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新的启示

2020-12-07梁宝桐黎海祥程嘉毫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梁宝桐 黎海祥 程嘉毫

摘 要:近年来,面对社会发展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多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都将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手段,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团体心理辅导;高校大学生

作为一门涉及众多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不仅包括政治学和教育学,还囊括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精华内容,既体现意識形态正确引导,亦充满生活气息与民众息息相关。现今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阶段,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大,面对全球化的外来文化冲击与庞大网络信息诱惑,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新形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将更加突出,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别、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以人为本基础,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其在高校地位更为提升和凸显的体现。

面对当前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许多如山东、淄博等地高校的学者通过调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必然性达成了共识,曾指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直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也展现出不同成效,但是教育方法还是以单向灌输为主,在新时代难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样的模式虽然有利于思想理论的阐述,但是却忽略了大学生思想的需求,造成了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认可度都不甚理想,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与咨询治疗的形式,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实践型教育。通常由一名心理辅导师带领主持,由相似背景或经历的成员结成团队,通过系列项目和活动使团体成员之间进行良性的人际互动,达到促进个体自我成长、疏解心理困扰,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最为广泛,在高校通识型教学中受到师生的欢迎。不仅是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方法,也是促进人格发展和预防心理困扰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这种以人为本的活动形式,与思政教育的目的一致,从团体心理辅导角度介入思政教育,借鉴心理团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新思维、新方法,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心育和德育相结合可以形成强大合力,双育合璧使得立德树人真正见于实践。

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团体心理辅导作为教育手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和论证:

一、团体心理辅导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相成。

立德树人是两者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终极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对象都是参与自身塑造的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大学生,都是做人的精神领域的工作。虽然教育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但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两者可以互为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心理层面,但同时心理层面和思想层面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同属于意识范畴的东西,都涉及思想和精神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起着导向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属于心理现象的一个高层次组成部分,思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际是人的意识运行的过程,即心理的发展过程。两者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团体心理辅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展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这一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职等,而这一心理的关键期也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更具有治疗功能、预防功能和发展功能。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社会相互作用。团体辅导的治疗情境比较接近日常生活与现实状况,治疗学生的情绪困扰与心理偏差行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疗效会更好。此外,通过成员间彼此交流,研讨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及其成因,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以预防问题的发生或减少问题发生的概率,促进广大学生良好的发展与心理成熟,而这些身处团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上所受到的触动是个体心理辅导、课堂教学以及心理健康理论讲座中所无法想象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或课外教育中无法体验的。

学生是否喜欢教育、是否接受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教育是否有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指向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紧贴学生实际,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思政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双方处于不对等的位置,理论知识灌输的模式,使师生双方之间的互动较少,双向沟通不足,学生的需求与意愿得不到满足和表达,剥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受教育者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厌倦,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学生思想启发的效果。加上传统思政教育侧重于政治教化方面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人格等心理方面的培养,其结果往往会导致高学历和低心理素质的矛盾。思想的转变是认知、情感和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设置良好的教育情境氛围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内心的积极力量,从而坚定信仰和转变思想,促使行为的改变,真正实现思想引导和情感催化的统一,使教育的内容深入人心。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以人为本,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通过参与和体验,锻炼学生自觉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高于生活服务生活的宗旨。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探索的尝试,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使得曾经“高冷”的思政课堂真正变得接地气,提升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与记忆,发挥思政课堂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己和悦纳自己,从而提升思政课堂的课堂效果,此外还可以为将心理育人理念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提供参考,更好做到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育人。

三、针对整体问题,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实现德育与心育并驾齐驱

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多变的社会形势与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社会群体生活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心理问题也会影响着道德素养水平的下滑。两者相互相承,互为影响。在德育环节介入心育内容,可以发挥两者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動教育质量的提升。

针对整体的心理状况和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形式能更有效覆盖和普及教育对象。如增加集体观念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的内容,但大学生的教学活动不像中小学,通常没有固定的教室与座位,班级的概念严重被弱化,学生总体缺乏集体意识。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资源和平台,提供一定的模拟体验空间。在团体辅导中,学生不仅仅扮演自己的角色,还能在扮演新的角色中与他人进行真实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利于将情绪互相理解和分析讨论,进一步正确认识、控制和成长自我。同时,让成员有极大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价值观。并且,团体心理辅导的情感感染力非常强,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在自助的同时还需要帮助他人,相互影响,共同探讨应对的策略,这些恰好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已经有了初步成果,其具体运行模式和应用效果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在今后的高校教育工作中,继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为重心,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从积极心理学作为切入点,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发展任务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将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持续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福臣,翟媛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3(01):24-26.

[2] 丁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65-69.

[3] 武成莉,王淑敏,杨稣.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探讨[J].理论导刊,2010(02):38-40.

[4] 林猤.团体心理辅导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新的启示[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83-87.

[5] 佘双好.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03):89-93,98.

[6] 金敏.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04):150-153.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07WXX281);201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积极心理取向下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心理剧的视觉》(05019069)。

作者简介:梁宝桐(1984- ),女,广西梧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通信作者:黎海祥(1985- ),男,广西桂林人,教育学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