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花后施肥切勿成“害”

2020-12-07吕岩

西北园艺·果树 2020年3期
关键词:猕猴桃果农养分

又到了猕猴桃花后促果肥、膨大肥施用关键期,农资经销商们备足了货,果农也卯足了劲儿。一年的收成就看落花后40~50天果实的生长了。

5—7月(幼果迅速膨大期),猕猴桃园除了要抵御风害、热害、雹害、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还要提防作务不当造成的“人为灾害”,其中尤以“肥药害”居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猕猴桃花后管理中的“人害”——不当施肥。

下面的表1是新西兰有关猕猴桃对部分营养元素需求量的研究数据。

在一次猕猴桃技术培训会上,笔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延安老师那里听到了一个名词——“奢侈吸收”,意思就是说,果树(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不知饥饱”的特点,如果人为(包括自然)提供(施用)得多,果树就吸收得多,如果提供(施用)得少,果树就吸收得少。而在猕猴桃栽培管理中,产量最大化几乎是所有果农的终极目标。长期生产实践表明,要达到单位面积产量最大值,生产者主观能动的行为就是投入更多肥水。植物营养学中的“养分归还说”告诉我们,每年果实产出会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在目前单家独户生产模式下,难以检测单位面积上因果实或枝叶生长从土壤中究竟带走了多少养分,每年还需要补充多少养分,才能保证果树对无机养分的基本需求,因此,“用多少补多少,需什么补什么,精准施肥,供需对接施肥,以树为主施肥”,这些主张就都成了空谈,与生产没有直接关联,这也就是果农盲目施肥的根源。

据相关文献,我国猕猴桃主产区无机养分(化肥)单位面积投入量是其他国家的2~3倍,严重的甚至达到3倍以上。笔者曾连续3年在陕西关中猕猴桃主产区抽查90余户有代表性的猕猴桃园化肥施用情況,结果显示,一个生长季单株施肥量4~5 kg的占46%,2.5~3.5 kg的占40%,1.5~2 kg的占14%。换算后我们发现,每亩纯氮投入量高达30 kg(表1中对应的是   8.7 kg),纯磷投入量18 kg(表1中对应的是    2.4 kg),纯钾投入量25 kg(表1中对应的是 11.8 kg),与文献数据及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数据基本相符。看到这些数据,是不是觉得很可怕?

为了验证国际同行在猕猴桃养分需求研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试验的科学性,笔者分别在金艳、徐香两个品种成龄树上进行了验证。金艳连续2年、徐香连续3年均按目前农户化肥投入量的30%施肥,也就是单株最高1.5 kg(以三大元素平衡肥为主),最低1.25 kg,结合有机肥,平均结果产量达到每亩2.5 t和2.2 t(不用膨大剂),商品率分别为92.5%和85.4%,说明减肥不但未减产,而且产量比农户平均亩产量   1.25 t和0.8 t(不用膨大剂)至少提高2倍以上,完全符合植物养分需求的报酬递减律,即产量并不会因为养分投入越多就越高,达到一定水平后,随养分(肥料)投入增多,产量反而开始下降。

大量调查数据也显示,猕猴桃无机肥料投入盲目性的典型表现就是超量施用,这是所有“肥害”发生的先决条件。施肥变成施“害”,一定程度是“因量成害”“因多成害”。更不用说沿用传统的开沟施肥,集中施肥,土壤施肥造成动土伤根、施肥烧根等次生危害。凡此种种现象,在每年花后的促果肥、壮果肥施用中比比皆是。加上5—8月份的高温热害、暴雨涝害、大风风害、病虫危害等自然灾害,可谓“雪上加霜”“祸害无穷”。

希望上面的文字能切中要“害”,提醒大家趋利避“害”,采用“远、散、淡、少、勤、浅”的施肥方法,科学、正确施肥,减少“肥害”,杜绝“肥害”!

吕岩,咸阳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邮编712200(陕西武功)。

收稿日期:2020-05-18

猜你喜欢

猕猴桃果农养分
基于Logit-ISM模型的果农电商参与行为研究
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向上生长?
果农之梦
苹果树一生都在做减法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猕猴桃催熟日记
为什么雨水多了瓜果会不甜
偷摘葡萄的狐狸
控失肥与控释肥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