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

2020-12-0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椎弓出血量腰椎

田 力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腰椎骨折属于脊柱外伤类型的一种,常见于青壮年群体,而主要的原因就是高处坠落与交通事故[1]。根据既有研究成果表明,腰椎骨折临床发病率显著提高,在临床治疗中,一般会选用内固定方式,而最常见的就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了不断增强内固定效果,就应当科学合理地采取临床护理措施。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50例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50例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年龄为22-62(49.75±5.73)岁,男女分别为15(60%)、10(40%)例。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为23-64(49.80±5.69)岁,男女分别为16(64%)、9(36%)例。纳入依据:(1)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依据:(1)临床资料不完整;(2)不同意本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如年龄、性别,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比性显著。

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接受手术治疗前应系统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向患者讲解基本步骤与实施手术的时间,说明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注意事项,对患者围术期用药的状况进行严格监督[2]。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对策,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护理对策。手术室在接收通知单以后,应及时安排巡回护士针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工作,深入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即健康情况、性别与年龄等。另外,要对患者是否存在原发疾病与过度肥胖的情况做出判断,叮嘱医生开展术前常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具体过程,告知手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术中患者所需配合要点。值得注意的是,术前需准备无菌包、负压吸引器以及C臂X线机[3]。(2)术中护理对策。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要询问患者病情状态,在和麻醉师配合的基础上,构建静脉通道,始终遵循无菌规则完成各项操作,并实施气管插管工作,对抗生素抗感染措施加以合理利用。麻醉成功以后,即可将患者转移至手术台并开展手术操作,选用俯卧体位,将头部向一侧偏离,并将软垫放置于胸部以垫高处理,合理采用皮肤压疮的预防方式。双上肢应以自然弯曲状态放置在头部两侧,且踝部则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使用固定带对膝关节进行固定处理[4]。随后,将电极负极粘附在大腿肌丰富的位置,有效规避灼伤问题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也要遵循既定顺序规则摆放器械与敷料等,避免尚未使用的无菌敷料被污染。另外,需要和医师操作相互配合,遵循医嘱就是传递手术刀、缝针和无菌纱布等相关物品,逐渐提高手术的成功几率,尽量缩减手术所需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血液制品以及液体进行规范化检查,详细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经检查且无误的情况下即可缝合手术切口,并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且稳定的情况下转移到普通病房,完成交接[5]。(3)术后护理对策。在和病房责任护士进行交接以后,要对手术室内的物品使用状况进行清点并加以整理。对患者进行定期探视,掌握手术切口恢复的情况,并在运动、饮食以及生活等多个方面实施必要的指导。并于术后2周,待患者切口基本愈合,即可借助围腰开展下床活动,有效加快康复的速度。

3 评价指标:比较分析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其中,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的评价标准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部分,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满意总和。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记录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2组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检验,当计数、计量资料行x2检验和t检验后显示P<0.05,表示同一观察指标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02±2.31)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9.56±5.46)ml,观察组比对照组少,t=16.4795,p=0.0000,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03.25±5.63)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1.67±7.88)分钟,t=9.5099,p=0.0000,观察组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对比:根据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分析可知,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例数为1(4%)例,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例数为7(28%)例,观察组比对照组低,x2=5.3571,P=0.0206,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十分满意的有17例,满意的有7例,不满意的有1例,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临床护理十分满意的有12例,满意的有7例,不满意的有6例,总满意度为76%,观察组远远高于对照组,x2=4.1528,P=0.0415,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讨 论

临床治疗腰椎骨折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方式。而保守治疗疗效始终差强人意,见效缓慢,患者就需要长时间承受骨折疼痛感,日常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6]。在临床治疗期间,为加快康复速度,患者更倾向于手术治疗,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够重新构建脊柱的稳定性,然而受术中体位、患者情绪以及生理解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手术风险系数明显提高,很容易出现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以及脊髓损伤等诸多不良反应,所以必须积极采取必要的手术室护理措施。

特别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应具备更加丰富病理知识,适用于各种类型手术,对不同手术器械使用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在手术过程中,可以确保手术医生选择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的时间,对患者各种反应进行定期观察,特别是患者的出血量、麻醉效果、输液情况以及生命指标等相关项目,以保证患者合理采用保暖措施,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受寒而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手术室护理主要涵盖术前、术中、术后3部分护理干预措施。行手术治疗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以对患者具体情况加以了解,在鼓励支持的基础上,确保患者治愈信心得以增强,为手术正常开展提供必要保障。除此之外,要对手术操作所需工具与器械使用形成深入了解,以确保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为医生及时传递器械与工具。配合医师进行麻醉,保证麻醉的效果,并对患者的输液量以及出血量进行密切地观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积极配合方式,可以使减少手术的时间,给予患者必要帮助,患者能够选正确体位,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出血量不断减少[7]。行手术治疗以后,要对患者进行定期探视,并对其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了解,注重饮食、运动、体位等多方面指导作用,避免发生并发症,全面优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对策,患者在护理的基础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对手术室护理对策的应用,特别是腰椎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同样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较为明显的推广可行性。

综上所述,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将手术室护理合理应用其中,能够使患者的手术指标得以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确保患者机体恢复效果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椎弓出血量腰椎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