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凡•高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语言

2020-12-06刘春新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艺术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笔触印象派内心

□刘春新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凡•高作为19 世纪的杰出艺术家,为印象派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绘画创作方面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身世坎坷,备尝艰辛,让后人深受触动,而从他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也能看出他内心境遇的改变。

一、凡•高的绘画人生

凡•高出生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母亲勤劳而烂漫,喜欢用画笔记录她热爱的自然事物。正是受家庭的影响,凡•高不但有一颗强烈的宗教心,而且喜欢观察自然,他热爱绘画,在绘画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独到的见解。幼年时,由于喜欢观察自然,凡•高会在纸上描出所看到的植物的灵动姿态;绘画初期,凡•高对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接触较多,他对这些苦难的人们怀有怜悯之心,因此他的初期作品深刻地表现了劳动大众的生活;后来,由于生活、爱情不顺,他的绘画作品多体现内心的痛苦和绝望。虽然凡•高的生活经常是贫困的,但他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他的人生经历,这笔精神财富影响了凡•高的色彩意识,使他在绘画上大胆创新,这对他的艺术创作十分有利[1]。遗憾的是,凡•高在37 岁便逝世了,他真正的绘画生涯只有10年。然而在这10 年间,凡•高在绘画创作上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留下了许多惊艳后人的传世名作。

二、凡•高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语言

(一)具有夸张性和象征性的色彩

凡•高的个性强烈、鲜明,带着些许“神经质”,再加上他的艺术直觉异于常人,促使他认识到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继而在绘画中用色彩和变形的创作手法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凡•高绘画的精髓便是在绘画中巧妙地运用色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凡•高在创作时不会只选择运用事物的条件色、固体色,而是用奔放的色彩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打破了原来在色彩运用上存在局限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及印象主义。

凡•高的人生艰难坎坷、颠沛流离,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凡•高不同人生时期的艺术创作也有所不同。早期,在色彩的运用上,古典主义带给凡•高很大的影响;中后期,他在色彩方面吸收了印象派前辈的经验,同时东方艺术也带给他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版画艺术,给他的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接近绘画的成熟期,鲜明、夸张、具有象征性的色彩被运用到他的作品中,使他的作品至今饮誉世界。凡•高虽然是印象派的追随者,但他与印象派画家也有不同之处。在色彩的运用上,印象派画家多运用源于自然、映射自然光的色彩,而凡•高则运用源于内心世界、直接反映他的情感的色彩。因此,在绘画创作上,凡•高遵从自己的内心,随心所欲,不受自然的限制,肆意洒脱。

凡•高对事物进行绘画时喜欢用简单、直接的颜色。他酷爱黄色,黄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他也喜欢用大面积的纯色,如黄、蓝、黑等进行绘画,通过使用这些夸张的颜色大大增强色彩的对比度和表现力[2]。凡•高对生命的强烈热爱也在大面积的黄色背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凡•高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喜欢以色抒情,将自己的感情用色彩表现出来。他在对自然物象进行写生时,按照内心的情感来使用色彩,赋予了自然物象以生命,激发了人们的联想,从而使欣赏者的情感受到触动。

(二)带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的色彩

凡•高的笔触来自他的内心深处,强烈而狂热,虽然看上去简单、天真,却不容易被模仿。他的画风和笔触深受他情感世界的影响。当他热烈激动时,所创作的画作色调光辉灿烂;当他孤独、压抑时,画作色调则会变得幽暗,笔触也旋转、扭曲。例如,《星月夜》这一作品是凡•高在精神第二次崩溃后住院期间所作,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和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从画面中的激流、星云和旋涡可以看到此时凡•高的情感躁动不安,内心世界十分癫狂。再仔细分析其中的线条,画山脉、柏树和村庄时使用的是长而有规律的笔触,画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时使用的是小而旋转的笔触,前者表现他内心的平静,后者表现他内心的激动和绝望。长短笔触的使用表现出他此时的内心十分矛盾。虽然在这幅画的创作上凡•高没有使用以往的技法,但他通过其中的线条,将自己内心的绝望和焦虑完全表现了出来,同时,他在创作时所使用的不同笔触也将他独特的风格体现了出来。

三、凡•高的绘画艺术风格

不同画家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主观处理材料的方法也不同,这导致画家的艺术作品之间存在差异,这有利于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凡•高绘画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绘画技巧。凡•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使绘画特色越来越个性化。他不墨守成规,而是提倡用简单的技法进行创作,将情感注入绘画作品中。我们从凡•高的艺术经历中可以发现,传统印象主义对他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他在印象派绘画的学习中只提取需要的元素,不满足于只在创作中表达光与色,而是追求独特的绘画风格,将具有非凡创造性的色彩突显出来。另外,凡•高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会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到作品中。有时,他创作出来的画面是脱离现实的景象,这些景象能够表达他当时的内心情感世界。他不赞同印象派绘画理论中对光与色的过分追求及对主观情感的忽视,这与他以色抒情、以色传神的绘画风格和绘画精神存在很大的差异。凡•高喜欢按照内心的想法随意使用颜色,在绘画时喜欢使用疯狂的笔触和夸张的色彩来释放自己的情感。他喜欢在作品中抽象地运用色彩,并通过夸张、强烈的色彩对比传递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这导致他的绘画风格在当时相对新颖[3]。而凡•高的绘画创作中融合了一些西方、东方绘画流派的风格,那就是他注重人性,追求个性化的绘画风格。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绘画艺术中,色彩与情感相辅相成,色彩可以作为一种语言,表现作者的思维情感。凡•高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展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我们探究其作品的色彩语言,可以窥视他内心世界的变化。

猜你喜欢

笔触印象派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艺术之春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梵高:笔触与激情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