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园六种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

2020-12-07樊素贞汤素青李玉静

西北园艺·果树 2020年3期
关键词:涉县若虫成虫

樊素贞 汤素青 李玉静

河北涉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截至2019年底,涉县核桃面积43.3万亩,年产量2万t。近年来,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核桃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笔者总结了涉县核桃园常见蟲害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控建议。

1   核桃举肢蛾

1.1   为害特点   核桃举肢蛾仅危害果实,幼虫在核桃果实的青皮里纵横蛀食,使青皮变黑或皱缩,果仁发育不良。幼虫若早期钻入硬壳内蛀食,则核桃仁干枯。有的蛀食果柄,破坏果柄内维管束组织,造成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

1.2   发生规律   在河北涉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2 cm的土壤中、石块下及树干基部皮缝内结茧过冬。越冬幼虫6月上旬至7月下旬化蛹,化蛹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年生幼虫从6月中旬开始为害,到7月中旬开始脱果,脱果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脱果后入土结茧越冬。每头雌虫可产卵35~4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化后,在果面上爬行1~3小时,然后蛀入果内,纵横串食,并把粪便排在其中,蛀孔处流出透明液体。幼虫可在果肉内为害30~45天。

1.3   防控措施

1)人工防治。春秋季树冠下土壤全部深翻1次,将越冬虫茧深埋,使其不能出土羽化。6—7月及时摘、拾虫果,集中深埋,减少次年虫源。

2)药剂防治。每年6月20日至7月10日成虫羽化盛期、产卵盛期和幼虫初孵化期,全树喷杀虫剂1~2次,推荐使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 000倍液树上喷雾。防治重点应放在深翻树盘上,在冬季土壤上冻前或次年春季解冻后深翻树盘下土壤20 cm深以上。

2   木了尺蠖

2.1   为害特点   木了尺蠖是一种暴食性、杂食性食叶类害虫,能危害100多种植物,在河北涉县尤喜食核桃、花椒、木了(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别名刺龙芽、刺老芽、辽东   木、龙芽   木、鹊不踏等)等,初孵幼虫在叶尖部剥食叶肉,吃成网状,稍大后蚕食叶片。发生严重时,几天内能将树叶吃光,使树势严重衰弱。

2.2   发生规律   在河北涉县1年发生1代,以蛹在松软、潮湿的土壤或石块、堰根缝隙等处越冬。成虫6月份开始出现,7月中下旬达到盛期,有较强的趋光性。幼虫发生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严重期在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最早入土化蛹在8月中旬,盛期在9月份。

2.3   防控措施

1)人工挖蛹。冬季土壤上冻前和春季土壤解冻后,在树冠投影范围内人工挖蛹,消灭越冬虫源。

2)灯光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光性强的特性,在6—8月成虫发生期,利用杀虫灯诱杀,效果很好。

3)药剂防治。一般年份在7月下旬至8月初幼虫3龄前用药最好,随虫龄增大抗药性增强,喷药防治效果会变差。推荐使用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30%灭幼脲1 500倍液、30%杀铃脲1 500倍液等树上喷雾。

3   云斑天牛

3.1   为害特点   是对核桃树具有毁灭性影响的一种蛀干类害虫,主要危害树干,雌成虫将卵产于树皮内,初孵后的小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逐渐进入木质部,在树干内长期蛀食,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引起整株死亡。

3.2   发生规律   在河北涉县两年发生1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成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下旬以后成虫陆续爬出羽化孔,6月上中旬麦收期成虫出孔量达到高峰,经半个月的营养补充开始交尾产卵。每头成虫产卵40粒,分多次产下,卵10~15天孵化,小幼虫在产卵处蛀入,随虫龄增加危害程度加剧,蛀孔部位不断向外排出木屑和虫粪。

3.3   防控措施

1)人工捕杀成虫。云斑天牛成虫寿命3个月,个体较大,极易发现,有利于人工捕捉。

2)砸卵。云斑天牛的卵大多产在距离地面2 m以内的树干内,6月下旬以后,可在树干上寻找倒“T”字形产卵刻槽,用锤子、石块用力  击打刻槽上部树皮开裂处,见有少量液体流出即可。

3)药塞虫孔。幼虫在木质部为害期,先用铁丝将虫道内的粪屑勾出,然后用混合有药剂的黄泥封口,即可熏杀幼虫。

4)涂干。5月份以后用石灰液涂刷树干距离地面2 m以内范围,可阻隔成虫产卵。推荐使用棉球蘸50倍液苦烟乳油药液塞入虫道内。

4   草履蚧

4.1   为害特征   草履蚧寄主很多,在河北涉县除危害核桃外,还危害花椒、柿子、苹果、杨树、柳树等。其若虫和成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寄主植物营养,造成被害树生长势衰弱,枝条细弱,叶片变小,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和结果。

4.2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层中、墙缝里、树皮下、树洞处等成堆越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越冬卵孵化为若虫。晴天气温升高后,若虫出土上树,一般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到4月份危害最严重,受害树往往推迟发芽或因无力发芽而枯死。若虫期很长,可达2~3个月,发育到5月上中旬成为雌、雄成虫,交尾后雌虫于5月下旬下树潜入树根土缝中分泌白色卵囊,并在其中产卵,产完卵后死亡,历经夏、秋、冬三季,在第2年立春前后孵化。小若虫有日出上树、午后下树入土习性,稍长大后不再下树。

猜你喜欢

涉县若虫成虫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涉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桃园扁平球坚蚧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涉县花椒常见几种虫害及防控技术
核桃高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