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策略

2020-12-06杨淑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疏导有效方法

杨淑梅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家庭生活的影响,社会复杂环境的诱惑等,产生了短期的、长期的心理障碍问题。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必须善用心理疏导方式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困惑期”,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心理疏导;有效方法

长期驻守在级长、班主任工作的一线岗位上,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迎来送往中,笔者发现,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为数不少。据网上的调查数据:此类学生占比是27%-32%。主要突出在人际关系,学习认知,环境适应方面。由于农村初中还没有办法全面配备心理老师,所以在农村学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老师”。作为班级管理者面对日益突现出来的“学困生”“熊孩子”,细致而又到位的心理教育是最大的利器。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教育?下面笔者谈谈这几年来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看法、做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用班会搭建心理疏导的平台

班会是班主任的工作高地,是学生心理建设的一个基地。为凸显班会功能,笔者采用了视频、图片、游戏等的方式开展班会,生动、新颖的班会总能给思想“饥饿”的他们来点“鸡汤”。学生们喜欢上了班会,甚至每个星期都期待班会。2016年,时任初二(1)班班主任,班里有6个位列年级前列的尖子转学走了,原本年级第一学风优良的班集体因此而变得低迷,月考成绩年级垫底,全班学生都失去了信心。为此,笔者搜集了一些班会素材,制作了一个班会课件《你没理由说放弃》通过图片对比、励志视频的手法说出学生心中的“困惑”,寻找解决学习难题的方法,从而树立信心,集体研讨,给予学生鼓励。学生士气大振,第二天早读、午练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科任老师反馈说学生爱问问题了。笔者每个月都召开两次这样的“灌汤大会”,经过这样的一番思想建设,全班在学期末的时候又拿到年级第一名。当然,班會的形式除了借助多媒体,也可以采用演讲、游戏等方式。2017年,“班级团建”班会在球场上做集体协作的游戏,让刚上初一的学生通过游戏熟悉、合作,克服刚上初中的不安心理,形成团结凝聚的集体氛围。2019年,刚升初三的“我的人生谁说了算?”班会,其中戴云清、农秀锦、胡思宇三位学生的演讲非常精彩,学生们得到了激励的精神洗礼,演讲者也通过这次演讲思想得到了升华。

二、建立秘密聊天室,纾解学生困惑

班主任通过聊天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笔者与学生有个秘密聊天室——学校的心语室,笔者常与学生在这里“谈天说地”,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与尊重,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从而才真正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2008年,有一个女生,由于网恋,长期熬夜留恋网络,导致精神萎靡,无法正常上课。家长发现后采用拔网线的做法,结果产生了冲突,这位女生甚至半夜出走,家长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向笔者求助。笔者把她带到秘密聊天室,帮她分析这段情感,引导她正确对待网络的情感,正确对待网络世界的诱惑。一个月后,她慢慢地走出网恋的“泥潭”。还有一次,有个后进生对笔者说:“老师,我想跟你到聊天室说点事。”在聊天室里,他告诉笔者想读高中,还遇到点感情困扰,想听听笔者的意见。笔者像老朋友一般听他娓娓道来,鼓励他努力考取高中,也引导他如何面对青春期的美好情感。一番聊天后,他变得阳光、勤奋、积极,最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高中。秘密聊天室环境宽松,无拘束,更能让学生打开心扉,与老师平等交流,形成彼此秘密交流的地方,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更有效。

三、辅导学生自我调节,促其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疏导是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更多的是需要靠学生自己调整。在学生自我调节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辅导是重要的环节。2019年,刚开学,小章的双手布满了20多道的刀痕。于是笔者找他来,先让他做一个小测试,发现他有轻微的自虐心理,再深入了解时,他说是在小学六年级,看到父母吵架很凶时就想掐自己,直到把自己掐得红肿了才觉得舒服,后来发展到用刀片割自己。上初中后,学习压力加大了,家长又没有给予关怀与理解,导致了他用这样的行为缓解压力。于是,笔者让他觉得不开心的时候,随时到学校的心语室来,纾解情绪,跟笔者聊天。此外,笔者还安排爱打球的他参加篮球赛,多次表扬他在劳动中的突出表现,并且让他每天都给自己写一封信,告诉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两个多月的关注辅导中,他走出了压力所导致的自虐困惑。笔者肯定了他的表现,进一步引导他调节好自己情绪做最有意义的事。

四、家校联合,共筑学生心灵防火墙

家庭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园地,很多时候学生出现心理的问题,更多的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教育环境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学校与家庭的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2019届的小成,由于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异,父亲觉得亏欠他而对他宠溺无度。初中之后,他网络游戏成瘾,无心学习,甚至作业长期欠交。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笔者多次找他谈心,并进行家访,帮他收拾房间,看到老师这样的关心,他觉得愧疚,很想戒掉网瘾,可是一回到家,就无法克制自己。于是,笔者与家长商量,星期一至五收他手机,星期六才给回他,每周游戏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笔者和家长一起来帮助他克服网络游戏的诱惑。经过反复的监督和鼓励,小成如愿地考上了高中。家长在他毕业时感慨地说:“孩子这个样子,我已经对他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他还能读上高中,真的感谢老师!”可见,承担着学生主要教育功能的家庭与学校联手,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家校联合机制,建立起学生心理的“防火墙”,将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萌芽阶段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一般来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是暂时的,班主任要有耐心、爱心、细心和恒心,在工作中细致观察,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认真地担负起做学生心理健康塑造者和维护者的重任,才能将心理教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自我。

猜你喜欢

青春期心理疏导有效方法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