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提升老年合唱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020-12-09刘雅琴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歌唱过程教学

□刘雅琴 李 焱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唱歌是大众热爱的活动之一,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闲暇之余参加老年大学合唱班的演唱活动,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唱歌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老有所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声带张力也在逐步减弱,必然会影响歌唱的效果,那么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提升歌唱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正确的发声方法能让歌者有更持久的歌唱能力、增强肺活量,从而提升歌唱质量更加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的发声方法帮助其准确地诠释音乐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增强幸福感。

老年大学的学员主要是以退休人群为主,年龄主要在50岁到70岁之间。合唱课程中包含的学习内容很广泛,有发声技巧、乐理知识、简单的音乐史、歌唱的表演、合伴奏等等,采用的是面对面、一对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态不够稳定,存在着各种隐患;不能保证到课率;学员之间没有很强的情感凝聚力,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歌唱基础不统一、参差不齐;学员学习进度缓慢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三点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保障措施与练习方式相结合

因为退休人群的特殊性,他们的身体状态情况不一,有血压有问题的,有腿脚不便的,有的体形较胖、有慢性病的,在退休人群中有些年龄偏大的学员演唱过程中,歌唱力量的稳定性不够,腰腹部的力量也使不上,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年龄偏大学员中,还体现在偏胖或者偏瘦的学员身上。

歌唱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采取的是站立的姿势,对于学习者的体能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在气息练习和发声练习的过程中,需要耗费的体力和氧气非常大,老年人特别容易造成体力不支和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要保证老年大学里面配备有相关资质的校医,有相应的急救药品,在最关键的时刻尽最大的可能来保证学员的安全。针对慢性病患者,要将其具体身体状况进行专门登记,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来为学员提供相应的措施和服务。

遇到恶劣的天气情况,比如是夏季气温很高,突破了历史记录的天气,还有风力很强,有暴风雨的情况下都建议要停课,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歌唱过程中,强度要把握适中,要以舒缓的力度为主。每十分钟的练习之后要休息两分钟;每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后要再休息十分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采取坐着学习的方式,一定时间的理论练习之后站起来进行发声技巧练习,技巧练习和理论练习要交叉轮流进行,保证上课节奏张弛有度。

二、小组教学形式整合教学断层

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认为,衡量一个好的歌唱家的标准第一是头脑——思想、智力,第二是心——情感,第三是身(自身条件)——嗓子,即歌唱乐器,三者要协调发展,缺一不可。[1]老年合唱队员来自不同的群体,其歌唱条件和基础参差不齐,包括嗓音、音乐修养、乐理知识、基本的歌唱技能等方面差别很大。在这样的前提下,学员演唱的水平就会参差不齐,声音的水平和音乐表现力差异较大。比如在歌唱表情的表现方面,好的表情不仅能够准确、到位地传达歌曲的意义带动观众的情绪,而且能够很兴奋、自然的打开歌唱的管道,让声音有充分的共鸣,达到美化声音的效果。在现实教学情境下有些学员因为性格或者生活习惯的原因,不太习惯做夸张的歌唱表情,歌唱和说话的表情是一个样,没有歌唱的感染力,这对于自身的歌唱表演就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有些学员特别善于歌唱表达,歌唱的时候表情非常到位、非常丰富,整体的演唱就会充满歌唱性和音乐的律动感,所以先天性条件的不同造成了在学习进度差别很大。

对于没有接触过歌唱方法的初学者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学起,如何吸气、如何呼气、如何保持气息、如何轻松自如地打开歌唱的管道,这些知识点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系,他们要尝试着用自己的意念去指挥歌唱的肌肉群进行歌唱训练。比如最基本的吸气和吐气的方法,要想掌握要领,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和消化,在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对呼吸的技能有大概的认识和把握。也有部分学员因为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形成了不好的歌唱习惯,比如说舌根紧张、脖子吸不开、气息的支持不够等。这些问题对于其演唱技能的掌握形成了一定阻碍。综上所述,有基础的学员和初学者的进度不一样,存在着相互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分寸和节奏。

声带是不同于其他乐器的一种特殊乐器,这个乐器都是先天自然生成的,是独一无二的,保护嗓子不受到伤害是学习声乐的必要前提,而如何保护嗓子呢?就是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用正确的气息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来唱歌。

在老年合唱班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一对多的教学形式,从上面的论述中得知每个学员情况各异,一对多的教学形式让教师无法细致入微地对每个学员的歌唱方法进行指导,进而形成一个教学断层。

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一位学员的歌唱情况有个基本的摸底工作。具体通过分小组歌唱的形式,对学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了解。通常以4-5人为一组,请每一个小组展示其发声或者演唱歌曲。通过这个展示环节,了解每个学员的声音情况,比如有些学员会存在舌根硬的、脖子硬的、气息吸不到位、耸肩、脖子打不开等等各种各样的情况。在前两次的课程中通过分小组展示的摸底工作了解了学员情况后,用每次课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再来分小组演唱,教师针对每一位学员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阶段性的解决。具体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气息沉不下来的话让学员用叹气、躺下等的方式来感受气息沉到丹田的感觉;脖子吸不开问题采用半打哈欠或者闻花香的方式来感受这种自然、舒适的状态;舌根硬可以让学员来说字母“a”,体会舌头如何能够舒展地平躺到口腔中。通过逐一细致分析,让学员对自身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后练习歌唱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问题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

这种分组演唱的授课方式能够让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对嗓音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并且对于歌唱基础参差不齐的学习者来说,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具体到每个问题点来对学员进行教学指导,让歌唱群体中的每一位学员都有进步感与成就感,整合了教学断层。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合唱课的学员有很多,大概有几十人。如只针对一个人的问题进行讲解,其他几十个人在等,这样的上课方式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在既把握大局又要兼顾到个体的要求下,采取小组表演是一种适合的授课形式。可以将问题相同或相近的学员分成一组,每一组学员的授课时间不能太长,点到为止,将问题分析清楚以后,要让学员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在下次回课时,老师再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检查和督学。

三、混合式教学在老年合唱教学中的应用

合唱艺术是一种通过多声部的集体合作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和谐丰满的音色与高度统一的演唱是合唱艺术始终追求的目标。[2]一般合唱训练是在队员既有的歌唱基础之上对整体队员的声音进行和谐、统一的练习,强调合唱过程中的共同参与,队员之间声音和表现力的合作、协调。老年合唱班与一般的合唱课程的教学方式有着鲜明区别,究其原因还是老年合唱人群的主要特点所决定的。老年合唱班中学员大部分是没有声乐演唱基础的,学员们热爱歌唱并且平时经常唱,但又没有系统学习过歌唱方法,也有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歌唱方法,但歌唱方法掌握不到位的。参差不齐的歌唱基础,决定了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让学员把握系统而科学的演唱方法是第一位,其次才是追求合唱的整体效果。老年合唱班在学习的初级以及中级阶段应该将歌唱基本发声训练、乐理、视唱、练耳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老年合唱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决定了教师不能够全覆盖、无死角地照顾到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学员的进度有些缓慢,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一)运用微课程,为面授课提供必要的补充

到课率不高是老年大学的主要特点之一,老年大学的学员都是成年人,各自有家庭和事业,大部分人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还是家庭的重要力量之一,要兼顾的事情很多,出现误课的情况是必然的。另外一个误课的原因就是身体状态不稳定,也是到课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后将上课的内容全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微信群里面,为误课的学员提供学习参考。此外,可以制作针对歌唱的呼吸方式、发声技巧、乐理知识、音乐赏析方面的微课小视频,为学员平时的学习提供实质性的参照物。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学员就算是误了课也不会落下很多。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练气、练声、鉴赏音乐,歌唱的能力就不会松懈。

(二)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增强情感凝聚力

合唱是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一种音乐形式,是一种集体的声乐艺术,故而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共性”上,强调共同参与、整体合作、相互协调;强调声音的和谐统一,以便抒发一致的情感,表达共同意志。[3]老年合唱的学员来自不同地方,除了上课时间在一起,其他时间都是分散的,互相情感上没有交集,没有很强的歌唱凝聚力。

针对这样的问题,学员们除了每个星期面授课之外,再另外有个固定时间,共同在微信群或QQ群一起学习和讨论歌唱的方法,在这个交流的时间段中,就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增强学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共鸣,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班级凝聚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发现,每个学员初学时是什么样的歌唱状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学习之后,学员提升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样的学习情况学员都能看得到和听得到,就会对大家形成一种激励。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整体的歌唱水平逐渐会得到提升。

由于歌唱基础的差异和学习歌唱的学员较多,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员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等视频小课件、在微信群里和老师进行音频、视频互动等方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指导,将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运用到老年合唱班的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是我国特有的名词,意指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发生了混合式学习行为。[4]教师在课前提前将要学习的歌曲音频资料发给学员,让学员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这样,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就节省了学唱歌的时间。还要布置课后练习,必须是易于操作的一些训练,比如简单的气息和发声练习,让学员在平时每天进行简单的练习,日积月累中逐渐增强了学员歌唱的能力。混合式学习的实质是将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关键在于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深度融合。[5]运用混合式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效率、平衡学员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另外,让能力强的学员带动基础不好的学员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尤其是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大家都来进行研究和讨论,观察其他学员歌唱的状态并和自己做比较,在讨论对比的过程中,学员就能逐渐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合唱班的学员平时不在一起工作、生活,但是先进的互联网和快速的信息传播技术将我们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到一起,通过手机通讯工具开通多人聊天模式,每个星期的网上讨论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每次的讨论由指导教师制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大家来展开讨论和学习。主题的内容可以是赏析一段经典音乐,也可以针对歌唱中的某个技巧问题来展开交流等等。可以通过上传语音、视频等,请老师为自己在线指导,学员一起在网络上欣赏和交流,这样能够在无形中保持学习的氛围,也能够增进学员之间的感情交流,为合唱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四、结语

歌唱的学习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老年人在歌唱学习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稳中求进、以稳为主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根源,以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的小组授课方式来解决教学断层问题,通过面授课程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员提供两种互为补充的学习平台。让学员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归属感和方向感,学员歌唱的情感和热情有所寄托、有所支撑,学习的动力会更加持久,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学习的形式、退休人群的特殊性、学员的音乐修养等决定了学习进度比较缓慢,热爱音乐的群体在学习时是乐在其中的。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了前进的步伐。但是,针对问题要勤于研究、深入分析,配合现代化的手段和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一遍遍地引导学员去理解和实践,让学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将问题逐步化解。退休人群学习唱歌的初衷就是热爱,就是要在歌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获得美的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其快乐享受的过程。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坚持的动力还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另外,组织学员去参加一些合唱比赛、演出等等,在每一次的演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发现自身的潜力,这些活动都是对学员学习最大的推动力。

猜你喜欢

歌唱过程教学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十月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