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钢琴演奏的歌唱性

2020-12-08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钢琴曲踏板钢琴演奏

□陈 垚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钢琴演奏的歌唱性对于钢琴曲目的表演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整体氛围来看,钢琴演奏的歌唱性为演奏者烘托了一种适合演奏曲目的音乐演奏氛围和环境,对观众更好地感受钢琴曲目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因此,演奏者应该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的歌唱性,抒发自己真正的情感,将其融入钢琴演奏中,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本文将就钢琴演奏的歌唱性进行分析,探究歌唱性演奏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的作品进行探讨。

一、歌唱性及钢琴的发声原理

我们通过感受联系紧密并且彼此能够产生引导性的音乐曲目,以乐音的方式表现,将它们通过演奏者的手指弹奏出来,这就是歌唱性。概括来说,就是将内心情感的抒发融入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对音乐要有独特的理解,理解和感悟越深刻,演奏就越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如果演奏者对钢琴曲目一知半解,即使拥有超强的演奏技巧,弹奏出来的音乐也不会触动观众的内心。与其他乐器相比,钢琴的音色虽然悦耳、灵动,但是相对来说,整体的音色连续性不足。因此,为了将曲目演奏得更加悦耳,演奏者需要演奏出线条的不同变化,运用钢琴演奏的歌唱性,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使整个演奏更加顺畅。

二、歌唱性弹奏的基本方法

(一)内心要歌唱,耳朵要聆听

从演奏者角度来看,他们对钢琴曲目应该更敏感,要最大限度地发现钢琴曲目中的歌唱性。对每一首钢琴曲目或者每一个乐谱都要强调歌唱性的重要性,用钢琴演奏的方式传达演奏者内心的歌唱。对演奏乐曲的音色好坏的判断离不开听觉系统,虽然音色的改变能够通过后期的学习训练来完成,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后期的学习训练其实就是声音训练。在现实世界中,天生对音色敏感的人或者说对音色辨别能力很强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演奏者对音色的辨别是通过后期的学习训练来提高的。

(二)应对旋律体现的“语气”线条引起高度重视

旋律在钢琴曲目中最具感染力,对钢琴曲目的整体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演奏者对于每一句乐句旋律的表现都应当恰如其分,因为每一句乐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旋律的波动都是钢琴曲目的具体体现。每一首钢琴曲目都是由乐句和乐段组成的,它们本身具有各自的特点,整个曲目根据这些特点形成大体的情感基调,高低起伏、激烈向前和蜿蜒过渡,彼此之间各自分离但又存在紧密的联系。首先,在演奏前,演奏者要对钢琴曲目的结构进行多方面的解构,同时对整个曲目的旋律波动进行把控,对每个部分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而更好地演奏钢琴曲目。其次,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对呼吸的管理通常是根据钢琴曲目的旋律和情感变化来调整的,而且肢体动作也要与其相匹配,这样才能达到两者的高度契合,使钢琴演奏更具有冲击力。

(三)踏板的运用

合理运用踏板能够让钢琴演奏的歌唱性更加精彩。在演奏歌唱性旋律时,运用延音踏板能够让钢琴的声音回荡的时间更长,并引起回声和共鸣。在运用踏板时,要确保选择时间的准确性,转换不拖沓。此外,根据乐曲情感的变化,演奏者对踩踏板的时间和力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

全踏板:和声饱满、旋律掷地有声。

半踏板或者四分之一踏板:整体音色停留时间较长,伴奏节奏紧密。

抖踏板:整体节奏较快,和声转换频率较高。

左踏板或者右踏板:乐曲氛围向柔和转换时。

三、歌唱性的实际运用

德尔松的《无词歌》是浪漫主义盛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之一,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都将其作为学习歌唱性演奏法的最佳教材,因为这首乐曲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非常恰当。“无词歌”是指无法看到歌词的乐曲,它仅仅是运用乐器来表现声音,是一种创新型的乐曲创作方式,每首乐曲虽然短小,但是对情感和旋律的处理都非常得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演奏者要对钢琴演奏的歌唱性进行训练,将钢琴演奏的歌唱性融入钢琴演奏的每个部分、每个细节当中。因此,演奏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对经典的、优秀的钢琴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乐曲中所富含的情感和美妙。此外,演奏者要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生活的体会融入演奏中,将整个乐曲通过演奏的方式缓缓地诉说,与观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完美地演绎钢琴作品。

猜你喜欢

钢琴曲踏板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夜的钢琴曲(六)
浅谈制动踏板机构设计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