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2020-12-07穆娟弟

学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要素语文教学

摘 要:当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和普遍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基础的学习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是教学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部编版语文教材围绕语文要素建构适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内容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教材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好单元语文要素。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要素;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4-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36

语文要素是部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因此也应该成为教师在解读教材内容和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要围绕的主题和核心,以实现利用好部编教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意义

语文要素主要指的就是构成语文的基本要素。而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则在报告中简单定义了语文要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要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每个单元新增的导语部分都对本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以及习作要求等进行了简单概括和重点强调。

围绕导语中提出的语文要素开展高年级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划,而且有利于教学重点的明确。每一个单元前的导读部分将单元的人文主题落实到了具体的语文要素上,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时应该从哪个方向入手,以及应该针对性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要素。

在教师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就能够重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内容,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的过程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拓展学生基础语文知识,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教师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环节紧抓语文要素。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时不仅要紧跟教材编写的结构框架,也要在每一篇文章的讲解过程中落实好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构建高效高质量语文教学课堂。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策略

(一)把握單元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统编版本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前的章前导语部分都有对本单元内容和要求的简要概括,其中主要包括了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语文要素以及习作要求。实际上这一部分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开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时紧紧围绕基本的语文要素来展开,确保学生对语文要素的了解和掌握,而这一点正逐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但是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同时,部分教师忽略了其中隐含的另一方面的要求,那就是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学校教育中每一个年级,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整体性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其内在的联系。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尤其重视这一方面。这种关联性不仅表现在同一册教材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还包括了同一年级上下册教材之间的联系以及各个年级教材编写内容的内部联系。因此,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发现并且掌握这种知识的相互联系,围绕这种关联性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在同一年级上下册的教材中,单元的语文要素在相互联系的同时会有所区别。上册的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主要强调学生观察、想象等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把握的要求,而在下册则大多强调体会文章细节的写法,并且要求在写作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整体呈现出由整体到部分,由浅到深,由概念到实践的一个逻辑。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围绕这一逻辑展开。在整体把握上下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建立上下册的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上册的教材内容可以将下册对应的一部分内容作为课堂拓展提高的环节完成,而学习下册的时候则可以将上册的基础部分作为课前导入来回顾。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关系网络,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层次感和详略重点,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不同年级的教材,整体上的语文要素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也要体现出层层深入的特点。针对语文教学中同一种写作方法或者是同一种文章体裁,在不同的阶段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阶段,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文章,体会概念和特点的教学内容。在提高阶段,则可以设计体会文章细节中体现出的写作方法,在最终阶段则可以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并且学会实际运用,也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的实践。通过把握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围绕要素提出的要求,科学设计每一节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重点,保证在课堂上落实好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建立教材文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课堂教学环节

依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特点,落实好单元语文要素不仅要关注整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还要探究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方法。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当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开展教学主要紧跟教材编写的过程来进行,这也就意味着每一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主要途径就是完成教材上课后的习题。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略显枯燥,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效果上来看也有所欠缺。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必须从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构建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入手。

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完善课堂教学的环节,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在每一节课的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回顾单元导语中关于语文要素的相关解释和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对这一要素进行解释,具体到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特点等细节性的要求上来。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要素的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并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形式不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到课本上,以每一篇文章后的习题为基础对文章进行再一次的细节分析,并且确保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后题目。

教师可以按照文章的特点以及核心的语文要素进行教学的拓展,可以是同类型文章的自学讲解展示,也可以是围绕语文要素设计的演讲比赛,写作练习,故事讲解,故事创编等多种形式的课后拓展环节,从而巩固学生对语文要素的掌握,确保语文要素的落实成果。

例如,以《草原》一课为例,《草原》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以记叙文的形式从作者自身经历的角度描绘了草原的风光。在对文章的内容做详尽的讲解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想象。在第一单元的导语部分指出本单元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所学进行拓展想象,并且学会在习作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并且仔细描绘细节。教师在设计《草原》这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时,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来展开。

在课前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单元导语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考虑如何将想象落实在本篇课文中,并且以此为话题展开班级讨论,并实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和引入教学内容的目的。

在学生逐步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正式开始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根据想象这一语文要素要求以及文章记叙故事,描绘风景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創设情境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在学生完成课文内容的初步阅读和课后字词习题的初步预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场景。

为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创建情境。也就是说要将创设场景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完成场景创设。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读以及对草原风光的合理现象提出草原这一场景中应该出现的元素,如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点缀其间的五颜六色的鲜花,悠闲散步的牛羊和马等,也可以增加一些如微风拂过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等声音的元素。在学生说出自己想象的场景之后,教师要在电脑上完成想象素材的展现,最终完成学生想象中的草原场景。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讨论想象的整个过程,以交流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同时,要更好地完成这一环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做好重复的准备,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素材,并且将这些素材在电脑上进行融合展现。在完成情境的创设之后,教师可以在情境下完成课文内容的详细解读,并且在最后以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扩展和改编,想象自己在这样的草原场景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并且让学生对自己的故事进行展示。

通过这一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既可以让学生完成对教材文章的学习和解读,又做到了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落实好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一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部编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教学开展的核心要求,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综合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并落实好单元语文要素,实现高质量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吕虹.部编语文教材落实语文要素的三个角度[J].教学与管理,2018(8).

[2]刁文文.基于语文要素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18(11).

[3]陈涛.依循散文特质落实语文要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J].小学教学研究,2019(19).

作者简介:穆娟弟(1987.9— ),女,汉族,甘肃静宁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要素语文教学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
提高中高年段计算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