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校本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020-12-06肖芳庚吴开钻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成长青年教师

肖芳庚 吴开钻

【摘要】校本教研就是立足于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的研究活动。本文针对我校体育科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而开展的校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探究出适合我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模式,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本教研;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体育教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应该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采取校本教研等多种模式开展教师培训。可见,开展培训师提高教师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形式,校本教研则是结合教学一线实际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最直接、最实际的方式。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程度是强校强师的重要手段。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有行政教学班24个,每个年级8个班,体育科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2名,二级教师2名,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2名,为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校科组针对两位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而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科研活动。

一、校本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

1.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每一个学段要达到什么程度;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开学总要看看《课程标准》有没有变,青年教师就更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如果教师不知道《标准》,教学就会不知道教到什么程度,要怎么教。所以,只有学透了《标准》,教者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方向。

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如海珠区组织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南武教育集团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等。积极参与体育专业理论培训,如派遣莫老师参加2017年广州市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派遣肖老师参加2019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篮球精英教练员培训。每学期每学年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

学校给每一位体育教师老师订阅体育类杂志、期刊 。如《中国学校体育》《田径》《运动》《体育学刊》等,每周五下午是体育科组的学术沙龙,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

2.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师徒结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年轻教师普遍都会因年轻、身体素质好而忽略基本功的练习,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教学上的基本功还是个“门外汉”,必须练好基本功,在教学上才能从容大方,得心应手。我们科组为两位青年教师配备了林老师和邓老师两位高级职称老师作为帮带师傅,两位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可谓是教学的引路人。在日常教学中多请两位老师听课指导,针对老师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应该认真采纳,思考,做好教学反思,及時的经验交流;平时也多去观摩师傅的课堂,学习师傅的教学风格和经验,从模仿教学到吸收改进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课例研讨式教研,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在科长的带领下科组经常开展课例式研讨教研,每学期青年教师必须完成一次公开课,先两位青年教师根据自己教学情况提出课题,然后进行说课,再进行上课,全员参与评课,青年教师在作课后反思。课例研讨式校本教研模式是我们科组近几年来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研形式。通过课例研讨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同课异构,异地教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教师们围绕一个课题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特点等,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呈现出多元、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2019年10月我校体育科赴兄弟学校广州市26中学开展了一次以初三级中考备考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教学,我校由青年教师莫老师指教。异地教学很考验教师教学的教学基本功,在很短的时间要备学生、备场地器材,上课过程中也考验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针对学生的体、技能要及时的调整练习的形式和练习强度。对上课教师是一种锻炼,对观摩的老师也是一种学习机会。两校体育科组也在此次教研中交流体育教学经验和备考方法,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科组计划下阶段和更多的星弟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科组主张“青年教师走出去”积极推选青年教师参与教师教学比赛和基本功比赛。2018年科组推选年轻教师肖老师参与“明珠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人参赛全组动员,从初赛的说课和三分钟个人展示到决赛的异地教学,科组全程参与,使肖老师参赛信心倍增。赛前准备请专家来指导,反复地修改说课和不断的打磨上课,在这一过程中肖老师的教师基本功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区调研,区公开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我们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每学期教研员都会来我校进行一次调研,每次科组邀请教研员来重点听青年教师莫老师和肖老师的课,教研员的指导意见对于提升青年教师课堂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组积极争取区公开课的机会,2018年3月份“以小场地学校中考体育备考策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开展,有青年教师莫老师执教,效果良好,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机会莫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

一周一集备,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我们科组周四进行集备研讨,以主题式研讨为主,各备组轮流发言,阐述近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组针对备组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一个人的想法有限,要学会利用集体的智慧。比如,初一级跑步大课间出现大量学生请假,有些是生病,有些是受伤,有些是假装,请假学生不用大课间,导致越来越多学生找到理由不参与大课间。初一级备长提出这个问题,科组进行研讨,各抒己见,最后综合意见,大课间请假需写申请,家长和班主任签名,防止钻空子的学生,不能跑步的学生可以进行腰腹训练或其他身体允许的训练,反正不能无所事事。在下一次集备时就针对这一措施效果进行反馈,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成功经验沿用,效果不好在进行探讨其他方式。进而形成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效果反馈”的模式。青年教师也在这种研讨模式下学会了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次的研讨,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其实就是一个研究过程,体育教师要善于积累,将经验落到笔头,每一次的研究都可以形成一篇小论文。认真做好研究不仅开拓了教师的思维,也可以提高教师科研写作能力。

4.鼓励参与校外教研和培训

积极参与市、区教研活动,每一次教研活动都会让我们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借此也可向同行学习和交流。组织青年教师赴外交流学习,如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第四届全国身体运动功能教学指导培训班暨青少年体质发展研讨会”“广东省第二届教师基本功大赛”“广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海珠区明珠杯青年教师课堂评比大赛”等。教研和观摩学习对开拓青年教师教学视野,启发教学智慧有很大的帮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5.鼓励青年教师胜任毕业班教学和运动队训练

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好的教学平台,鼓励两位青年教师胜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且担任备长,俗话书有压力才有动力。完成一个中学三年的教学循环对青年教师专业的迅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青年教师参与运动队的训练的比赛,提高青年教师训练和比赛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取得的成效

近三年以来我校体育科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两位青年教师任教的毕业班中考体育成绩均超过市区平均分;获得区级调研课优秀等级2 次;区级示范课或研讨课 2 项;市、区级公开课或录像课评比二等奖 1 项;市、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评比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区级教研发言 2 次;论文获国家、省、市、区级二等奖 3 项、三等奖2 项,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1篇,还参与省、市、区级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2项。

三、结束语

我校体育校本教研模式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能力;在师徒结对养成虚心学习,刻苦专研精神;在培訓和研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将实践经验落到笔头上,成为不仅能教、能说还能写的好老师。

[本文系广州市第三批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教育类项目“初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团队”(编号:1201630039)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魏从林.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J].体育教学,2015(8):65.

[2]黄庆,张世强.开展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8.02 .

[3]吴开钻.体育校本教研有效模式的研究[J].体育师友,2017(4):9-11.

[4]吴开钻.体育校本教研模式之课例研讨[J].体育师友,2019(12):6-42.

[5]丁海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J].内江科技,2009(12).

[6]叶瑞华.校本教研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J].2010(7):3-14.

[7]林杰.关于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J].师资建设,2019(4).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专业成长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