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心理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创新探究

2020-12-08覃杨杨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个体群体思政

覃杨杨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群体心理内涵

群体心理概述。“群体指的是个人聚集到一起,不管民族、职业或者性别属性如何,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到一起”。在群体心理学中,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两个人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从而构成人群共同体。“群体心理”是指个体成员之间聚集在一起之后所表现出与个体心理不相符的群体心理特征,群体成员之间产生相似的心理倾向。群体成员之间一般存在相似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相同利益,突出表现为群体中个人的从众心理。高校中存在着各种群体,思政课教师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作为个体的学生, 而且是各个大小不一、各有特色的学生群体。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关于群体的属性一直有“群体取向”和“个体取向”两个对立的观点。持“个体取向”观点的人认为个体是群体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个体的心理学意义才是真实的,而群体的心理学意义是虚幻的;持“群体取向”观点的人则坚持社会群体的真实性,坚信在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外,具有它独特的性质。实际上,群体有必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当群体成员之间产生互动时,整个群体便处于各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互赖性的整体。这时的群体并不是个体活动的简单总和,而是能够产生同向合力,有着个体能力所无法超越的巨大能量的整体。马克思也看到了这种集合力,“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个人的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

而在以群体心理特征研究而闻名的心理学家勒庞眼中,群体却被视为乌合之众,“孤立的个体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事实上,因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赖关系具有两面性,因此群体对个体既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特点。由于在年龄、成长阅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同质性,加之当前高校学生居住较为集中,日常相处的时间较长等客观因素,形成了学生群体较其他群体联系更为紧密的特点。一是群体认同感强。他们长期生活在集体环境中,有着相似的心理倾向、生活节奏,受到相同的校风校纪的引导。因此他们会自觉认同集体的规范,在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上会保持一致的看法,二是偏好分割明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效的信息传播把原来学校中倾向无差异的普通学生群体,分割成气味相投的“小群体”,加深了学生彼此之间的思想文化意识感染。三是信息交汇及时,大学生群体共同处于高校这个特定的社会化机构里,享有丰富的文化摄入渠道与交流平台。大学生群体生活在各种信息吸收发散的交汇地,他们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等多种网络平台,根据自身倾向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表达政治见解。

综上三种群体特征,一方面群体心理存在弊端,会导致成员丧失自主意识、盲目从众;另一方面群体心理也有其自身优势,将积极因素利用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行为,强化集体利益,弱化个人利益。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群体心理资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场里,个体的行为会与所在教学群体紧密相连个体“收到他所接触到的其他人的行为的调制,其结果是将此人送上某种行为方式的轨道。”教师如果能认识到并充分利用群体资源,发挥教学群体的积极力量,有意识克服群体的消极力量,必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有效接受,并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群体组成

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实施主体,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力强弱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强弱。群体心理理论中关于群体领导者影响力的阐述,将影响力分为包括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的强制性影响力和包括品格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的自然性影响力。对于实施主体而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拥有比教育对象更多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属于强制性影响力,这也是既定的职位要求。而自然性影响力的修炼则需要增强教师主体的影响力,建设自身内在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更好地运用方法施加教育影响。群体心理是确立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地位的依据,群体领导理论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和地位只有被群体成员普遍认同为自己人的领袖才能获得。

学生作为思政课中的教育对象,其群体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调整的依据。思政课教师通过语言、神情、体态等表现手法,促使学生在有意识接受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领会认同其教育目标。一经认同的暗示会在群体之中迅速引发个体之间的感染,这种完整的链式反应在多次重复后,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群体中得到强化。同时,高校采用的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为群体心理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巨大空间。如几个班级合在一起共同上课,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保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加之在生活中高校学生的群居特征,形成了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没有学生能摆脱“他人在场”的客观事实。同样,在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围绕培养目标展开教育时,其实质也是一个或多个教育主体、为改变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而对群体施加影响的努力过程。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群体心理的功能

群体心理的作用在思政课中这一情境中主要体现于其教育功能上,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同时促进群体间的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

学习动机总是影响着教育对象是否愿意接受教育以及接受多少的问题,根据教育对象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做出相应反应,学习动机强,则接受效果好;相反则必然削弱学习效果。实际上,假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无论教师付出怎样的努力都只能是一厢情愿,原因在于思政课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任何教育的作用及发挥都与学生主动接受的情况存在着正相关。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分成学习小组,小组个体无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承担着一定的职责通过组内合作,形成良好的群体聚合力。同时,适时适度的竞争组成了最佳的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产生群体动力和能量流,不仅可以最充分地调动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形成思政课堂上群体学习动力的良性循环。

群体智慧以个体差异性认知为起点,产生于需要教育对象共同完成的任务。从理论上讲,群体智慧来自于个体认知但又超越个体原来拥有的认知水平,使单个个体能从中汲取到各自所需的认知,个体认知的提升又继续滋养群体智慧的产生,只要互动学习不停,彼此融合或碰撞,个体认知与群体智慧便会处于动态的循环过程里,两者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都形成波浪式前进。当针对某个主题进行讨论时,教室里由最初的争论到逐渐达成共识,声音渐弱,学生似乎觉得已经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无需进一步讨论,互助协作学习的核心阶段就此结束。至此,学生对这一问题已经形成鲜明的看法,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老师的观点或要求而轻易改变。互动讨论的环节,学生同样可以发挥出非常大的教育作用,其效果甚至超过教师单纯的讲述。但学生自己设问、答疑,相比起教师直接讲道理,往往使学生更易接受。

群体心理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中的运用

站在群体心理的视角下,从群体心理的内涵为起点,分析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开展过程中涉及的群体心理,分别提出优化群体领导力、构建良性压力氛围和生成内部说服教育机制三个方面的方法创新途径。

优化群体领导影响力。一是引入权威教育因素。权威教育因素是指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为增加教育的信服力,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思政课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能触动大学生认同心理,引发学生群体强烈情感共鸣的人物和事例,以拉近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二是培育学生意见领袖。最早在美国传播学者的《人民的选择》书中出现的“意见领袖”一词,是指那些在人际互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少数的非选举产生,而又具有影响力、无名号的人。高校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不同于学生骨干,这种意见领袖与普通学生之间一般是同窗同学间的平等关系,是在自己圈子内经过一定时间的相处而逐渐产生的受到其他同学的发自内心的认可、佩服的学习榜样。这种经由心理归属而不通过投票产生的人物,通常是大家值得信赖并乐于效仿的对象,能在群体中引发自觉的、稳固的顺从效应。所谓培育学生意见领袖,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意见领袖特殊角色所在,积极倾听他们以了解学生所想所思,并以培养和调动意见领袖积极性为抓手,以此来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课堂热情。

构建教育良性压力氛围。群体心理学中的压力效应得出,合理利用“他人在场”所带来的压力可以转化为显著的激励力量,构建思政课的良性压力氛围。一是树立个体引领。作为一种特殊而又典型的同济压力,榜样效应能带动其他成员自发地提高对群体的贡献。典型教育法即是利用榜样效应而实施教育的方法,而树立个体引领则特指在受教育者群体中的榜样树立,是发生在同辈群体中的典型教育法。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中教育主体的观察者兼被观察者,他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并其强化结果从而形成新的行为,以更好的向所在群体的规范准则靠拢。二是制定长效奖罚机制。奖励与惩罚作为一种有效激励学生进步的强化手段,能促进形成良性压力氛围。榜样的确立就是教育主体提出有形的价值规范,当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教育者的认同或自我实现而模仿榜样、提升自我时,就会受到奖励;当学生的所作所为偏离正面榜样的价值规范时,会受到惩罚,对失范为形成负强化。单独一纸行为规范对于引导大学生培养优良品德的力度较为薄弱,应制定一整套与教育培养导向相一致的奖罚机制,并贯穿于高校学习的整个阶段。

生成教育内部说服机制。群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能有效提升群体凝聚力,但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成员会将群体的目标、规范进行有效的内部强化,进一步实现对所在群体的认同。在实际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处于同一时空,但课堂上教师要求课堂中独立思考、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等纪律,实际上形成了隐形的阻隔。群体心理学的隔板效应理论中关于群体成员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对于思政课教师的启迪在于,课堂上学生更渴通过交流他们能够得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理解,从而强化自己对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学生们可以在沟通互动过程中寻找到和自己持有同样价值观的群体支持,从而促进个体原有知识和既定态度的更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带有特定立场和观点的价值性的目标趋向统一。学生个体通过参与课堂互动,同时在互动中加强群体凝聚力,开启群体内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自动说服机制,推动群体目标和规范内化过程的加深。

注释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美]David W. Johnson.谢晓非,等,译.集合起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6.

[4][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8.

[5][英]菲利普·鲍尔.暴永宁,译.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340.

猜你喜欢

个体群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思政课“需求侧”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