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经典 担使命
——学习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2020-12-08于淑红

时代人物 2020年33期
关键词:李大钊中国化胡适

于淑红

(秦皇岛市委党校 河北秦皇岛 066000)

1919年,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李大钊正确阐述了问题与主义的关系;作了“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的告白;也下定了“以后誓向实际的方向去做”的决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作了最初的提示。时至今日,“问题与主义”的关系依然是我们需要深深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再论问题与主义》是中国先进分子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进一步思考的理论成果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时起,先进的中国分子就开始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许多仁人志士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百年相继的历史长河中编织着救亡图存、国强民富的梦想,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能为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李大钊作为中国先进分子的优秀代表,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救国救民,就必须走民主的道路。民主是历史的潮流,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中国,是决不会退回到专制政治的老路上去的。所以李大钊当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号召国人以断头流血、万死不辞的精神为建立民主政治而奋斗。但是资本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一战的残酷结果,战后巴黎和会上列强的丑陋表演,也使李大钊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民主是有缺陷的。他认为,我们必须走民主之路,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尚在试验中,好坏未知。如果不行,可以另辟蹊径。正因为他对资本主义民主有某种程度上的怀疑和保留,才为他后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最早抛弃资产阶级民主,选择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李大钊看到了一种更为广泛真实的民主,看到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之下,他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代表世界潮流的新理论,也正是在研究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大地上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转变。1919年的夏天,在李大钊要向全体中国人民郑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时刻,胡适写作了《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反对空谈的主义中明确提到了布尔什维主义,李大钊就以《再论问题与主义》作为回应。《再论问题与主义》这篇文章就应运而生了。

《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是一份伟大的宣言书

在陈独秀因为过激主义被捕入狱,自己也遭到迫害的情况下,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向社会作了“我就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主义”的告白。

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李大钊说:“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同人,谈俄国的布尔扎维主义的议论很少。仲甫先生和先生等的思想运动、文学运动,据日本“日日新闻”的批评,且说是支那民主主义的正统思想。一方要与旧式的顽迷思想奋战,一方要防遏俄国布尔扎维主义的潮流”。李大钊的话一方面说的是事实,因为当时陈独秀还没有完成向布尔什维主义的转变,而胡适是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另一方面,李大钊的话也有为胡适和正在狱中的陈独秀摆脱责任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在评价完胡适和陈独秀之后,李大钊说:“我可以自白,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

“我是喜欢谈谈布尔什维主义的”,这样的告白今天我们看来是稀松平常的,但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大部分人虽然在谈着马克思主义,但是还不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何物;国内的封建顽固派视马克思主义为异端邪说;反动军阀视宣传马克思义者为激进党分子,并以乱扣激进党的帽子,抓捕革命者。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情况下,李大钊以革命先驱者特有的勇气和胆略,表明了自己的布尔什维主义的立场。

这是一份非常伟大的宣言,有了这样的宣言,有了这样的开篇,才会有其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李大钊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生致力于深研政理,我们也只有结合李大钊上下求索救国真理的艰苦历程,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他当时做这样一份告白的时候,那种自豪和喜悦的心情。而李大钊宣言之于近代中国的意义,就如他亲密的战友林伯渠所评价,那就是: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

《再论问题与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初步提示

著作的精神实质就是著作的主旨和要义。著作的精神实质既要反映著作的本质属性,又要反映著作区别于其他著作的基本特征。《再论问题与主义》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作了初步提示。

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李大钊关于理论应 “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必须要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把它的实像昭布于人类社会”、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的阐述,虽然没有用我们现代的表述,但是,他初步提示的这些基本原则,至今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李大钊关于“ 问题”与“ 主义”关系的相关论断初步触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关于运用外来“ 学理”和“ 主义”考察中国社会、解决具体问题的相关论断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最初萌发。

猜你喜欢

李大钊中国化胡适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胡适的美国恋情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