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09王丽品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外科微创脊柱

王丽品

(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伴随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且进一步趋于年轻化。脊柱微创手术主要以微创治疗为手术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将医源性损伤降至最低,并保障良好的手术效果[1]。再加之医疗行业改革发展,康复治疗模式亦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中。此种护理模式涵盖术前健康宣教、疼痛护理、术后护理等多种学科知识,可在术后缓解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机体及早康复与患者疾病转归。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运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8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9)对对照组(n=49),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6.50±12.50)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50±4.50)年;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7.50±12.5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0±4.50)年;纳入标准:接受脊柱微创手术者,术前已接受实验室检查者,患者术前伴随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病症,未患严重精神类疾病者;排除标准:患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伴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言语表达能力者;在统计学中比较分析2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显示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意义。

2 方法:对照组施以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康复主要包括帮助患者床上翻身及移动方式,并指导开展有效的腹肌、背肌锻炼,此锻炼方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腰背肌锻炼,提升功能锻炼强度。术前疼痛护理首先需询问患者实际疼痛情况,遵照医嘱自入院起及服用塞来昔布等镇痛药物,同时可引导患者采取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转移自身注意力。(2)术后护理:就液体管理方面而言,患者术后静脉输液量一般在800-1000ml,若当天输完,即可将留置针拔除,且次日不需再次输注[2]。就及早进食而言,患者可在术后2-3小时内少量饮水,可指导家属使用汤匙喂食,少量即可。同时需注意避免使用水杯或吸管喝水,以免造成呛咳,影响手术效果。术后疼痛管理主要实施超前镇痛方式,手术完成当天即可服用200mg左右塞来昔布予以止痛。就睡眠护理而言护理人员为进一步确保患者睡眠质量,应将检查、慰问及健康宣教等流程安排在日间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陪伴家属人数,确保患者夜间休息环境安静、舒适,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机体恢复。(3)出院指导: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出,患者术后体温处于正常状态、且能够经口进食、胃肠道功能正常即可出院。故在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及家属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出院后患者需在腰围保护下开展日常活动,同时应对活动量予以限制,每次站立时间均不可超过20分钟。该方式没有具体界定标准,患者可根据自身主观意识决定。在锻炼期间避免提重物、搬重物等,减轻腰椎负担[3]。术后2-3个月,患者若出门最好坐于副驾驶,并将副驾驶坐位尽量调平,避免行端坐位,对腰椎组织造成损伤。再加之路面颠簸可增加腰椎受损风险,进一步增加疾病复发几率,不利于机体健康。同时需嘱咐患者出院后定期返院复查,保障手术效果。

3 观察指标:对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生活质量情况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予以评价,其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健身健康等指标;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Ⅰ级满意、Ⅱ级满意、Ⅲ级满意,采用百分制,其中Ⅰ级满意为85分及以上、Ⅱ级满意为60-84分、Ⅲ级满意为59分及以下,护理满意度=(Ⅰ级满意+Ⅱ级满意)/总例数×100%[4];并发症主要包含:出血、静脉血栓、术后高血糖等。

5 结果

5.1 2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观察组(n=49),生理机能(85.64±11.32)分、躯体疼痛(82.60±11.06)分、社会功能(86.78±12.04)分、情感职能(88.07±12.49)分、健身健康(81.30±11.01)分;对照组(n=49),生理机能(68.47±9.91)分、躯体疼痛(69.33±9.97)分、社会功能(64.21±8.16)分、情感职能(70.33±10.01)分、健身健康(62.05±8.02)分;(t=7.989,P=0.000;t=6.238,P=0.000;t=10.862,P=0.000;t=7.758,P=0.000;t=9.893,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5.2 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n=49),Ⅰ级满意31例、Ⅱ级满意16例、Ⅲ级满意2例,总满意47例,占比95.92%;对照组(n=49),Ⅰ级满意15例、Ⅱ级满意19例、Ⅲ级满意15例,总满意34例,占比69.39%;(x2=12.028,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5.3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n=49),出血2例、无静脉血栓、术后高血糖1例,共3例,占比6.12%;对照组(n=49),出血4例、静脉血栓3例、术后高血糖4例,共11例,占比22.45%;(x2=5.333,P=0.0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讨 论

脊柱微创手术具备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相较于传统脊柱手术而言优势更加明显[5]。伴随我国脊柱微创手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若医院患者在不具备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开展手术治疗,术后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的同时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患者行脊柱微创手术后接受临床基础护理干预措施不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再加之患者配合度较差,可进一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伴随医疗行业进一步发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受到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关注与推崇,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属于多科合作过程,其在护理期间包含了护理人员、外科医师、家属等,主要通过一系列健康宣教、术前护理、疼痛护理等达到缓解手术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效果的目的[6]。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围术期效果显著,临床满意度较高。其中术前康复练习时护理人员需告知腰围正确的佩戴方式,避免脊柱扭曲、转动,为术后康复训练奠定基础。此外术前对患者不良情绪予以了解,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不良情绪,改善不安、焦虑程度,对患者耐受度予以有效提高。就术后活动而言,患者一般在术后3-5天开展相关活动,且术后及早开展活动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最终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7]。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相较于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相关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比较意义。

综上所述,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期间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机体恢复,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保障手术效果,可运用于临床护理中。

猜你喜欢

外科微创脊柱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