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果农的这七个问题,你碰到了吗

2020-12-07郑科卫振和

西北园艺·果树 2020年3期
关键词:果面红富士幼果

郑科 卫振和

2019年山西运城果区苹果生产中出现了果面裂纹、锈斑、黑(红)点、褪绿差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果品质量问题,给果农造成不小的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做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供果农朋友们参考。

1   果面裂纹

果面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苹果园水分不平衡。

2019年5—8月份运城果区月降水量少于30年月平均水平。而5月份正是幼果细胞建设期,此期的干旱对果实细胞壁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7—8月份高温干旱少雨,又致果皮细胞老化。加之9月份多雨,土壤水分剧增,根系大量吸收水分使果肉细胞快速膨大,失去活性的果皮细胞膨大速度跟不上果肉细胞膨大速度,从而导致果面裂纹的产生。

2019年总体属于较干旱年份,尽管有灌溉条件的果园都浇了4~6次水,但如果有一次是在严重干旱情况下浇的水,就极易导致果面裂纹。

从调查结果看,红富士果面裂纹情况更为普遍。特别是海拔800 m以下的黄土高原果区,单套纸袋的红富士果面裂纹尤其严重,而且病菌易从裂纹处侵入,引发黑、红点病,大大降低商品率。调查发现,套黑蜡袋的果实由于袋子保湿效果较好,商品率尚可达到40%。

生产实践表明,采取如下措施可减轻或防止裂纹产生:

1)维持果园土壤水分相对平衡。红富士果实发育期要保持园内土壤相对湿度不低于60%。如果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才浇水,或天气极度干旱之后降大雨,果面都会发生裂纹。不论在幼果期还是果实膨大期,只要土壤缺过水,后期浇水或降大雨果面都会发生裂纹。尤其是海拔800 m以下的黄土高原区,高温干旱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土壤水分,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少量多次,最大限度维持土壤水分相对平衡。

2)增施有机肥。果园年施有机肥量要达到总施肥量的70%,坚持果园生草刈割、枝干粉碎还田。

3)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花开20%~30%时喷3.6%赤霉酸苄氨基嘌呤+芸薹素内酯600倍液,促进果实细胞分裂。

2   大裂口

2019年运城果区苹果园发生大裂口的果实比率大于往年,主要原因是缺硼和钙。过于高温干旱的果园小气候、浇水不及时等因素影响了果实对硼和钙的吸收传导。果实缺硼,花粉管较短,授粉不良,缺少种子,容易形成果面不平的猴头果。因干旱、缺硼、缺钙,果实表皮细胞失去活性,而后期的灌溉水或大量降雨又使果肉细胞快速膨大,果皮膨胀速率跟不上果肉膨胀速率,从而造成大裂口。

生产实践表明,采取如下措施可减轻或防止大裂口产生:

1)平衡供水,避免果园土壤水分波动过大。

2)花前补硼,花后到套袋前结合病虫防治补钙,坐果后、7—9月份根施速效水溶鈣肥。充足的硼不但能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而且能促进钙的吸收,从而减少裂果。

3   果面锈斑

果锈高发期在花后40天内,尤其幼果茸毛脱落后,果实表面蜡质层和角质层尚未形成,对外界环境敏感,不良气候条件导致果皮角质层形成受阻,抗性降低,沿气孔龟裂,龟裂后木栓化,形成锈斑。

低温高湿会加重果锈。2019年4月份到5月上旬共降4场雨,降雨量为43.7 mm,造成果锈发生。

一般来说,果园越密闭,降雨或浇水后低温潮湿环境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诱发果锈。

在苹果幼果期喷施尿素、硫制剂、铜制剂、渗透剂、汞制剂、劣质增效剂与乳油剂、易沉淀的代森锰锌、退菌特等可湿性粉剂,及一些有机农药,易导致果锈的加重发生。

另外,果锈的发生还受到喷药操作技术影响。喷头离果面太近、喷药浓度高、雾化不好、喷雾压力大等,都可导致果锈的加重发生。

生产实践表明,采取如下措施可减轻或防止果锈产生:

1)选用抗病品种。在各类苹果品系中,红元帅系品种对果锈抗性较强;富士系中的宫崎、礼泉短富、惠民等短枝型富士及寿红富士对果锈抗性较强。绿色品种中较抗果锈的有澳洲青苹、王林等。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防止土壤产生积水或干旱。适当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果园郁蔽。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促进果实发育,增强果实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3)合理使用农药。在5—6月苹果幼果期,选苯醚甲环唑、安泰生、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避免选择易导致果锈的药剂。喷雾时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应在晴天的10:00以前和16:00以后喷药,喷头压力不可太大,离果面不可太近。

4)果实套袋。防止产生果锈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对果实套袋。为了防止对果实品质产生影响,套袋前不可喷乳油剂、硫制剂或铜制剂。另外,套袋应在落花后、低温高湿天气到来前,每个果袋只能套1个果实,尽量使果实位于果袋中央,避免果袋摩擦幼果。

5)喷保护剂,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后7~10天至套袋前,每隔7天喷1次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盛花期喷1次赤霉酸+6-苄氨基嘌呤600~800倍液,花后7~10天再喷1次,对果锈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4   痘斑病与苦痘果

这两种缺钙性生理病害是果实成熟期和贮藏期常见病害,各产区都有发生,红富士、新红星、金冠等发生较重。

土壤中可给硝态钙含量少、过于干旱或雨涝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都容易发生缺钙症状。2019年7—8月持续高温干旱,10月份雨涝致使钙的移动差,尤其是不注意喷施和根施水溶性钙的果园发病率更高。

防控措施: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适量施氮肥,避免土壤干旱。花后40天叶面喷施硝酸钙1 000~1 500倍液或16%糖醇钙800~1 200倍液+17%速效硼2 000倍液,生长期每亩园根施22%速效水溶钙10 kg,能有效预防痘斑病和苦痘病。

5   黑(红)点病

黑(红)点病在纯套纸袋苹果园发生尤为严重,主要是病菌从果面裂纹处侵入引发。防控措施如下:

1)加强水分管理。灌水要少量多次,保持果园土壤湿度不低于相对含水量的60%~70%。

2)套袋保护。海拔800 m以上区域较为凉爽,每次降雨量小而降雨次数多,无30 ℃以上高温,日温差较大,红富士苹果宜套内红蜡袋;海拔600~800 m区域,果园光照较强,可套内黑蜡袋,但一定要注意果园土壤水分相对平衡;海拔600 m以下区域,套膜袋加纸袋,纸袋可选内黑塑膜外木浆复合纸袋或内黑纸遮光性好的花袋。

3)喷药保护。纯套纸袋的苹果园,脱袋后要立即喷药预防。

6   炭疽叶枯病

炭疽叶枯病菌侵染、发病和产孢较为适宜的温度为15~30 ℃,最适28 ℃;只要降雨量达到能使叶片上的雨水下流,就能传播孢子;病菌产孢、侵染需要降雨或高湿。2019年运城果区8月20—21日两天降水量超过30 mm,为炭疽叶枯病侵染创造了良好条件,造成嘎拉、秦冠、金冠染病。

防控措施:該病的防控以化学保护为主,具体如下:

1)多雨年份,6—9月份要喷施粘附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的保护剂,以波尔多液为主;根据情况,中间再穿插有机杀菌剂如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或继续使用波尔多液。

2)降雨少的地区或年份,不习惯使用波尔多液的,可根据气象预报,在每次预报有大降雨过程的前1~2天,喷施持效期长的吡唑醚菌酯。

3)萌芽前喷铲除剂,铲除枝条上的越冬病菌。剪除带病枝条。5月下旬到6月底,遇雨4~5天后,检查园内有无病梢,若有及时剪除。具体药剂:吡唑醚菌酯持效期长(无雨时可达10天),具有一定的内吸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铲除剂;其他有机杀菌剂作保护剂使用都有效,但持效期仅为7天;波尔多液持效期长,可达20天。

4)全套袋可以保护果实不受病菌侵染。

7   果面褪绿差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6—8月高温干旱,晴天多,也是全年光照最强的时期,强光照使果面叶绿素增加。二是纸袋遮光性能差,比如花纸袋较复合纸袋遮光要差一些,套花纸袋的果子褪绿就差一些。三是挂果密度大影响果面褪绿。果实后熟需要较多的磷、钾肥,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大量的有机营养,形成花青素着色,并积累糖分。亩挂果20 000个以上的果园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导致果面褪绿差。

应对措施:套遮光好的纸袋;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合理留果,特别是在果价不好的情况下,留果宁稀勿稠。果子稀,果个就大,成本就低,而且褪绿也好,着色鲜艳,可以卖上价。

郑科,卫振和,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邮编044000(运城)。

收稿日期:2020-05-07

猜你喜欢

果面红富士幼果
昼夜温差大要防果实破裂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山东中西部梨产区幼果期冻害调研报告
苹果疏花疏果“三步走法”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村里旧事
柑橘不同幼果大小与其生长发育动态及品质的相关性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红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