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

2020-12-07王海娟

学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评价机制音乐课

摘 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小学开展音乐课程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师资队伍紧缺、教师专业能力欠缺;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太少等,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音乐课;专业能力;教学方法;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4-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7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新理念的要求下,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实现音乐教育育人的应有效果是当前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以前更高,兴趣也越来越浓,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进。但是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学校里的音乐、美术课,都是让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担任着,主要是为的“照顾”老教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还是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就这样的一节音乐孩子们能“盼”上一节,都已经乐得合不拢嘴。这些情况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时效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分析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并给予一些建议。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音乐的现状令人甚为堪忧: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推进了很长时间,国家也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是落实美育教育、培养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现实来看,小学音乐教育还是举步维艰。下面我说说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队伍紧缺、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由于小学规模的限制,现在很多学校专任教师都存在紧张甚至是短缺的情况,音体美学科尤为明显。这就导致音乐课要么不上,要么是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或者代课,教师的非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为在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更加重要。从目前的调查统计来看,因为小学音乐学科本身也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学科,一些学校就认可了长期由教师兼任的现实,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教学中就存在应付或者简单化的问题,难以实现对学生素养的有效培养。而对于很多兼任的教师来说,要么是带班太多,精力难以维系;要么是存在应付心理,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也会影响音乐教学。

(二)缺乏应有重视,影响教师积极性

实际上,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就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音乐和美术学科都是渗透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意识的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学校更多的精力还是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和未来中学学习更为密切的学科,家长和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导致了整体上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不够重视,课时有时也难以得到保障,这无疑会影响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在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定等教师关注的问题上,音乐教师往往不如主科教师有优势,势必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

(三)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较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的资金投入数量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需要我们清醒看到的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对于音乐教学的专项资金投入和其实际需求还有一点的差距,很多学校没有音乐教学专用教室,特别是农村地区更为明显;同时,音乐专用器材也难以满足。稍好一些的学校更多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教师上课所需的手风琴、钢琴凳专业器材较为短缺,只能是让学生通过视频来赏析,这和教师弹奏效果差了很多。

二、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的一些应对策略

虽然当前小学音乐课问题重重,但新课改的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很大的希望,办法总比问题多,那如何上好小学的音乐课呢?下面就我的亲身体会谈一谈应对的策略。

(一)重视音乐教师的专业提升

以前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教育的发展非常快,学生的变化也越来越大,音乐教育的需求更是发生着巨变。要想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需要教师具备“一潭活水”,即需要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满足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需求。

具体来说,对于音乐专业教师要多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给教师创造外出学习、“充电”的便利条件,开拓教师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深入了解新课改的新要求,把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对于那些跨学科的任课教师,更应该予以关注,要定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学科教师内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升学科组的教研水平,这样才能够水涨船高,提升音乐教师整体业务能力。特别是要多研究新课程标准,研讨新课改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这样教师才能够胜任岗位,搞好音乐教学工作。

(二)针对学情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本身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法会影响学生的学法。从现实来看,长期以来,学生对音乐课堂中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非常不满,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影响了教学质量。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音乐课服务,对于学校的教学条件的制约可能教师会有抱怨,但是也要引导和鼓励教师利用好现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对于教学来说能够提供豐富的资源和助力,教师就可以课下在网上查找用于上课的资料,在上课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音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情。小学阶段学段长,不同年级学生层次差异性较为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要从学生主体地位的需求出发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性的学习内容来让学生进行体验,这样便于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来准确掌握字音。在学生熟悉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这样的过程既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相互学习中很快就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就要大胆地“放权”。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方法、打节奏、念节奏、唱节奏等多种节奏训练方法。学校条件差教具学具缺乏我们教师在节奏练习时,可以让孩子自制一些简易的伴奏乐器,如竹筒当双响筒,或者用废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材料进行简单加工。这些学生自制乐器,既让孩子们体验到动手动脑的乐趣,又让孩子们尝到了参与到音乐中以及创造音乐的乐趣。

(三)循序渐进地进行理论学习

要想深入地学习音乐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但是理论学习的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倘若只是枯燥地讲理论,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混乱的境地,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当然也不能一唱到底,应打破旧的教法,使音乐课“活”起来。传统的音乐课只是单调的新歌教学,所以有人称之为“唱歌课”。可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全面性人才,不只是会唱歌,还应会一些乐理知识,有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小学低年级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法,还音乐课本色。在上音乐课时,应设计多方面的训练。比如:花10分钟进行试唱,在学生唱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专业知识的解读,引导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思考,也可以自己尝试进行练习体会,有疑问及时和教师进行交流。

当然,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方法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把讲、练、思三者结合起来。教师要发挥其课堂教学主导者的作用,对于每一节音乐课要精心设计,把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入其中,特别是要利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形式给学生呈现所学。

(四)完善评价机制,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要想使音乐教师提升积极性,需要给予教师必要的刺激。特别是学校一定要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学科要平等对待,要注意完善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调整学校的考核方法,对于教师的付出要肯定和鼓励,消除音乐教师内心的疑虑。并且要重视过程评价,全面评价教师的付出,给教师以信心。

在音乐学科教学上,一定要落实国家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特别是要本着培养小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角度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態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特别是要立足于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这一现实特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将来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同时教师所教的内容也要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利用好教材的载体作用,但是不能只拘于课本上的歌曲,要紧跟时代步伐,例如可以经常关注全国儿童歌曲大赛、少儿频道的《音乐快递》,总想着从中吸取既好听又时尚的儿童歌曲,这样,孩子们会觉得我们的音乐课堂永远不会落伍。如《爸爸的雪花》《春晓》《给书包减肥》《司马光砸缸》《爱我你就抱抱我》等等优秀歌曲在我的课堂上响起。

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因为其教育对象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不要因为种种困难而不去前进,随着我们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音乐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愈加被关注,这无疑是提升学科教学的有利契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信心,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把小学音乐教学发展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魏颖瑜.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音乐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

[2]赵艳辉.乐享音乐  快乐课堂——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漫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

[3]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黄惠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12).

作者简介:王海娟(1987.6— ),女,汉族,甘肃渭源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评价机制音乐课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