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2-03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分层技能运动

曹 炜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江苏江阴 214442)

引 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体质会存在差异,所以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让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智能监测数据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和效果,并根据学生体育学业水平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思路和时代发展相辅相成,采用分层教学法,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难量化、难监督、难分析的桎梏,是新时代的教学之道。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有效缩小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结合分层教学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就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差异化问题,严重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缓解这一矛盾,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托一定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科学划分为若干层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打开了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开展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让大部分学生不仅掌握了体育知识,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育训练,将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体育优势发挥到最大。

不过,应用分层教学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课程目标出发,紧紧抓住技能、行为、品德三个核心;二是针对体育教学中的动态分层研究主题,从形式分层、教法分层、评价分层入手;三是让每位学生在校园里动起来,用好每块场地,用尽每一分钟,不让学生等待。同时,结合现代设备,开展创新性、智能化的体育动态分层教学,促进全校师生阳光自信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进行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前,体育教师在课上可以利用校园智能手环实施运动智能监测,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分析学生数据,以数据分析结果支撑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杜绝传统的“一刀切”,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使每个学生的运动水平都能突破自我。

(一)制定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可在每堂体育课结束后对生成的课堂报告数据和教师上传的学生体质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体质对他们的运动负荷量进行估测,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和有重大病史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特殊学生,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同时,能预防校园运动事故的发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对应、科学的运动负荷量[2]。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那一组,教师要增加一些运动难度;对于运动能力居于中间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增加运动难度;对于运动水平较为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

制定每学期的体育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教学目标,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学习情况好的为A 类,依次为学习良好、学习较差的。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体育技能,训练强度可适当加大,同时增加训练时间;针对体育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提供正常的训练强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体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求不能太高,教师要积极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和技能。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安排教学活动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四肢更加协调,身体素质更加强化[3]。分层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分层练习,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体育练习设计,灵活设计体育分层练习目标,并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体育技能,深化体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运动能力也存在差距。一般情况下,男生比女生的活动能力要强,有的学生喜欢出去活动,经常跑步,有的学生就比较安静,很少做体育运动,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差异安排学习活动。

例如,进行传球活动时,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接球能力存在差异,那么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运动量,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完成接球任务,并且给予表扬[4]。对于运动细胞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重视,不断激励他们参与进来,适当降低难度,给予他们自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热爱运动,从而主动投入体育锻炼中。开展体育跑步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跑步的注意事项和运动技巧,将班级学生划分为男生和女生两个小组,再将小组学生划分为几个团体,然后规定一段距离,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看看哪个小团体跑得最快,让学生树立比赛意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可以举办个人比赛,选出班级里跑得最快的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来促使他们学习和运动,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三)合理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灵活性强、具备一定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水平。因此,设计的评价标准要确保以每位学生的最佳发展为出发点及落脚点。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评价主体分层次、使用多样化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此外,教师开展评价还要展现因材施教的特点,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再接再厉,从而取得更优异的学习成绩。

结 语

总之,体育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并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分层技能运动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劳动技能up up!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