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渔戏曲对日本江户文学的影响

2020-12-03张西艳

关键词:草纸江户物语

张西艳

李渔(1611年-1680年),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小说家,一生著述丰厚,其作品涉及戏曲、小说、文学理论、诗词、绘画、园艺等诸多领域,尤以戏曲和小说两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笠翁十种曲》(又名《笠翁传奇十种》)是李渔流寓杭州、南京等地时创作的戏曲作品合集,包括《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这十部喜剧传奇。李渔的戏曲和小说早在其生前就被传到朝鲜、日本,之后又被陆续传至欧美诸国。李渔的作品在海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在日本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的日本,德川幕府虽然实行了长达221年的锁国政策,但因保留了长崎市与中国、荷兰的贸易往来,仍有大量中国书籍通过长崎传入日本,李渔的作品也在随船进入日本的书籍之列。早在1700年,日本已有《笠翁传奇十种》传入的记载。1771年,大阪的八文舍自笑(1738年-1815年)为当时的役者(优伶)编写了教本《新刻役者纲目》,其中载有《蜃中楼》第五出、第六出的《结蜃》和《双订》。1790年,江户中期的狂歌诗人铜脉先生(原名畠中铜脉,1752年-1801年)在其著作《唐土奇谈》中将自己创作的《千里柳塘偃月刀》假托为李渔的作品。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提到:“李渔之作,以平易易于入俗,故十种曲之书,编行坊间,即流入日本者亦多,德川时代之人,苟言及中国戏曲,无不立举湖上笠翁者。”(1)(日)青木正儿 :《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45页。冈晴夫曾指出,在日本江户时代,中国的戏曲书流传到日本特别多的是《笠翁十种曲》。(2)(日)冈晴夫 :《李渔的戏曲与歌舞伎》,《文艺研究》,1987年第4期。黄仕忠也曾指出,江户时代东渡的曲籍中,李渔的《笠翁十种曲》在六套以上。(3)黄仕忠 :《江户时代东渡的中国戏曲文献考》,《文化遗产》,2009年第2期。李渔的戏曲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广为人知,被江户文人收藏、手抄和翻刻,成为江户文人竞相模仿和改编的对象。本文主要就李渔戏曲对日本江户文学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曲亭传奇花钗儿》与《玉搔头》

《曲亭传奇花钗儿》(以下简称“《花钗儿》”)是日本江户后期著名读本小说家曲亭马琴(1767年-1848年)于1804年创作完成的读本小说,以七幕五出的戏曲形式展现,设置了生、旦、净、末、丑等戏曲人物角色。故事情节如下:足利将军义辉以“难波文吾将军”之名巡游,至津之国时与舞姬桂一见钟情并私定终身。桂以花钗赠与义辉作为信物,却被义辉不小心弄丢。桂历尽曲折寻找文吾将军,义辉命画师画了百余幅桂的画像,派人四处打探桂的下落。丰后武政之女玉苗因与桂长相酷似而被送入宫中。武政救了遭遇盗贼袭击的桂,当得知桂正是将军要找的人时,因担心桂会成为玉苗的竞争对手,企图将桂杀掉。得知父亲企图的玉苗选择自杀。最后,桂改名为玉苗,与将军结为夫妻,将军也在忠臣的帮助下平定了天下。

曲亭马琴(以下简称“马琴”)对中国古典文化深有造诣,他的读本小说中有不少取材于《水浒传》等明清白话小说的素材。那么,他这部具备戏曲形态的初期读本小说《花钗儿》是否也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或戏曲呢?

江户时代伊势松坂的商人殿村筱斋是马琴的崇拜者兼友人,两人之间有大量的书信往来。马琴在1830年3月26日寄给殿村的信中写道:“享和年间拙作中,有《花钗儿》小册一部,不知阅否。此《花钗儿》乃据《笠翁十种曲》之《紫钗记》译写而成。”(4)(日)滝沢馬琴 :《馬琴書翰集成》(第一巻),柴田光彦、神田正行編,東京:八木書店,2002年,第290页。《紫钗记》是我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名作之一,并非《笠翁十种曲》之一。鉴于马琴写这封信时,《花钗儿》已刊行25年有余,德田武认为是马琴记错了,“以《笠翁十种曲》中的作品为粉本的,确实不是《紫钗记》,而是《玉搔头传奇》”。(5)(日)徳田武 :《『曲亭伝奇花釵児』論——『笠翁十種曲』「玉搔頭」との関係において》,《明治大学教養論集》(118),1978年。关于《花钗儿》与李渔的《玉搔头》的关系,日本学者德田武、吉田惠理、中国大陆学者李治和台湾学者陈淑萍、萧涵珍等都曾有所论述或提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两部作品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是作品题目的相似。“玉搔头”指玉簪,有的带有花饰。“花钗儿”指带有花饰的簪子,也有玉做的。作为中国古代女子常用的头饰,二者很多时候并无区别。所以,马琴在确定创作《花钗儿》时,已有刻意模仿《玉搔头》之意。而且,在两部作品中,无论是“玉搔头”,还是“花钗儿”,都被当作男女主人公的定情信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其次是故事情节脉络的一致。《玉搔头》是李渔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创作完成的一部传奇剧,共三十出,剧情如下:明武宗以威武将军万遂之名巡游至山西,与名妓周二娘的养女刘倩倩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武宗恳求倩倩将玉搔头送给他作为迎娶倩倩的证物,却不小心掉落。纬武将军范钦之女淑芳捡到玉搔头,并对武宗产生爱慕之情。倩倩历尽曲折寻找万遂,武宗也派人到处寻找倩倩,并复制了千幅倩倩的画像分发到各地,自称威武将军万遂,等倩倩去南京找他。淑芳因与画像中的倩倩酷似而被带到武宗身边。倩倩成为范钦的义女,得知淑芳成为皇妃,想把自己的地位让给淑芳。范钦认为倩倩才是最应成为皇妃之人。在范钦的帮助下,倩倩与武宗相聚。看到武宗找到心上人,淑芳主动要求退出。最后,武宗将倩倩、淑芳都封为皇妃,并感谢许进、王守仁在其巡游期间为防范叛乱所作的努力。

对比两部作品,都是为政者私访民间邂逅民间女子并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故事。《花钗儿》除了对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和人物有所置换,在后半部分有所改动之外,在情节脉络上与《玉搔头》基本一致,可以说如出一辙。

第三是语言运用的相似。《花钗儿》不仅直接引用《玉搔头》中的部分语句,还仿照《玉搔头》中的语句进行改写。例如,《花钗儿》卷首插图“妓女桂儿”的肖像上写有“择婿从来无异术,须知欲少自情多”。(6)(日)徳田武校注 :《曲亭伝奇花釵児》(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糸80),東京:岩波書店,1992年,第133頁。此句直接引用了《玉搔头》第四出结尾处刘倩倩的唱词。“处女玉苗”的肖像上附有“过客无情似水流,空遗玉珮使人愁”。(7)(日)徳田武校注 :《曲亭伝奇花釵児》(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糸80),第133頁。此句直接引用了《玉搔头》第十二出结尾处范淑芳的唱词。《花钗儿》开场部分“拈要”结尾处附有“看上君公要从良,桂妓女的眼睛识货,误收窈窕入椒房,苗小姐的姻缘不错”。(8)(日)徳田武校注 :《曲亭伝奇花釵児》(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糸80),第135頁。此句改写自《玉搔头》第一出结尾处的“看上皇帝要从良,刘妓女的眼睛识货,误收窈窕入椒房,万小姐的姻缘不错”。(9)王学奇等主编 :《笠翁传奇十种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768页。德田武认为马琴的这种改写是“只对人物名字进行适当更改的沿袭”。(10)(日)徳田武 :《『曲亭伝奇花釵児』論——『笠翁十種曲』「玉搔頭」との関係において》。

除此以外,从作品主题到出场人物的性格特征,《花钗儿》与《玉搔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线的剧情,辅以忠佞臣子对立之景况,暗讽上位者流于逸乐的政治危机”。(11)陈淑萍 :《李渔戏曲在日本德川时代的流传》,《云汉学刊》(第32期),2016年3月。在具体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描写上,《花钗儿》中的足利将军同《玉搔头》中的明武宗一样既风流好色又痴情,妓女桂儿同《玉搔头》中的刘倩倩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不为权力所动,苗小姐同《玉搔头》中的范淑芳一样善良。从《花钗儿》中的众多出场人物身上,可以看到《玉搔头》中出场人物的影子。

现存的马琴藏书中,有一套二十本的《笠翁十种曲》,马琴本人在《花钗儿》自序开篇即言:“湖上之觉世翁,作戏剧而醒蒙昧之耳目。”(12)(日)徳田武校注 :《曲亭伝奇花釵児》(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糸80),第129頁。可见马琴对李渔戏曲的熟悉和钟爱。但是,对于马琴为何选择《玉搔头》作为创作《花钗儿》的粉本,德田武指出:“《玉搔头》可以说是历史性、政治性、人情性兼备的作品……是《十种曲》中最接近中国演义小说和史传读本的作品。”(13)(日)徳田武 :《『曲亭伝奇花釵児』論——『笠翁十種曲』「玉搔頭」との関係において》。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花钗儿》中寄托了马琴对当时为政者的关心和批判。鉴于马琴的《曲亭一风京传张》(1801年)和《蓑笠雨谈》(1804年)中都有出现《玉搔头》序中的“事取凡近而义废劝惩”,李治在指出《玉搔头》是 “‘十种曲’中唯一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改编的作品”(14)李治 :《李渔的劝善惩恶文学观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接受——以〈曲亭传奇花钗儿〉对〈玉搔头〉的翻案为例》,《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6期。的同时,认为马琴以《玉搔头》为“粉本”创作《花钗儿》,是“承其‘劝惩’基调,仿其路数”(15)李治 :《李渔的劝善惩恶文学观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接受——以〈曲亭传奇花钗儿〉对〈玉搔头〉的翻案为例》。。

二、《樱姬全传曙草纸》与《风筝误》

《樱姬全传曙草纸》(以下简称“《曙草纸》”)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山东京传(1761年-1816年)(以下简称“京传”)于1805年刊行的长篇传奇读本小说,共五卷。故事概要如下:镰仓时代丹波国的富豪鹫尾义治宠爱小妾玉琴,遭到正妻野分的忌恨。野分将怀有身孕的玉琴杀害。玉琴的尸骸漂到岸上产下一男,被救后长大成人,成为清水寺的僧人清玄。野分产下一女,名为樱姬,十六岁时已貌若天仙。樱姬与游船船主伴宗雄一见钟情,互相倾心。家道中落后,樱姬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清玄相遇。由于玉琴的怨念作祟,樱姬遭到清玄的痴缠,最后双双枉死。樱姬死后,伴宗雄出家,将樱姬托梦给他的樱花植于庭院,朝夕相伴直至圆寂。

《曙草纸》以樱姬的命运和爱情故事为主线,其间穿插着从她父母那一代就有纠葛的忠臣、恶人、高僧、怪盗等错综复杂的怪奇故事。对于这部以劝善惩恶为主题的长篇读本小说,山口刚通过列举实例,不仅指出京传从中国小说《金翘传》(原著名为《金云翘传》)中得到《曙草纸》的创意,而且指出:“在樱姬和宗雄传递信件上使用风筝是受到李笠翁的戏曲《十种曲》之一的《风筝误传奇》的启发。”(16)(日)山口剛 :《山口剛著作集》(第二巻),東京:中央公論社,1972年,第163頁。

《风筝误》是李渔于顺治九年(1652年)创作完成的戏曲,其情节波澜起伏,概要如下:书生韩世勋于风筝上题诗,纨绔子弟戚施放风筝,风筝线断,落入詹府。詹家才貌双全的二小姐淑娟拾到风筝后和诗一首。世勋讨回风筝后见到淑娟的和诗,非常倾慕其才华,又在风筝上题诗一首,故意放落到詹府,却被詹家丑陋刁钻的大小姐爱娟拾到。爱娟冒名淑娟邀世勋来府中相会,世勋见到爱娟后落荒而逃。世勋中了状元,詹列侯欲将爱女淑娟许给世勋,世勋以为是爱娟,百般推脱不掉只好相从,进入洞房后才发现是自己倾慕的淑娟。另一边,丑女爱娟与不学无术的戚施也喜结连理。

对比《曙草纸》和《风筝误》,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脉络上的相似之处并不多。在整体情节上,如中日两国学者所说,《曙草纸》在构思上更多的是模仿了中国小说《金云翘传》。在具体情节上,在《曙草纸》第十回,樱姬对一见钟情的宗雄难以忘怀,一度相思成疾。直到次年三月的一天,樱姬家的猫爬上院墙追逐樱树上的蝴蝶时,脖子上系着金银铃铛的锦带项圈挂到了树枝上。邻居宗雄发现项圈后前去送还,与樱姬得以重逢。之后,为帮助樱姬解决相思之苦,“侍女们心生一计,让樱姬将信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随风落到宗雄的窗边,宗雄捡起风筝,看到折叠的红梅檀纸上写着平日的相思……宗雄连忙回信后又系到风筝上,待风筝放飞后,隔壁的侍女赶快找到风筝,用帘钩钩住风筝的线,取回回信交给樱姬”。(17)(日)日本名著全集刊行会編 :《読本集》,東京:日本名著全集刊行会,1927年,第72頁。

根据《曙草纸》第十回中的具体描述,京传借猫的项圈使相邻而居的两人得以重逢,这一创意正是依据《金云翘传》中金重借金凤钗与王翠翘相见的部分,可以说是“京传将金凤钗换成了猫的项圈”。(18)(日)山口剛 :《山口剛著作集》(第二巻),第163頁。后半部分樱姬与宗雄借风筝传递书信的方式,确实是受到李渔的《风筝误》的启发。不仅如此,如同《风筝误》中世勋在风筝上题诗一首后淑娟和诗一首,《曙草纸》中的宗雄也在信末附诗一首,收到信后的樱姬则在信末附上一首和歌。可以说,京传在《曙草纸》第十回中,不仅模仿了《风筝误》中男女主人公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而且灵活运用了《风筝误》中男女主人公传情达意的具体细节。

《曙草纸》刊行后的1808年,京传又刊行了读本小说《本朝醉菩提》,其卷首所附其弟山东京山(1769年-1858年)的题辞中提到“因谙书笠翁凰求凤卷末之作”。(19)(日)日本名著全集刊行会編 :《読本集》,第301頁。《凰求凤》也是《笠翁十种曲》之一。对此,山口刚提出:“可以认为是《十种曲》存在于兄弟之间,又或许是京传因京山知道了《风筝误》的梗概。”(20)(日)山口剛 :《山口剛著作集》(第二巻),第163-164頁。鉴于京山于1810年刊行的绘本稗史小说《高尾丸剑之稻妻》卷首提到《笠翁十种曲》之一的《意中缘》,虽不能确定京传是否因京山知道了《风筝误》的梗概,但可以确定京山对李渔的戏曲是非常熟悉的。

1809年,京传的滑稽本《腹筋逢梦石》刊行,京传不仅在序中提到“明之狂言作者笠翁传奇《鹦鹉石》”,而且在目录中提到笠翁传奇《蜃中楼》中列举动物的特征,由此可见京传对李渔戏曲的熟悉。如前所述,曲亭马琴不仅对李渔戏曲非常熟悉,而且创作出《玉搔头》的翻案之作《花钗儿》。京传作为马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指导者,他在《曙草纸》中塑造的弥陀二郎和常照阿阇梨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马琴的《绣像复仇石言遗响》(1885年)中的兆殿司和岩峰老师有诸多共同点。山口刚曾指出,“京传与马琴初期的读本之间互相影响之处颇多”。(21)(日)山口剛 :《山口剛著作集》(第二巻),第162頁。那么,京传对马琴翻案的底本《玉搔头》也应不会陌生。

总之,作为山东京山的哥哥和曲亭马琴的老师,山东京传同京山、马琴一样,他对李渔戏曲不仅不陌生,而且是非常熟悉的。所以,他在创作《曙草纸》时,在大量引用和整合多部作品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将李渔戏曲《风筝误》的素材运用其中。

三、《近江县物语》与《巧团圆》

《近江县物语》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的狂歌诗人兼读本小说家石川雅望(1754年-1830年)于1808年创作的长篇传奇小说,共5卷11回。故事梗概如下:藤原季光夫妇之子爱丸三岁时因病夭折。爱丸被埋当晚,一乞丐扒开坟墓,企图盗窃爱丸腰间的笏板,却发现爱丸气息尚存。爱丸被路人猿丸所救,改名梅丸并被抚养到九岁。猿丸去世后,梅丸受到医师橘安世的关照直到成人,安世将女儿园生许给爱丸。安世的外甥常人心生妒意,使坏将梅丸赶出家门。之后,梅丸被武士嵯峨左卫门收为养子。时逢盗贼横行,梅丸救出西念法师,将从盗贼手中买出的老妇人认作母亲。从老妇人口中得知,盗贼手中还有一故意在身上涂上巴豆装病以守住贞节的烈女,梅丸觉得此烈女可能是他的未婚妻,去买时发现正是。梅丸与左卫门在歼灭盗贼之战后得以相聚,原来左卫门就是梅丸的生父藤原季光,西念法师是曾扒开他坟墓的乞丐,从盗贼手中买出的老妇人则是他的生母。最后,梅丸与园生结为夫妻,一家团圆。

对于《近江县物语》这部长篇读本小说,野口宁斋(1867年-1905年)、山口刚(1884年-1932年)、麻生矶次(1896年-1979年)等日本学者早就指出,《近江县物语》受到李渔戏曲《巧团圆》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任清梅和台湾学者陈淑萍也对此有所论述。

《巧团圆》是李渔于康熙七年(1668年)根据其小说《生我楼》改编创作的戏曲,主题是宣扬孝道和经商之道。故事梗概如下:出身不明的姚克承(姚继)经常在梦中登上一座小楼,楼上玩具箱里有他儿时的玩具。家资富饶的邻居姚器汝(化名曹玉宇)欲招赘姚克承为婿,时逢李自成起义,为考验姚克承的谋生能力,派他去松江做生意。临行前,姚家女儿与姚克承许下婚约。姚克承在松江遇到“卖身为父”的老人尹小楼,将其买下认作父亲。尹老道出实情,原来他家财万贯亦有世职却早年失去幼子,“卖身为父”实为找到满意的继承人。姚克承欲先娶姚家女儿,与尹老约定在其家乡见面。有逆贼在卖装在袋子里的女人,姚克承想着可能是其未婚妻,买完发现是一老妇人,便将老妇人认作母亲。从老妇人口中得知,逆贼手中还有一故意在身上涂上巴豆装病以守住贞节的烈女,去买时发现正是他的未婚妻。最后,在老妇人的家里,姚克承看到他梦中的小楼和儿时的玩具,原来尹老是他的生父,老妇人是他的生母。一家团圆之际,传来姚器汝平定逆贼归来的消息。

对比《近江县物语》和《巧团圆》的故事情节,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男主人公都自幼与父母分离,受邻家关照并被选中作为招赘的对象,男女主人公皆互相爱慕。其次,男主人公从盗贼手中买下老妇人认作母亲,并从老妇人口中得知盗贼手中有一身上涂巴豆装病以守住贞节的烈女,去买时发现正是其未婚妻。然后,男主人公买回的老妇人原本都是他们的生母。最后,故事的结局都是一家团圆,逆贼或盗贼得以平定。从这些故事情节的相似处可以看出,《近江县物语》不单单是受到《巧团圆》的影响,“明显是以《巧团圆》为典据并仿照其情节的翻案之作”。(22)任清梅 :《読本『近江県物語』における中国戯曲『笠翁伝奇十種』の利用法の一端——常人の人物像と小道具「笏」を中心に》,《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別冊21号-1),2013年9月。

除情节相似之外,两部作品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故事发生背景的设定方面,《近江县物语》同《巧团圆》一样,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盗贼横行的乱世,为故事情节演变的巧合作了一定的铺垫。在主要出场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方面,两部作品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近江县物语》的男主人公梅丸同《巧团圆》中的姚克承一样,都集仁、义、礼、智、信、孝等于一身。女主人公皆为富家小姐,当身处盗贼手中时,都为了守住贞节而在身上涂上巴豆装病,这一点最为相似。可以说,石川雅望是结合日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巧团圆》中的人物进行了置换,“姚继之名代换成坂上梅丸,曹小姐代换为园生,尹小楼代换为滕原季光,姚器汝代换成橘安世”。(23)陈淑萍 :《李渔戏曲在日本德川时代的流传》。不仅如此,《近江县物语》中的常人这个次要出场人物与《巧团圆》中的地方恶少也有相同之处。《巧团圆》第十一出《买父》中欺负尹老的两个地方恶少投奔了闯王,《近江县物语》中使坏将梅丸赶出家门的常人则投奔了盗贼。另外,“玉尺”这一道具在《巧团圆》中作为男女主人公的定情信物,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李渔一样,石川在《近江县物语》中也设定了一个类似的道具“笏”,作为梅丸与园生的爱情信物和梅丸与亲生父母相认的凭证,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近江县物语》在情节、主题、故事背景、人物特征、道具的设定等方面,处处都有模仿《巧团圆》的痕迹,可以说是以李渔的《巧团圆》为底本的翻案之作。

四、《飞弹匠物语》与《蜃中楼》《巧团圆》

《飞弹匠物语》是石川雅望于1809 年出版的读本小说,共六卷六册,主要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竹芝山人与一宫的婚姻故事,梗概如下:武藏的竹芝山人和女一宫原是蓬莱的仙人,受太上老君之命炼制金丹,因私通、触犯仙界规定而被判流放人间。男子被托生在东国的穷人家里,女子则被托生为地位较低的更衣之女。由于原有结为夫妻的约定,他们在人间克服身份的悬殊和地域的差异,最终实现了偕老之契。飞弹的著名工匠得蓬莱山老仙鲁班传授技艺,并受老仙之托撮合、庇护二人,最后三人一起成仙。

据麻生矶次考证,曲亭马琴早就指出《飞弹匠物语》取材于《笠翁传奇十种》,只是并未具体指出以“十种曲”中的哪一部为依据。对此,麻生认为《飞弹匠物语》是“从《蜃中楼传奇》中得到创意”。(24)(日)麻生磯次 :《江戸文学と中国文学》,東京:三省堂,1955年,第119-120頁。

《蜃中楼》是李渔于顺治十六年(1659)根据元杂剧《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等改编创作的戏曲,共三十出,讲述了舜华和琼莲两位龙女的婚姻故事,梗概如下:有两个顽仙和两个玄女因在瑶池会上偶犯小过而谪落人间。两个顽仙转世为柳毅和张羽,两个玄女转世为洞庭龙王和东海龙王之女。有大罗仙称,这四个男女本该合成两对夫妻。一日,柳毅和好友张羽在海市蜃楼中遇到洞庭龙王的女儿舜华和东海龙王的女儿琼莲,舜华与柳毅、琼莲与张羽私定终身。舜华回到龙宫后,得知叔父钱塘君将她许配给泾河君,她坚决不从,被罚在泾河边牧羊,饱受折磨。张羽为救舜华冒险代柳毅传书,并用仙人所赠法宝煎煮大海,迫使龙王许婚。最后,舜华与柳毅、琼莲与张羽皆婚姻如愿。

《飞弹匠物语》和《蜃中楼》这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有情人历经波折并在仙人的帮助下终成眷属的故事。麻生曾指出《飞弹匠物语》和《蜃中楼》的三个共通之处:一是仙界之契在欲界得以实现;二是转世后之后的男女地位环境相差悬殊;三是在老仙的帮助下,婚姻修成正果。(25)(日)麻生磯次 :《江戸文学と中国文学》,第120頁。如麻生所言,《飞弹匠物语》和《蜃中楼》在部分构思上虽大有不同,但整体构思的依据确实是《蜃中楼》。

石川在创作《飞弹匠物语》时,不仅在整体构思上仿照了李渔的《蜃中楼》,而且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也仿照李渔的其他戏曲。例如,在前述李渔的《巧团圆》第二出“梦讯”中,姚克承在梦中登上他经常梦到的小楼,见到他儿时的玩具箱,却找不到他认为是传家之宝的“玉尺”。一位老者对他说:“那是后来得的,并非爷娘所赐,你记错了。只是一件,玉尺虽不是爹娘所赐,却关系你的婚姻,也不可拿来丢弃,牢记此言。”(26)王学奇等主编 :《笠翁传奇十种校注》,第878页。在《飞弹匠物语》卷之四中,一宫梦见自己身处一破旧的屋中,看到墙上挂着她平日惯用的葫芦,正惊讶于她从儿时就一直使用的葫芦为何会在此处时,有一人对她说:“你与这里的主人有前世的姻缘,会成为夫妻。”(27)(日)日本名著全集刊行会編 :《読本集》,第992頁。对比《巧团圆》第二出和《飞弹匠物语》卷之四中的这部分内容,无论是对主人公梦境的描述,还是他们梦中出现的旧物以及梦中人对他们婚姻的暗示,《飞弹匠物语》此处的描写明显是模仿了《巧团圆》。鉴于石川在前述《近江县物语》的创作中参照了《巧团圆》,所以麻生认为, “石川雅望将《巧团圆》构思的一部分运用到《飞弹匠物语》中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28)(日)麻生磯次 :《江戸文学と中国文学》,第121頁。

如上所述,曲亭马琴、山东京传、石川雅望等作为日本江户文学的代表,他们的代表作《曲亭传奇花钗儿》《樱姬全传曙草纸》《飞弹匠物语》和《近江县物语》等读本小说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笠翁十种曲》的影响。除这些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外,从三宅啸山(1718年-1801年)的《和汉嘉话宿直文》、笠亭仙果(1804年-1868年)的《清淡常磐色香》和《菓子草纸》、净琉璃剧《新薄雪物语》(1741年)等江户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能寻觅到《奈何天》《风筝误》等李渔戏曲的影响痕迹。这些影响既包括李渔戏曲的结构、情节、出场人物特征等方面的创作方法和手段,也包括李渔戏曲的作品主题和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

江户时代的日本,町人文学盛行,大量明清白话小说和戏曲传入日本,对日本江户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广泛接受。李渔戏曲雅俗共赏,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受到江户文人的青睐。江户文人在接受李渔戏曲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结合当时日本的社会、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在创作的过程中,对李渔戏曲进行模仿、改编或借鉴。李渔戏曲在对日本江户文学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并在变异中融入江户文学,成为江户文学的一部分,促进了江户文学的繁荣。

明治维新以后,李渔的戏曲仍是日本文学家关注和效仿的对象。与此同时,日本学界也开启了李渔研究的篇章。日本学界对李渔戏曲的研究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诸多研究成果的出现充分肯定了李渔戏曲在日本的地位和影响力。除戏曲外,李渔的小说、文学理论、绘画、园艺等在日本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草纸江户物语
科学演草,“纸”在必得
冬日物语
居酒屋的诞生
“草纸糕”趣话
十号物语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民间草纸
萌虫物语
雪地是春天的演草纸
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发展受中国史学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