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兴趣的培养

2020-12-08张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8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趣味性传统文化

张巍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助推器”,同时还是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并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性趣;信息技术;趣味性;情感共鸣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是机械化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片面的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的培养,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造成了教育的一种失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提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筑牢学生的思想之基、文化之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思想高度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重视,并且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视听结合教学环境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高度的信息化特征,包括视听结合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动态的课堂,并且以此为基础,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播放视频、浏览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打造可视化的教学环境。

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教学指南,引导学生进行了“诵读经典,感受魅力”的活动,教学内容包括“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本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视听结合教学环境”的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词赋中所涉及到的事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魅力,对传统文化中寥寥数字却寓意丰富的手法提升了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的进行诵读,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氛围,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结合学生心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趣味

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对于趣味性内容往往是没有抵抗力的,这就为教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趣味性内容,进而在寓教于乐中进行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增进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以亦师亦友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中的趣味性内容,融入教学小游戏,引导学生边了解边思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与学生进行了良性的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学生早已经厌倦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死板的教学方式,对趣味性内容十分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本着“结合学生心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趣味”的教学理念,以端午节为例,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了端午节所包含的历史故事,即“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在楚国被灭之后悲愤交加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逐渐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传统,也就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故事导入之后,学生对端午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划龙舟趣味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联系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俗话说:“文化来源于生活,又在实际生活中反映出来。”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是蕴含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有赖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核心要义就是将教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结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实际生活的元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教师应当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中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善于感悟生活、善于体悟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联结在了一起,如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中包含了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而后我引导学生对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进行了理解,并且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即“学习中遇到困难需要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此之谓自强不息;生活中遇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和事要懂得换位思考,此之谓厚德载物。”在传统文化与生活相连接的基础上,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对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有赖于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也有赖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元素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在多元动态的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引人向往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久顺.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J].学周刊,2018(03)

[2]许长锋.农村小学让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的路径与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

课题研究:

本文系課题《农村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兴趣的培养和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趣味性传统文化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