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吸气肌训练与rTMS改善SCI患者步行功能指标的临床效果

2020-12-09张申涛

关键词:吸气步行差异

张申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现将本医院在进行治疗的患者(SCI)6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吸气肌训练与rTMS改善SCI患者步行功能指标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进行治疗的患者(SCI)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无语言功能性障碍疾病;入组患者均经本人同意、家属知晓,并签订知情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意配合参与此次研究者;利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配分组,分为观察小组与对照小组,各3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8±2.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2±2.5)岁;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分析,指标信息相似,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研究有意义。

1.2 方法

对照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如关节训练、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练、提升肌力训练等。将吸气肌训练与rTMS及康复训练用于观察组患者。吸气肌训练:利用呼吸训练仪为患者进行训练,患者将咬嘴放入口中,并进行吸力测试,随后为患者制定吸气肌训练,指导患者快吸慢呼,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进行迅速吸气慢慢呼出,患者每次训练做30次。rTMS训练:利用经颅磁刺激仪,患者仰卧,佩带治疗帽,对患者大脑进行刺激。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步行功能指标水平、呼吸功能、神经功能。神经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时采用ASIA评分判定患者的运动、其中粗触觉、针刺觉28个项目评级项目:0分为缺失,1分为障碍,2分为正常,呼吸功能利用MIP值、PIF值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吸气肌训练与rTMS改善SCI患者步行功能指标的临床效果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s)表示步行功能指标,使用t检验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

2 结 果

2.1 结果研究数据-步行功能水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指标显著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行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指标数据优势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步行功能水平指标结果(±s)

表1 步行功能水平指标结果(±s)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m) 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m) 治疗前10米步行时间(s) 治疗后10米步行时间(s)观察组 34 16.23±4.42 29.56±9.61 198.54±56.32 98.52±41.62对照组 34 16.45±4.23 23.52±11.20 201.23±54.25 145.51±61.07 t 0.2096 2.3864 0.2005 3.7074 P 0.8346 0.0199 0.8416 0.0004

2.2 结果研究数据-患者治疗前后ASIA 评分及MIP、PIF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SIA 运动评分、ASIA 针刺觉评分、ASIA 粗触觉评分、MIP、PIF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相比对照组,差异较大且观察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数据见表2。

3 讨 论

脊髓损伤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1]。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呼吸障碍与吸气肌力量大小有关,因此需要对于患者进行吸气肌力训练,使用吸气肌训练与rTMS相结合,能够使训练效果加倍,患者可以通过软件更加直观的观测到训练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呼吸功能的恢复[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ASIA 评分及MIP、PIF比较(±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ASIA 评分及MIP、PIF比较(±s)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ASIA运动评分 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 治疗前ASIA针刺觉评分 治疗后ASIA针刺觉评分观察组 34 64.81±6.12 70.39±8.66 80.21±8.12 87.26±6.42对照组 34 63.52±6.23 66.32±7.41 79.74±8.03 81.32±6.61 t 0.8613 2.0822 0.2399 3.7588 P 0.3922 0.0412 0.8111 0.0004治疗前ASIA 粗触觉评分 治疗后ASIA 粗触觉评分 治疗前MIP 治疗后MIP 治疗前PIF值 治疗后PIF值80.52±8.32 86.47±8.42 27.14±12.74 57.42±18.85 1.45±0.84 3.29±1.68 79.29±8.62 82.23±7.31 28.28±10.69 45.42±10.43 1.31±0.52 2.41±0.78 0.5986 2.2172 0.3996 3.2479 0.8263 2.7702 0.5515 0.0301 0.6907 0.0018 0.4116 0.0073

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及神经功能指标相比对照组,差异较大且观察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行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数据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述,吸气肌训练与rTMS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吸气步行差异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魔方小区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步行回家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没事多练壮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