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初探

2020-12-06杨玉霞

学生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杨玉霞

摘 要:许多学困生由于不善于语言思维,在语文学习上面临着很大阻碍,因而缺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一直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心中的难题。本文就将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展开讨论,希望对解决学困生语文学习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

引言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学困生往往不愿思考,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较差。相比于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更善于机械性记忆。语文学困生通常不善于语言思维,这就导致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等方面常常表现出不足,對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促进学困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初中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习中的问题

(一)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

出于种种不同的原因,很多学困生缺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接触语文时带着抵触和一定程度上的反感心理。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语文“不需要学习”。这种对语文学习的缺少学习兴趣,会随时间的积累转变为厌恶情绪,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困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进行调整[1]。

(二)对于文章的理解不足

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语文之美。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进一步感悟感知文章的内涵,领略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一些学生缺少这种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无论是优美的辞藻还是生动的故事,都无法让其有所感触。这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到语文学习的关键方法所导致的。

(三)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语文学困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被动,厌恶“读”和“写”,在思考方面,更缺少足够的主动性。因此,这部分学困生在课前课后缺少预习复习,在课堂上更是缺少主动性,对于知识只是生硬地进行记忆而缺少理解,长期下去,语文学习效率就持续降低,语文能力自然不高[2]。

二、学困生问题的成因

面对学困生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关注,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前提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出现语文学习困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教师关注及时,大部分都能够有效解决。

首先,学生对语文学习可能自身对语文的兴趣就不高,由于学生不喜欢语文和语文学习,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能教学方式太过严厉、生硬。由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不足,导致学生对缺少对学习的积极性。其三,不少学困生家中学习氛围不足,家长对于学生的课后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无法利用课后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此外,家庭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这三个问题,都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情况,对学生学习语文造成了极大阻碍[3]。

三、激发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规范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在日常授课时,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语言,做到“言传身教”,通过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感悟到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之外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用词用句。在交流时,教师需善于使用风趣幽默、文明大方的用语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学困生,教师尤其要保持耐心和恒心,给予其细心的指导和教学,也要鼓励学困生多多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建立起自信心。通过教师的耐心教导和榜样影响,学生就能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从而帮助学困生转变语文学习时的困境。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除了言传身教的进行教学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积极转变。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互动之中。此外,教师不能过分重视语文成绩的作用,一些学生虽然成绩不高,但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若是一味以成绩论高下,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这一角度来看,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可以积极采取多媒体技术、分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困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其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比如在《岳阳楼记》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岳阳楼图片的展示,又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并给予演的最好的一组以奖励。

(三)因材施教的对学困生进行教学

学困生由于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不好、感知力弱、语言天赋不够高,常常对语文学习感到气馁和沮丧,教师要对这样的学生积极鼓励,并进一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充分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具体措施为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意见建议,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作为基础,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良好的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并依据具体情况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在过程中要富有耐心和恒心,采取的教学方式要多元化多样化,才能让学困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文丽丽,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初探.文学少年,2020,0(21).

[2]谢瑜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初探[J]. 数码设计(上),2019,000(005):56-57.

[3]牟国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6(15).

猜你喜欢

学困生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