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寻来终觉浅,须得躬行觅新知

2020-12-06陈婧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素质教育

陈婧

【摘要】本文以指导学生参加历史数字故事活动的实践过程为例,对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作概括总结,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个人素质与学科素养问题上予以同行启示。

【关键词】中学历史;素质教育;数字故事实践

一、追本溯源——历史学科所应具备的素质教育功能

历史教学需要通过丰富的史料,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有效的理解和深入的见解。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围绕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文字、图像、音效等多媒体元素,创设可视化情境,对学生形成深刻的感官激励,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针对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充分引导和锻炼下,呈现出这般的状况:“做历史的问答题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则茫然无绪;写作业时懂得尽情赞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生活中却学不到这些英雄人物的一丝一毫。”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们都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二、知行合一——在指导数字故事创作中深化素质教育

在参与、指导数字故事《寻访唐鞋王》的创作过程中,笔者注意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挖掘、创造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尝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

1.选题

历史数字故事,应该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讲故事”的手法加以呈现。首先要关注的是选题的问题。在最初确定选题方向的阶段,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及生活、学习范围等因素,本人引导学生由“身边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变迁”这一角度出发,选取家族的历史、有纪念价值的物品等容易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事物,以“口述历史”、实物、照片等途径加以改造利用,不走“高大上”的路线,选择“接地气”、与社会生活相关,经过思考分析能够得出体会认识的方向。

学生确定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为研究主题的方向后,而笔者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掘身边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内容,于是有学生把祖母的“三寸金莲”提了出来。但缠足的话题已经比较热点,叙述和介绍的较多,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女装的鞋子是三寸金莲”,那男装的鞋子呢?”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唐鞋(伯父鞋)!”学生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唐鞋的相关内容较为零散,相关的研究可以有进一步发挥,于是学生决定从唐鞋这个内容入手,开展研究。

2.资料搜集

确定主题后,针对资料搜集的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召开讨论会,让学生将自己对资料搜集理解、所知方式进行分享,再对史料的存在形式分类、一手、二手史料的区分辨别,资料搜集途径、资料的记录和保存方式等进行了讲解和介绍。“如果可以和做唐鞋的师傅面对面沟通一下就好了!” 这是学生在进行历史数字故事资料搜集时发出的感叹。作为指导老师,笔者马上抓住学生这一想法加以肯定,同时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唐鞋传人梁师傅的联络方式。经过短暂的思考和情绪的调整后,学生鼓起勇气,主动联系唐鞋手艺人梁师傅,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采访意愿。在得到允诺后,与梁师傅确定了采访的时间和大致的安排,让资料搜集有了很大的进展。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对于史料的分类及辨别,仅仅停留在纸上或做题的过程中,现在可以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将所学加以运用,都显得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一个一闪而过的想法、一句不经意的话,作为历史教师,抓住了这个关键点,让学生潜意识中对于一手史料获取的想法和途径作了进一步提点;引导其利用网络资源搜寻、联系做唐鞋的师傅、自主开辟搜集资料的新渠道,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提高其史学素养及证据意识,而且能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所得的收获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3.资料分析整合

在数据分析整合的过程中,针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学生最初的设计内容及思路是简单的、不够完整的,目的性、操作性不强,问题的设计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没有呼唤起受访者对于了解“伯父鞋”的兴趣。在指导和修改下,学生又设计了新的调查问卷。

针对前后两份问卷,笔者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

小结:①改进了问卷调查的文本格式、问题的数量、问题选项的表达、问题的深入程度等提升了调查问卷的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令问卷起到更大的作用。

②相比第一次调查我们单调地访问路人,第二次调查我们增加了网络投票的途径,使调查人数大大增加,让更多熟悉互联网的人也都参与调查,令调查问卷更具有说服力与可信性。

在对前后两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对比中,学生体会到问题的设置与数据搜集、资料整合的重要联系,并在具体的改进工作中能够善用自身及同伴的优势(思考角度新、文字表述好、口头表达能力强),学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及参与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4.成果编辑汇总

虽然历史数字故事最后是以PPT多媒体为呈现方式,但文案的编写对于PPT的制作至关重要。在编写故事脚本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够让资料的整合更有层次,叙述更有条理。有一名热爱欣赏与研究电影的学生提议,可以仿照电影的文本形式进行撰写,每件事、每个场景加以具体的划分。这一想法得到在场组员的一致认可,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并提醒他们在写作故事脚本的过程中,必須将每部分大概用多少张幻灯片展现,需要配合那些图片及视频素材等在旁边加以备注,为下一步PPT课件的制作提供更切实可行的素材和计划。

此外,对于成果的整合处理,笔者提醒学生应该关注主题形式,在行文中应渗透故事的意味,不要写成纯粹的介绍;故事脚本的最后应加入认识类、评价类的内容,让历史数字故事作者的评析与态度能有所体现。

5.评价多元化

整个历史数字故事的指导与创作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锻炼与能力提升,同时形成“学习—活动—评价”的三者合一的教育方式,以“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加以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与对组员的客观评价,既是对自身参与活动情况的总结,同时也能运用历史学科的评价功能给予多元化、多角度的思考与分析,对学生本身的思维发展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昝智华.美国数字故事竞赛(DISTCO)——数字故事教育应用研究的新渠道[J].现代教育技术,2014(1).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OL].https://wenku.baidu.com/view/9a74d63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4f.html.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与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