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病的诊治及预防

2020-12-06陈凯费页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仔猪诊断防治

陈凯 费页

摘要:仔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母猪所分泌的母乳或饲料中的铁元素供给不足或机体摄入的铁元素过少所引发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近年来,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数量增加、养殖密度增大背景下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造成生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给养殖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饲养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生猪的生理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发病率,保障养殖效益。

关键词:仔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11-0015-02

铁元素是仔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红蛋白和所含的铁酶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所需要的含量微少,但是在生命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猪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在胚胎发育期间仔猪肝脏中的铁元素储量相对较少,出生之后由于乳汁或饲料中的铁元素供给不足,从而影响到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能够维持仔猪正常生长的铁元素供给量每天控制在6~8 mg。新生仔猪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铁元素供给,在出生3~4 d后体内所储存的铁元素将会消耗殆尽,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病的发生与流行,会给养猪场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养殖户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防控。

1  发病经过

2018年3月13日,某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的3窝15日龄左右的仔猪突然发病,并在出现临床症状2~3 d后有仔猪死亡。患猪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体温不高,不能正常站立,不愿意行走,身体消瘦,采食量下降,严重营养不良,光照耳朵呈现灰白色,几乎看不到血管,针刺出血量相对较少。笔者与养殖户沟通得知,该养殖场的繁殖母猪体格健壮,没有发生过传染病,营养状况良好,乳汁供给充足。但猪舍整体的卫生状况较差,粪便堆积,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另外该养殖户配制的饲料营养价值不高,饲料种类单一,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种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较少。出现临床症状后,养殖户尝试注射多西环素和安痛定治疗,但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猪的生长发育明显不良,并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

2  临床症状

养殖场发病突然,病猪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体温变化不大,不愿意行走,卧地不起,采食量逐渐下降,营养不良,机体生长发育缓慢,体质衰弱,被毛杂乱无光,体表皮肤苍白。在出现上述症状2~3 d后,患猪表现出明显的腹泻症状,排出稀薄的粪便。在粪便中夹杂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饲料。患猪的眼睛、鼻腔、口腔黏膜苍白无光泽,失去血色,光照耳朵呈灰白色,几乎看不到血管,针刺也很少看到有出血现象。病情严重的患猪呼吸不畅,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快,并出现轻微的气喘症状,用手触摸皮肤冰冷。个别患猪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还有个别患猪的头部和前驱肢体出现水肿现象。

3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猪,可以发现大多数病死猪的心脏严重扩张,并有明显的充血现象,心包蓄积有很多的液体,心外膜有点状出血,血液稀薄呈淡粉色,不能正常凝固。肌肉颜色呈淡粉色[1],特别是臀部肌肉和心肌呈现典型的贫血变化。脾脏显著肿大,被膜显著增厚,颜色变浅,质地坚硬。肾脏实质性变性,外观呈灰白色,肾被膜很容易剥离,将肾脏切开后发现皮质和髓质界限明显。腹腔、胸腔、心包中蓄积有大量液体,肺脏水肿,肺间质显著扩张、粗糙,肺脏切开后从切面流出大量的液体。肠系膜淋巴结高度水肿、淤血,胃和肠腔空虚明显。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猪的病变脏器组织进行常规染色镜检,没有发现致病菌。将病料粉碎之后接种到肉汤培养基当中,37 ℃持续培养48 h,肉汤没有出现浑浊,底部无沉淀。临床采集患猪的新鲜血液,发现血液稀薄,黏度显著下降,凝固性变差,红细胞数显著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到50 mg/mL以下[2],红细胞颜色变浅,比普通红细胞的直径要小。微量元素检查发现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不能够满足机体的生长发育所需。

结合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诊断该病例为仔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

5  发病原因分析

仔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特别是舍饲养殖的牲畜发病率更高。该病在一定的地区呈现群发或地方流行,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90%,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饲料中铁元素缺乏、铁的摄入量不足或机体铁元素流失较多引发。在猪生长发育过程中,每天需要补充铁元素7~15 mg[3],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将会造成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影响到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哺乳阶段的仔猪生长发育较快,体内的铁元素储备量相对较少,如果铁元素供给不足,短时间内就会耗尽,也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6  防治措施

对于原发生缺铁性贫血,主要采用补充铁元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发病后将患猪单独隔离,硫酸亚铁2.5 g和硫酸铜1.0 g溶于1 000 g的温水中,按照0.25 mL/kg体重的量进行灌服,1次/d,连续使用2周。对于症状较为严重、口服药物无法补充铁元素的患猪,可使用葡聚糖铁钴注射液,每头猪肌肉注射2 mL,能够起到很好的补铁作用。

为了预防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在仔猪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应该注重做好铁元素的补充工作。仔猪在出生3 d之后应肌肉注射铁制剂,一般使用富铁力或血多素注射液,每头猪注射1 mL。通过补充铁元素能够显著提升猪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防止贫血症状的发生。在日常生猪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养殖管理,要给猪群多投喂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饲料。妊娠母猪在产前2 d和产后1个月每天补充硫酸亚铁20 g,使仔猪可以通过采食母乳获得充足的铁元素。或者在妊娠母猪产仔前后的1个月补充水解大豆蛋白螯合体,每头猪使用6~12 mg,同样能够有效预防仔猪出生之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猪群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和排泄情况,一旦出现疑似发病情况,应该立即将患猪单独隔离,并将病情上报,由兽医进行诊断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療。

7  小结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母猪的生产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均产活仔率和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和14%。随着早期断奶技术的推行,仔猪出生之后,如果营养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供给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机体的生长发育。铁元素是仔猪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营养元素,供给不足会影响到仔猪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死亡,给养殖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在充分掌握仔猪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仔猪原发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以此来降低发病率,保证仔猪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古春芝.浅谈东北地区冬季仔猪缺铁性贫血病的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6):162.

[2] 陈兴邦.仔猪贫血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1):150-151.

[3] 夏  季.冬春季节喂养仔猪要注意补铁[J].吉林农业,2005(3):28-29.

猜你喜欢

仔猪诊断防治
浅析导致断乳前仔猪死亡的因素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