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学四五年级英语课外阅读小组合作任务设计

2020-12-03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绘本单词课外阅读

徐 洁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广东广州 510450)

引 言

2016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督促“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和实际情况,加强培养其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并鼓励中小学教师开展阅读指导。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需要英语教师的科学指导,但仅靠课堂时间进行阅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阅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才是真正地“授人以渔”。有效的课外阅读小组合作任务设计,能够打破传统的阅读模式,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

笔者将探讨如何设计小学四五年级英语课外阅读小组合作任务。

一、根据阅读话题进行任务设计

(一)话题的筛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基本的。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愿意开展阅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学生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如何才能激发兴趣、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素材呢?笔者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二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话题。其实,现行的教科版英语课本就是最好的助力。这套教材的编写是以话题为中心的,每个模块设计了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在教材话题范围内,寻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绘本资源。有了平日课堂的学习,学生对这些话题相对熟悉,对谈论这些话题所需要的句型结构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围绕课本相关话题进行课外阅读题材的筛选是事半功倍的[2]。

例如,四年级学生学习了职业类话题,我们就推荐学生阅读国家地理B 系列绘本Help with work、Our jobs,它们都跟职业相关;学习了My House,接触了场所类话题,掌握“...has...”句型,我们就推荐学生阅读国家地理C 系列绘本A neighborhood garden 等,进一步复习巩固“...has...”句型,并拓展一些新单词。这样在课堂上学过的句型和话题,在课外阅读中也能得以延伸,既让学生复习了句型结构,又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而且,难度与课内知识相当,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时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任务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在合作活动中激发思维,在合作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3]。围绕这些话题开展的阅读小组合作任务,可以是图片配单词、单词搭句子、接龙找出相同音素的单词、给单词归类等。课外阅读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

以绘本Help with work为例,我们设计的任务可以是一个组员写出文中单词ox, yak, pup 等,其他同学分别挑选一个单词为它组成一个句子甚至配上图画:Look at that man with his yak. The man's ox can help him with work. Can Kim's pup help him with his work?最后,大家一起把这些图片粘贴到一张大卡纸上,与大家分享,或者在相关阅读平台上展示。

在绘本A neighborhood garden中,可以利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或口语群等有在线录音功能的网络平台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接龙的方式,找出含有音素/I/的单词,如in, it, if, dig, fi x, kid, little...哪组找得越快越多,哪组获得的阅读积分就越多。也可围绕话题,进行句型接龙,如在绘本The coronavirus fi ght中,可以观察各组接龙不同职业的人都正在忙什么:The brilliant scientists are working on a new medicine. The brave doctors and nurses are helping sick people...或者接龙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什么防疫措施:If you need to sneeze, cover your nose and mouth. If you need to cough, cough into a tissue or your elbow.

简而言之,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的绘本为阅读载体,围绕某一话题开展接龙、归类等形式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以促使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4]。

二、根据阅读技能培养目标进行任务设计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单词的认读和句子结构的分析,侧重语言和语法知识的讲解。现在提倡的整体阅读教学重点在于语篇的理解、段落的大意及关键信息的截取[5]。基于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利用阅读培养学生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猜词(guessing unknown words)、推断(inferring)四种阅读技能,根据不同的技能培养目标进行任务设计。

(一)培养略读能力的任务设计

略读(skimming),主要是指把书的主要内容快速地从头到尾看一遍,了解书的梗概。一位研究教学法的专家Harmer描述略读为get the general picture,他给略读下的定义是:Quickly running one's eyes over text to get the gist of it。总之,要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抓住keywords 以及topic sentences。这些关键词一般都关系到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主题句一般都在段落开始或者结尾(少数是在中间)的。因此,我们设计的任务可以是给句子排序、给故事或者段落写标题、简单问答等,需要学生快速浏览文本,然后由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类似于五年级课内阅读课文第一课时中对课文理解的要求,如It's the middle of winter.第一课时,除了单词和句型的学习外,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仅限于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Where is Reg from?这些问题只需学生大概通读一遍课文就能回答,他们完全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培养略读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培养寻读能力的任务设计

寻读(scanning),是指带着特定的目的去文中寻找相关信息的快速阅读技能。Grellet 给寻读下的定义是:Quickly going through a text to fi nd a particular piece of information。与略读相比,寻读是有目的性地查找[6]。培养学生的寻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目的何在,先弄懂题目中的keywords,才能有针对性地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我们可以设计的任务有判断、连线、填表格及思维导图等,让学生先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去原文中寻找答案,小组内讨论出答案再作答。例如,五年级下册U4Have a good time in Hainan,给出的阅读任务有tick or cross,其中一题是:We will climb a mountain on the 23rd。要判断这一题的对错,首先要让学生在题目中找出keywords: climb a mountain,23rd,然后小组讨论寻找相应的出处:原文中第二行画线句“November 23rd, in the afternoon, we will go for a picnic.”由此可以得出此题是错误的。思维导图的任务也是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出某一线索,如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然后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这些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猜词能力的任务设计

猜词(guessing unknown words),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文化背景及暗含的感情色彩等,猜测单词的大概意思[7]。

我们可以设计的任务有选择、翻译、合作分享等。例如,让学生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单词,然后让组员猜测解释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什么,最后查字典证实猜测是否正确,让学生在互相分享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升猜词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里提到they will drive to the Great Wall,学生完全可以凭借文化背景猜测出the Great Wall 就是北京的名胜古迹“万里长城”。同样地,在绘本Hide and seek的阅读中,虽然我们没有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不知道hide and seek 是什么,但通过全文阅读,结合上下文,学生小组讨论以后很容易能知道hide and seek 就是中国小朋友玩的捉迷藏游戏。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思考等思维方式,从而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判断性,并提高思维品质。

(四)培养推断能力的任务设计

推断(inferring),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思维能力,是通过积极思考产生的主观判断能力[8]。它需要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来理解文义、判断作者态度等,将文本信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任务有判断题、问答题、文章续写等。例如:在绘本Who is stronger?里,让阅读小组讨论回答:Why does a strong wind blow small mouse up to air? 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从阅读中可以推断出Because it is too light 或者Because it is too small。这需要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答案。学生通过对话交流、观察图片,调动生活经验,用英语进行对话式学习活动、实践,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推理、想象、创新等思维方式。

三、根据阅读小组内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任务设计

课外阅读小组成员的划分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等因素,将学生组成阅读小组。每个阅读小组一般有4~6 人,人数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各组男女生人数比例相当,内外型性格兼顾,按照英语阅读能力A、B、C、D 层次兼有。在设计任务时,明确规定A、B、C、D 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每类任务都要有组员认领。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内部发挥作用,认领到相应的任务,避免某些成绩优异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大包大揽,而那些性格内向、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毫无任务可做。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拼图阅读任务,把完整的故事按照难易程度分成A、B、C、D 四段,每个学生认领其中一段。在课外阅读的第一阶段,学生各自阅读自己的片段。在第二阶段,来自不同组、认领了同一段阅读任务的学生组成“专家组”,一起讨论对这一段的理解,包括新单词的互相学习。在第三阶段,所有学生回到自己原来的组内,各自复述、讲解自己的片段,负责教会组员自己片段内的新词,与组员共同完成整个故事的拼接任务。故事结构要符合逻辑,允许出现不同顺序、不同版本的故事。在第四阶段,共同阅读完整原版的故事,分析与自己小组拼图故事的差异,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班级群或者午间阅读时间,进行小组朗读展示或者小剧场展示。

结 语

总之,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从绘本阅读转向章节阅读的起始阶段,国内对这一阶段英语课外阅读的研究兴起不久,课外阅读资源参差不齐。教师要能够坚持围绕阅读话题、阅读技能培养目标、阅读小组内个体差异等进行小组合作阅读任务设计,找到适合四五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成为绘本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课外阅读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助性;同时,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努力,经过交流、筛选、总结后,最终以小组成果的形式进行展现,就能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将其转化为自主阅读的动力。在小组合作中的交流、质疑、信息沟通等,都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绘本单词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绘本
绘本
绘本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单词连一连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看图填单词
Playing with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