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实践路径

2020-12-07郭潇雨

传媒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本土化

郭潇雨

摘要:建设性新闻的提出是后真相时代新闻从业者应对新闻业发展普遍困境的一种积极努力,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并被广泛实践。建设性新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主流媒体更好地实现舆论监督功能,是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探索中国当前发展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本土化实践路径,需要以真实性为首要原则、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核心导向、以融合创新为有效支撑。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 建设性新闻 本土化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变革及其对社会文化的激荡,使得当前媒介传播的主体、渠道、方式、边界均发生革命性变革。新闻业本身与受众的互动机制发生变化,情感要素在媒介实践中的作用得以迅速放大,并逐渐成为促进媒介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新闻伦理的规范和价值观的重塑成为新闻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新闻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有西方学者提出了建设性新闻的概念,与传统西方新闻主张关注新闻事件的冲突性并从中寻找新闻价值的导向不同,建设性新闻提倡将积极情感注入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去,在揭露问题之外,更加注重探索问题的解决思路。事实上,建设性新闻已经被运用到了新闻实践中,如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国际传媒机构都做了相应尝试。

一、生成背景:后真相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新媒介时代,如何赢得公众信任并塑造自身价值,是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也是重要机遇。多项研究表明,侧重问题解决或更加正面的新闻报道更能够带给受众更为积极的心理感受,甚至能够引发受众更多亲近社会的行为,却并不会影响其对新闻事件的客观判断。

(一)建设性新闻的提出

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界,被认为最早在2008年出现于丹麦,并逐渐引起新闻界、学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建设性新闻运动是新闻界对传统主流新闻实践中“负面偏向”的又一次反思,同时也是对新闻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又一次积极尝试。2016年,荷兰温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将建设性新闻学纳入新闻学专业课程。2018年,新闻传播领域英文学术期刊《新闻实践》同期刊登多篇以建设性新闻为主题的论文。2019年,另一本英文学术期刊《新闻学》也以专辑的形式对建设性新闻进行讨论。同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主办了主题为“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实践”的国际学术论坛,共同讨论新闻的“建设性”问题。总体来说,建设性新闻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学术概念和具有较高关注度的新闻运动。

建设性新闻运动被视为是新闻业应对现实挑战的一次努力。传统西方新闻媒体一般通过“冲突性”报道来实现其所推崇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但这类报道大多存在文化和政治偏见,通常也更为负面,较易引发公众焦虑。互联网传播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不断强化网民的个人兴趣和需求,各类虚拟社区的成长及其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连接缩短了个体之间的社会距离,传统的传播模式快速被新的传播模式取代,消解了新闻记者作为信息控制者和“把关人”的权威。事实上,建设性新闻并不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理念,新闻界的有识之士已经多次提出如“行动新闻”“和平新闻”“公民新闻”“公共新闻”“方案新闻”“恢复性叙事”等强调积极性、参与性和社会使命的新闻报道理念并付诸具体的新闻实践运动,但这些理念或运动并没有像建设性新闻一样引起新闻业和新闻学界如此热烈的关注。建设性新闻正是这些新闻报道理念在新的传播语境下的进一步发展,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比了建设性新闻与其他相关新闻报道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建设性新闻的概念相对来说边界较为模糊,但涵盖的内容范畴更为宽泛、概念更具统摄力、更贴近现实、在实践上反而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二)建设性新闻的特征体现

基于各国的诸多建设性新闻报道案例的实践和广泛的理论研讨,其价值核心的讨论已经日渐清晰。

1.倾向将“冲突性”聚焦于问题解决。建设性新闻关注的是问题解决所要面对的关键困境,采用更具建设性的“循环提问”与“反思性提问”来发现新闻事件所处的语境,挖掘问题出现的根源,以助于提供“问题解决导向”的报道框架。

2.主动“去极化”。西方新闻机构往往服务和迎合不同立场的受众群体,新闻内容缺乏包容性和多样性,甚至为了立场而牺牲真实性。这对公共社会和新闻业的伤害日益加深。建设性新闻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并试图通过摆脱传统报道形式中常用的二元对立模式,为不同立场甚至是对立的各方提供发声渠道,来促进公共讨论的产生,进而调和新闻事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3.赋权于民,实现协同创新。建设性新闻的一个愿景是通过新闻报道来支撑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力。一方面,持续不断地广泛了解人们关心的社会议题,并且积极建立对话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吸纳公众參与以便为新闻报道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和视角,进而实现对社会共识的建构。

4.提供更为可信和建设性的新闻报道语境。建设性新闻通过提供更详实的背景信息来为报道的可信性与真实性做加持,促进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更为理性的认识,避免制造不必要的舆论风暴。同时,还可以为引导受众实施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具体行动提供便利。

5.建立即时性事件与未来的连接。以传统新闻报道的5W1H为基础,建设性新闻更加关注当下的情势,并将受众的关注点从具体的即时性事件引导为关心未来的发展,即下一步会怎样或做什么。

二、时代呼应:媒体价值重塑的现实选择

新闻需要尽可能地帮助公众消除他们在认知和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以便更好地处理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过多的负面新闻会引发受众的情绪焦虑。

1.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介特有的职能使其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公民社会、政府权力机关以及各类组织机构的监督,从而以媒介监督的形式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也能够在社会大众和决策者之间搭建沟通与互动的桥梁,发挥社会动员功能,推动社会公众直接参与社会治理。而新媒体技术发展对传播权力体系的重塑使得社会治理事实上已经从单一权威治理走向多元协同治理。与传统新闻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导向不同,建设性新闻平衡了新闻的价值导向和情感倾向。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要求各主体之间需要共生协作,因此新闻报道不能固守单一媒介价值。建设性新闻思想主张在新闻报道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策略,努力从新闻事件中挖掘积极因素,在新闻编辑时尽量采用客观理性的语调,避免引发情绪化的社会舆论。需要说明的是,建设性新闻并非忽视或回避社会问题,而是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激进主义。相比仅仅输出负面新闻的碎片化文本,建设性新闻更加重视稳定社会情绪、对问题的回应以及引导公众对社会问题展开建设性的讨论,从而触发社会治理的自我矫正机制。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党性原则观、人民中心观、舆论引导观和新闻规律观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涵。其中,新闻规律观又是其他构成部分的基础,是新闻工作实践能否赢得公众信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本位思想,具体到新闻工作实践中,就是要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和伦理,按照新闻专业原则和方法来生产和传播新闻。新闻报道是沟通人与事实世界变动情况的最具效率的中介工具,新闻报道最朴素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信息传播,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提供信息服务,其他功能均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张回归新闻的初心来提出新闻追求最基本的目标,即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及时、公开。但传统新闻报道的逻辑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导向,如果过度强调新闻文本的戏剧化冲突,为吸引受众眼球而更多地报道负面新闻,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报道偏见,背离真实客观原则,新闻传播进入后真相时代。建设性新闻主张在新闻报道中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信息、采用更加客观理性的叙事方式,这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体现。

3.主流媒体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必由之路。后真相时代,人们对新闻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新兴媒体,主流媒体因其信息源的权威性、准确性以及对新闻专业精神的重视受到大众更多的信赖。主流媒体如何抓住机遇承担起应有的担当与责任,是当务之急。建设性新闻与我国主流媒体一直以来遵循的指导原则不谋而合。主流媒体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通过各种形式的正面报道传递社会正能量,鼓舞人们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自身的幸福而努力团结奋斗。但坚持正面报道并不是排斥舆论监督,相反,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新闻媒体积极广泛地开展舆论监督活动。舆论监督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首先,主流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活动时的出发点应当是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对社会问题的揭露是为了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从中透视未来的图景,增强社会公众的信心。其次,主流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活动时的工作方法也应当是建设性的,在开展新闻报道时应当坚持真实性原则,并尽可能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在采访技巧的选择上也应当注意“解决方案”的导向。建设性舆论监督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是主流媒体发挥治国理政积极作用的必要手段。

三、实践路径: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

建设性新闻起源于西方新闻界,切中后真相时代新闻业发展的普遍困境,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并被广泛实践,但作为一个演化中的开放性概念,其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国政治经济情况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化的特征。在建设性新闻“面向公众、面向问题、面向未来、面向行动”的元框架下探索中国发展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报道范式,是建设性新闻从概念到实践的必要路径。

1.真实性是建设性新闻的生命之源。只有建立在真相之上的新闻报道才是有生命力的。建立在谣言或虚假新闻之上的新闻报道最终只会消解社会公众对新闻业的信任。尽管媒介技术和环境日新月异,但新闻媒体的性质和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属性没有发生变化。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公众关心的有价值的事实”。事实是新闻产生的前提条件,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存在的根据。新闻报道首先应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到真实、客观和全面,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才有可能发挥其建设性的作用,达到预期目标。随着媒介传播环境的社交化特征凸显,新闻的真实性被分解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传统的基于新闻生产视角的“事实真实”,即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匹配程度;另一个是基于受众视角的“信任真实”,即受众自身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评价。这是由于技术对传播环境的改造赋予了受众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受众可以在新闻消费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自己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认知逻辑。打破受众圈层化社交形成的信任孤岛,实现“信任真实”和“事实真实”的统一,是实践建设性新闻的重要环节。

2.正面宣传引导是建设性新闻的核心导向。舆论的正面引导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重要体现。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言,而这些言论的立场、观点各不相同,海量的声音汇聚起来,就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力量。西方建设性新闻对“社会问题解决”的关注是一次积极的努力,但其对正面宣传引导的效用重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正面宣传引导所带来的激励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党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正面宣传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地聚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展现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良好精神风貌,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方法上要创新,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传播力。

需要指出的是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根本目标是统一的。新闻监督被认为是最有效、最广泛的监督形式。舆论监督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舆论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构建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平台,在監督过程中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解决问题的同时疏导社会情绪,避免舆论监督错误引导带来的次生灾害。

3.融合创新是建设性新闻的有效支撑。如前所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建设性新闻不仅仅要关注内容选题和采访技巧,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提升传播效果,也是实现建设性新闻的必要手段。建设性新闻的融合创新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报道框架与形式的创新,如用建设性新闻的核心价值去检验各种传统报道形式,并对其进行创新。二是传播格局的创新,首先,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重新提升拓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输出更多的优质内容,做到“良币”驱逐“劣币”。其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基因优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信息可视化等新技术,建立社会治理快速沟通渠道。最后,要抓住当前媒体融合的历史机遇,进一步丰富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新闻生产、传播流程和呈现形式的升级改造,助力新闻业的整体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媒体观的重要内涵研究”(项目编号:19CXSXJ3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薇,王中字.智媒时代下建设性新闻的价值理性与实践路径[J].编辑之友,2020(03).

[2]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09).

[3]蔡雯,凌昱.“建设性新闻”的主要实践特征及社会影响[J].新闻与写作,2020(02).

[4]吴湘韩.建设性是党媒必须遵循的新闻理念——中国青年报的探索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S1).

[5]漆亚林.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基于中国媒体实践路向的考察[J].编辑之友,2020(03).

猜你喜欢

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慕课及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育本土化融合对策
论鲁迅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灰色化呈现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小妞电影”在国内的类型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