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2020-12-06梁期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价值观培养策略

梁期丹

【摘要】价值观是指人认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要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当前社会互联网发达,海量信息真伪难辨,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判断能力差,易被网络舆论误导。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学校在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应以德育为首,加强对小学生价值判断的引导。本文从营造良好的环境、举办主题班会、传承国学经典这三方面提出相应的价值观培养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价值观;培养策略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不健康的价值取向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盛行,很多人凭借短视频,获得大量的关注,摇身一变,成为千万“网红”,靠平台的流量轻松地获取收入。很多青少年因此受到吸引,希望当“网红”。新华网曾发布过一个调查结果《“95后”谜之就业观》,根据图表显示,有48%的“95后”选择毕业后不就业;而选择就业的人里,有54%的人最向往的职业是当“网红”。此前,北京多所小学也做过抽样调查,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网红”,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报名“网红培训班”。这种争当“网红”的现象背后,是求流量、博眼球、速成名、赚快钱的心理,是畸形的不健康的价值观,我们需要警惕“上学不如整容,读书不如当网红”这种声音在学生中间传播。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时代,网络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小学生缺乏判断力,还不能够理性分析,容易被社会舆论带偏,易形成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蔑视生命等价值观念。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客观对待网络舆论,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价值,提高自我的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亟不可待的重要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形成基础价值观,道德教育启蒙的重要阶段,日常的交际关系、生活环境等都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当前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覆盖性广,其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会使得知识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弱的小学生,受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而形成歪曲的社会认知。学校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以德育为抓手,立德树人,抓住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期,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学生对道德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使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策略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本校四年级学生寒假期间除上网课之外的上网习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基本以网聊、打游戏和刷抖音等小视频为主,上网时间较长,拥有不同程度的网瘾。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使得学生崇尚电子竞技、网红直播,严重者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等,久而久之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了纠正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使学生尽快恢复状态,回归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中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采用了以下措施:

1.优化环境建设,熏陶滋养美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环境文化具有潜在的教育作用。笔者学校大堂里,走廊边,张贴着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和名言警句,校园的LED屏时刻滚动播放正确利用网络的教育片。学校通过每月的“文明班”评比、每学期期末的素养考核活动等宣传好人好事,表彰优秀学生,渗透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在班级里,笔者以“知书达理,自信人生”为班训,创设了班级图书角,以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设立科技陈列架,摆放学生的手工制作,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打扮教室宣传墙,不定期张贴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格言警句以及传统节日、古诗词的图片、手抄报等,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学生提升了审美,陶冶了情操,绘下宏伟蓝图,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2.借助主题班会,引领价值形成

主题班会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主题班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受疫情期间网课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网络上瘾,开学后,日常话题都是打游戏、网聊、刷抖音等,学习质量总体下降。针对此情况,在学校的倡导下,全年级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设了“正确认识网络”主题班会。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认清了网络的利与弊,并认识到要有节制上网,有目的、有选择地浏览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3.学习国学文化,经典浸润心灵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国学经典更是蕴含着古人几千年的智慧,其中的精髓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细细吟诵。笔者以“诵经典诗文,读经典故事,悟美好品质”举办了一系列国学活动:每天早读前,用录音机播放15分钟《弟子规》选段,让学生接受经典的熏陶、精神的洗礼;举办小型文学竞赛活动,轮流举行“国学经典故事会”和“经典诵读比赛”,争夺“故事大王”和“国学达人”……在笔者的带动下,班级掀起了一阵“国学潮”,学生们明白了“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懂得了“出则孝,入则悌”,常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鞭笞自我,不仅学会了做学问,更学会了做人,人生观、价值观愈加端正明朗。

四、结语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培养的萌芽时期,面对泛滥的网络快餐流行文化,学校要改善校园环境、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途径,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引领小学生恪守自律,牢筑道德伦理的“防火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求真求实,向善向上,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价值观培养策略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