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文化与媒介素养

2020-12-07庞海音李震

传媒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朋友圈媒介素养微信

庞海音 李震

摘要:作为普及率较高的网络社交软件,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人们在享受技术媒介带来各种高效红利的同时,如何防范微信朋友圈中可能发生的信息超载、信息侵扰、过度营销等风险?本文探讨了将适度原则引入微信朋友圈的必要性,借以达到提升微信用户媒介素养,营造和谐健康网络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微信 朋友圈 适度原则 媒介素养

2011年诞生的“微信”已经成为受众广泛、影响力强、使用黏度高的社交软件。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微信传递工作信息、维护人际关系、礼尚往来、购物娱乐……微信用户之间形成了以情感、利益、兴趣等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微信朋友圈。笔者通过剖析微信用户的思维惯势,理性关注其反馈机制,进而引入适度原则,探讨如何发挥微信媒介的优势,从而形成健康的传播环境。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点

微信好友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和扫描二维码建立起来的一种强社会关系,“这种强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互动频率和互动内容”。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行业市场经营风险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11亿,便捷的聊天功能以及移动支付功能是它取代其他即时通讯软件的优势。微信支持单人、多人参与,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显示了它强大的社交功能,弥补了其他即时通讯软件因言语沟通上的差距、地域以及空间距离的不足,实现了真人视频语音即时交流。

朋友圈是2014年4月微信4.0版本推出的一个社交功能。社交关系中注重的是情感诉求,圈中用户通过发布和转发信息、查看好友动态、评论或点“赞”等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微信用户之间互动性增强,旨在帮助用户建立一个经过深度挖掘的、以情感维系的、熟人共同体性质的强关系社交圈。这种强关系形成了一个熟人圈,可以分享生活、晾晒心情、维系人缘、汲取知识;并通过这个朋友圈了解他人、推进工作,获取信息。在信息环境相对封闭的微信朋友圈中,圈内用户的关系强度、地位等级、圈内圈外的差别,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趋同性、服从性、独特但又需要保持距离的朋友圈文化。

二、微信朋友圈的风险

由于在微信朋友圈里不小心泄露个人隐私或者工作机密造成损失的事件频频发生,这就提醒无论哪个圈里的用户在与人分享心情的时候,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保持平常心,谨言慎行,不触碰朋友圈里的禁忌,才能真正享有技术媒介的福利。

1.信息超载造成媒介的奴役。微信用户像生活日记本一样记录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圈子也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消费文化的载体。朋友圈变成了职场同时也是剧场,充满了诱惑与张力,吸引着人们“看”与“被看”,海量的冗余信息消耗着人们的注意力,也使人们之间虽然信任度增强,但是防范意识却减弱了。技术垄断对“微文化”用户的侵蚀,使受众因媒介素养有限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信息的冗杂和失真。赫胥黎曾预言,“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变得冲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这样的媒介圈最容易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乌合之众的趋同性一旦占据主导,质疑声就会被淹没。

圈子中的熟人共同体意识造成了观念的一致性,形成了一个信息环境相对封闭,频繁互动传播的同类信息场域。圈中人在这个场域里随时随地即时分享群体的喜怒哀乐,用户间形成了一个个隐而不彰的人际圈,而圈内人通过共享信息实现了某种归属感,进而增强了圈层文化交流。

“朋友圈”是一个靠用户自律形成的松散社交圈,它是靠人际进行的传播,具有信息来源密集、互动频率高的特点。圈中人无时无刻不被碎片化的信息所牵制。一旦受众接受信息被情感所制约,在情感共鸣效果下过量信息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它们占据了人们的视觉空间,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人们有加入朋友圈的自由,也有根据个人的喜好屏蔽朋友圈、删除好友,设置权限的自由。但是例如逢年过节大量复制的雷同的问候传递的不是情谊反而是苦不堪言的信息垃圾。自媒体环境下,有的网民以“生活在朋友圈里”“万能的朋友圈”为荣,俨然将朋友圈当作了利益共同体。微信朋友圈反而成了人的延伸的烦恼。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自己所迷恋的东西。”现代人既依赖它又无法逃避它,更无法将自我与媒介隔离,导致人们失去自我,成为媒介的奴隶。

2.过度分享导致心理失衡。朋友圈是强关系理论影响下的一种典型的熟人社交情境,它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社交需求。微信朋友圈的出现,为用户表现自己、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用户可以借此平台与朋友互动,有助于增加好友黏性;同时加速了话题从一个关系网流向另一个关系网的传播,而且由于互为“朋友”的两个人多数都是熟人,有助于保证分享内容的可靠性,也有助于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寻求价值认同、经营人际关系和投射情绪是人们依赖朋友圈的主要动机。在封闭的传播环境里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容易情绪化,很容易造成受众情感上的趋同性。圈中用户即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还可以窥伺其他人的生活常态。无形之中,人们不知不觉参与了过度社交,给大脑输入了大量冗余无效的信息,朋友圈也会让人处于一种过度暴露、过度参与的社交焦虑中。由于不愿意将个人隐私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中,很多用户会把朋友圈伪装一番,圈中的那个人和现实的人反差较明显。其动机逐渐由社交变为满足虚荣心、表现欲,或是寻求社会存在感。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无法脱离朋友圈,这是人的社交本能,也是人的本質力量对象化的一种表现。

用户每日指尖的滑动呈现的是圈子中人们相同的利益诉求、态度立场、情感表达、行为模式等。圈子中的互动,使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达成思想意识等观念的相对一致,容易形成小圈子的共同体意识,进而排斥异质性信息。这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接触具有或然性,圈内的人接受同类的信息,会对人们心中既有的认知倾向产生强化作用,不易于其它信息的传入。如果不良信息不加节制地输入,将会导致圈中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可以说微信朋友圈中呈现的人际关系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隐性的等级秩序。点赞关注与否所包含的个中三昧与把握尺寸火候之难度,实在是很难一一尽数。正所谓“朋友圈的凶险不亚于江湖的诡异多变”。

三、以适度原则提升媒介素养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媒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拓展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的深度与频度。但是,现实社会中无形的等级秩序,隐而不彰又无处不在的歧视、偏见,以及相互攀附关系和利害计算的习性,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在这个圈子里获得文化消费、生产、归属感等的满足,亚文化圈会从趣味上区分人群,分属不同的圈子自然会受到所属圈子特定趣味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社会身份、地位或文化趣味为每一个微信圈子造成层级差异。这就如同一个人心的江湖,初涉者小心提防、资深者洞若观火。

在微信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时期,很多人采用逃离微信圈、微信设置三天可见等限制陌生人窥探隐私的功能。的确,对于号召朋友圈投票、打卡、在朋友圈里炫富、高调晒恩爱等现象让很多受众极为反感。那些自恋型、怨妇型、无脑型、无下限型的用户也更让人厌恶。他们把微信朋友圈当作了一个表演的舞台,表演者自得其乐,旁观者痛不欲生。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微商,霸占着你的屏幕,消耗着你的好感和忍耐,经济利益的绑定导致友情的变味。

在网络化和图像化的时代,身处微信这种“看”与“被看”的自媒体场域中,培养微信用户适度的媒介素养尤其显得重要。所谓适度,即为克己,每位微信用户在享受技术媒介带来的红利时,均需遵循相应的网络平台规则,适当约束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情感共融。具体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遵循朋友圈基本礼仪。无规矩不成方圆。加对方为好友时,要先准确说出自己的身份和姓名。通过对方的申请后,及时修改备注,并准确记住对方的姓名。把好友的微信名片推荐给该好友不认识的人时,事先征得好友同意。转发或收藏好友分享的图片和文章时,至少要点赞或感谢好友的分享。

二是要严守秘密。朋友圈里的人形形色色,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无论是工作关系或是朋友关系,应该警惕暴露个人信息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坚持朋友圈里有政治、朋友圈里有纪律、朋友圈里有秘密、朋友圈里有作风,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三是要遵循新媒体平台规则。坚决不扰民、不传谣、不妄言、不逾矩。不在工作时间发朋友圈;拒绝发广告、“毒鸡汤”;不传播八卦谣言;不散播黄赌毒、暴力恐怖等信息;不散布不正当言论;不在微信群里参加非法活动。

四是切记勿将朋友圈变成名利场。不炫富、不晒票;要学会鉴别虚假信息,增强防骗意识,传递正能量,营造绿色朋友圈环境。

五是要戒除手机依赖。技术媒介垄断下,要增加朋友圈文化营养,丰富个人业余生活,深度阅读;对于明显会吸睛赚点击率的“新事物”可以试着学会“冷漠”;合理安排在朋友圈的时间,健康上网。

古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人在社交网络中也应秉承互联网的这个适度原则,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克服情绪化的任性,加强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贯通性,促进身心健康,建构多种优质传播途径,进而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作者庞海音系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副教授

李震系新疆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李敏.霍爾顿的文化意义[N].中国图书评论,2007-07-10.

[3]徐钱立.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J].传媒评论,2014(05).

[4]王艳平.基于微信朋友圈的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动机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7.

[5]王少亭.探析一个群体的“万能朋友圈”[N].中国国防报,2019-03-01.

猜你喜欢

朋友圈媒介素养微信
微信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