位敷贴组方一般选取补虚类中药,具有清热、生津、润燥的功效。路玫等[13]用人参、黄芪、当归、附子、肉桂等研细末,用姜汁调和后贴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癌症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结果显示,治疗后粒细胞显著增加,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还能缓解部分患者的胃肠反应,改善睡眠和饮食。

2.4 化疗后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常需要对症治疗,如静脉滴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或静脉推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注射液[14-17]。频繁的呕吐会导致患者电解质和水代谢紊乱,甚者会引起精神高度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8-19]。杨文娟等[20]将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贴于双侧内关、足三里、中脘、神阙穴位,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可以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并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祝明池等[21]将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贴敷于足三里及内关,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呕吐的发生。

2.5 咳嗽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首位,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其5年生存率一般在15%左右。咳嗽是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多表现为持续性、阻塞性反复发作。该类患者穴位敷贴组方中药药味辛、苦,性辛温,多入肺经,具有宣降肺气、化痰止咳的功效。杨立峰等[22]治疗肺癌晚期咳嗽,取芥子、延胡索、甘遂、麻黄、细辛按2∶2∶1∶1的比例混合,研细末,过80目筛,用鲜姜汁调和后,外敷于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膻中、天突、膏肓、脾俞、肾俞、命门等穴位,麝香镇痛膏固定,3 d贴药1次,每次贴药2~3 h,治疗8次后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咳嗽基本消失。

2.6 抑郁状态 抑郁状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伴有抑郁状态者为抑郁症高发人群,且抑郁状态与肿瘤的发展变化、转移、预后等息息相关,降低了肿瘤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2]。赵远红等[24]用麝香虎骨膏将黄连、吴茱萸、蒺藜、干姜、砂仁、丹参制成的中药丸贴敷于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及肺俞后,发现穴位敷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该法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该方以左金丸为基础方,配合蒺藜疏肝祛风,干姜、砂仁温脾止呕,具有辛散走窜、开窍解郁的功效。

2.7 乏力、纳差、呃逆等脾虚症状 晚期肿瘤患者一般存在乏力、纳差、呃逆等症状[25],西医临床一般给予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吗丁啉等,或者激素类药物如甲地孕酮、地塞米松等,但是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可引发肝酶指标异常、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金文伟[26]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30例脾虚型晚期肿瘤患者,取生晒参、川椒目、干姜、芥子按2∶1∶1∶1比例打粉混合,过120目筛,用医用贴敷贴于中脘、足三里、肺俞等穴位,每次2~4 h,该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排便,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减轻放化疗和靶向药的不良反应。刘安家等[27]用丁香、吴茱萸、柿蒂穴位敷贴治疗放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44例,临床疗效显著。

2.8 免疫紊乱 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受损。胸腺和脾脏是各类免疫细胞居住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可以评价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主要依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王兰英等[28]用雄黄、青黛、芒硝、乳香、没药、莪术、芫花、蟾蜍等制成化积止痛巴布剂,贴敷于肝俞、脾俞、肾俞,14 d后发现,化积止痛巴布剂穴位敷贴能升高实体瘤小鼠脾脏及胸腺指数,升高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比例。

3 小结

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穴位敷贴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和患处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血液供应,还可调节腺体分泌,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29]。从本文筛选文献可以看出,穴位敷贴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运用中体现了诸多优点:①作用部位明确,不良反应较少,与常规化疗方案结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可长期应用,不易出现耐药等情况;②选穴或用药均可实现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患者接受度高,操作简便,且价格便宜,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组方穴位中药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高血压组方规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夏季穴位养心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