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2020-12-04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实验幼儿园饶红英

青年心理 2020年26期
关键词:瓜瓜行为习惯趣味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实验幼儿园 饶红英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地锻炼幼儿的各项综合能力,以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这众多的方法之中,我发现趣味游戏的组织与开展可发挥出良好的功效,让幼儿边玩边学,既享受到了游戏所带来的趣味,又能从中切实学到知识,锻炼自身的能力。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针对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能力提升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旨在以个人见解带给幼儿教育同仁些许启示与思考,让更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游戏之于幼儿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能通过组织与开展科学、有效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可持续性进步与发展。

一、开展趣味游戏提升幼儿能力的可行性

将趣味游戏与幼儿能力发展二者进行结合是可行的,具体来讲,其可行性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幼儿阶段的孩子本身就热衷于各种有趣的游戏

热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日常幼儿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幼儿,孩子们普遍都喜欢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且都能积极参与并全身心地融入有趣的游戏之中。幼儿的这一天性便为幼儿教师开展趣味游戏以提升幼儿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游戏内容丰富,包含众多可挖掘的教育资源与素材

游戏是人类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精神层面的社会行为方式。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了适度的游戏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训练技能、培养规则意识等。由游戏的这一定义延伸开,只要挖掘得当,游戏其实可以包含众多可用的教育资源与素材。在面向幼儿时,若是对这些资源及素材进行有效利用,无疑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游戏的这一本质特征也为幼儿教师开展趣味游戏提升幼儿的能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能力提升的有效价值

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能力提升的有效价值。

(一)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提升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教育职责,有效率、有质量的安全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与发展。但是幼儿年龄较小,若教师只是一遍遍机械、死板地告诉幼儿应当怎么做、不能做什么,孩子们不但很难理解,而且还很容易产生厌烦感。针对这一情况,幼儿教师有必要探索便于幼儿理解的且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教学策略。这其中,开展趣味游戏,在趣味游戏中融入安全知识教育,可以很好地为幼儿创设一种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氛围,促使幼儿在这一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汲取安全知识,从而促进其安全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近期,幼儿园开展了一次“防拐骗”安全演练,陌生人(由特邀的家委扮演)手持美味小零食,谎称“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今天你妈妈没空由我来接你回家”“我带你去买好吃的”等,想方设法让幼儿跟自己走。活动之后,通过集中交流与经验分享活动,提高幼儿的防拐意识,获得防拐知识经验。为了进一步丰富并巩固幼儿防拐骗经验,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当我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来怎么办”的防拐骗情景表演游戏,两名幼儿为一小组,其中一名幼儿扮演独自在家的孩子,另外一名幼儿扮演前来敲门的陌生人。在该情景游戏过程中,扮演陌生人的幼儿要想办法让独自在家的孩子打开门让自己进去,而扮演独自在家孩子的幼儿们则要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来应对的方法。就这样,在一来一往的游戏过程中,幼儿们懂得了当独自在家时不能随随便便为敲门的陌生人开门,以免发生危险。

再如:我还带领我们班上的幼儿开展模拟“大火来了”的情景活动,即幼儿要在该游戏中模拟大火来了该怎样安全逃生。随着“滴滴”的响声,我们的情景模拟游戏正式开始,幼儿纷纷结合以往所学过的火场逃生知识快速向外移动着,在这一过程中只见幼儿有的用手、有的用衣物的一角、还有的用自己的湿毛巾捂住了口鼻,以免被大火产生的烟雾呛到,还可以看到幼儿纷纷按照我们之前教过的动作那样,蹲低了身子快速前行。在这一过程中,不见孩子们的慌乱,取而代之的是幼儿井然有序的行为与动作。这表明,在该情景模拟游戏过程中,幼儿对发生火灾时的正确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而这些都将转化为他们日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安全意识。

(二)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这些大家的言论充分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培养好的习惯所具有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各个方面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会在幼儿的内心种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在这些好习惯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我在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便会有意识地开展丰富且有趣的趣味游戏,以此营造边玩边学的轻松氛围,促使幼儿在该氛围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进行区域游戏时,孩子们会接触到众多材料,很多幼儿在结束了游戏之后,便离开了该区域,留下一地的材料。针对这一情况,我特意在区域游戏活动之中告诉幼儿这些材料都是有家的,若是不能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它们会非常伤心的。听到我这么说,孩子们才反应过来,并学会了在每次结束了区域游戏之后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名幼儿这么做,两名幼儿这么做,越来越多的幼儿都能这么做,我们的区域游戏空间得到了很好的维持,更重要的是幼儿也能养成玩完了游戏之后要将材料放回到原来位置的好习惯,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也养成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如:我还带领幼儿进行过“比一比,看一看”的趣味情景游戏,在该情景游戏中,两组幼儿面对同一件事做出截然不同的行为与举动,一组幼儿在经过门口时大力关门,门发出了“哐当”的声音,另一组幼儿则轻轻推开门又轻轻关上门;一组幼儿吃饭时嘴巴发出很大的声音,一直“吧唧吧唧”,另一组幼儿则在吃饭时一直认真咀嚼,没有发出过多的声音;一组幼儿洗手之后不关水龙头,任由水哗哗流走,另外一组幼儿则是洗手之后及时拧紧了水龙头,不让多余的水滴落……就这样,在认真的观看中,在鲜明的对比中,我们的幼儿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轻轻关门、认真吃饭、随手关掉水龙头等行为是正确的,反之大力关门、吃饭吧唧嘴、不关水龙头等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而这显然有助于他们自觉养成轻轻关门、认真吃饭、随手关掉水龙头等良好行为习惯。

(三)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语言能力是个体生存于社会中的必要素质与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个体才能实现同他人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也才能以此为基础获得持续性的进步与发展。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培养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对他们进行语言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将会对他们日后收获语言能力的长远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又不能单纯依赖机械输出式的语言教育,这样很容易磨灭幼儿参与语言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也难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快乐。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以一种较为有趣的方式巧妙进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掌握语言技巧,收获语言素养及其水平的显著进步与发展。这其中,开展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便不失为极为有效的一种。

对此,我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例如:我带领幼儿学习了《金瓜瓜,银瓜瓜》的绕口令:金瓜瓜,银瓜瓜,村里瓜棚结瓜瓜;瓜瓜落下来,打着小娃娃;娃娃急得叫妈妈,妈妈急得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这一绕口令韵律简单,节奏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幼儿阶段的孩子练习。因此,在学习了这一绕口令之后,我又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绕口令”大赛,看哪名小朋友能又快、又好地说出来,说得最棒的小朋友可得到一枚小贴纸作为奖励。再如:组织大班幼儿玩练习说反义词的游戏——“投彩球”,抛球者说出一词,接球者必须说出对应的反义词,如:小——大,黑——白,光滑——粗糙等,当幼儿积累了丰富的反义词时,教师可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以趣味的游戏方式不断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进行优质、高效教育将会对一个人长远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意识到幼儿园阶段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地对幼儿进行各项能力的培养、锻炼,让幼儿从小便形成良好的习惯,以更好地适应日后的社会生活,获得更好的成长。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趣味游戏与幼儿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之间所具有的密切关系,让幼儿真正能在游戏的推动下全面进步与发展,朝着光辉、灿烂、美好的未来努力成长。

猜你喜欢

瓜瓜行为习惯趣味
瓜瓜和娃娃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