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所欲言促学习

2020-12-06黄衬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倾听

黄衬南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学习倡导有效交流,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要实现有效交流,首先要学会倾听、有序交流;同时从细节着手,授予学生交流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自由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让思维碰撞,从而使情感升华、价值观建构;通过以上努力,从而提升课堂交流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有效交流;倾听;以趣激学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人”的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教学最常见且有效的途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为人们的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而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于填鸭式的模仿与记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应该包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资料表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发展思维、沟通情感、智慧碰撞和经验提升和数学语言的内化。因此,倡导课堂的有效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显得迫切而重要。那么如何让课堂交流更有效?现在,笔者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学会倾听、有序交流

《鬼谷子》说“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大概意思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从听中可发现别人言辞中正确或不当之处。由此可见,倾听是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总是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或是在别人发言时,学生总是心不在焉的。那么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进行有效交流,必须先学会倾听。

为了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笔者上课时,经常会让学生把“刚才同学说的话再说一遍”“看谁听得最认真!”“他说的意思是什么?”“他的回答哪里不对?”等等。当看到有些学生在别人回答时表现得心不在焉,笔者就会提醒他注意倾听。平时,自己也做好认真倾听的表率,常提醒学生“认真倾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经过一番努力,笔者所担任的班级逐渐改变了刚入学时那种精神涣散、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坏毛病,课堂交流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实质提高。

有序交流也非常重要。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如果学生个个都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想法,那结果是什么也无法说清楚,也无法听到别人的见解。要解决这种状况,只有培养有序交流。当问题抛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只有一个个地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达出来,其他学生才能听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晰别人对问题的想法,学生之间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碰撞,才能达成解决问题共识和获取知识。因此,有序交流与学会顷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要想课堂交流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有序交流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倾听,交流是无效的;没有了有序,交流也变得杂乱无章,更谈不上高效。

二、以趣激学、积小成大

滴水穿石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持之以恒、积小成大。培养中低年级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当今网络的发达缩短了人们的实际距离,但也同时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距离。过早的电视网络接触和依赖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失去了与人语言交流的欲望,用数学语言交流变得困难重重。诚然,缺乏交流的数学课堂是不完美的。我们不是生产的商品,而是培养主动参与、个性鲜明的个体。为破解这一难题,笔者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多种有趣的交流方式。

1.模板导言、学会交流

在初学阶段,如何进行数学交流,交流什么?这都要进行实际指导。因此建模,用模板导言极为重要。如看图说话时,要让学生学会用“三段体”表达,如,“左边有3支花,右边有5支花,一共有几支?”“原来有12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计算时练说口算过程、笔算过程。认识钟表时培养学生会说“时针指向(过了)几,分针指向 ( )表示( )时( )分”……用模促言,用模导言。

2.以趣激言、促进参与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学会交流。笔者设计了猜谜语、编儿歌、唱童谣等多种方式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如,学角时猜一猜“我有一物长得奇,一个顶点两条边,你想知道它是谁,它的名字就是(   )”。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提升新知识的认知。再如,学完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跟着旋律唱民歌“数蛤蟆”,以此延伸乘法口诀的运用,在趣味中考验学生口诀的熟练程度。当学生跟唱完前面两段还意犹未尽时,老师适时点拨“你还能继续编吗?”于是,三只蛤蟆、四只蛤蟆……油然而生,学生在快乐中熟练了乘法口诀,也亲身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学完两位数加法时,用儿歌总结加法笔算要点,学生打节拍唱儿歌,在明快的节奏中自然加深加法的笔算方法。到学习减法时,因有了前面的引路,学生轻易地自编出减法注意点的儿歌,并自信地发表:如,“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上算(减)起,个位相减不够减,要向十位来退一;如果个位不够减,十位退一来当十……

通过以上形式,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体验到表达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发言更积极,交流欲望更浓。

3.以奖激言、争创优秀

喜欢赞美是人之常情。为了使学生积极交流,善于表达,笔者设定积分奖励机制。如,回答问题可获小红花,评选积极发言小达人,思维活跃学生奖,期末最佳口才奖;并制定小红花积分换奖制度。让学生体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争当优秀之情。

三、赋予课堂自由,促进有效交流

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存在的本性,没有了自由,人就没有了创造性思考,没有了独特的见解,也没有了知识的进步。新课标提出,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知识、技能,获得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就是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显得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只有实行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那么要想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使最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就要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发挥,有效交流和愉快学习 。提倡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在别人理由不足时坚持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民主氛围中积极交流、思想碰撞,从而升华情感、建构价值观。使他们身心各方面潜在的发展倾向性表现出来,并沿着一条自我实现的道路前进,并最终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给学生提供辨析、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民主课堂氛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倾听,并养成主动交流、有序交流的习惯,想方设法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发展,都能学有所长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黄书光.“新世纪中国现代人”的素质建构及其培养[J].教师博览,2001(03).

[2]李晶,刘霞.现代管理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倾听
纠错中的意外收获
唤醒倾听的耳朵,打开合作的心扉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