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2020-12-03曹圆圆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光影身体幼儿园

曹圆圆

(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000;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是以3~6 岁的幼儿为参与群体,以光和影为媒介,并辅以肢体动作、创造想象及多种物质手段(如纸影、皮影、手影等)进行表演的,供幼儿直接参与表演,是一个凸显幼儿自主创造、自主表达、自主表演等的戏剧游戏活动[1]。光影戏注重幼儿在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情境交互,逐步构建具有活动性、游戏性、适宜性的戏剧活动。

一、坚持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是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实践教学的前提

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聚焦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它关注的是:认知是整个身体的认知,人的身体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各个运动系统来塑造。认知是一种来自身体的体验,身体在认知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为主,具有强烈的身体参与性、体验性、易受情绪、情境影响等特征,这种学习特性的实质就是具身认知理论的具体表征[2]。

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符合幼儿的感性认知特点,更多地关注幼儿身体的参与和表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身体的作用,在发展幼儿创造想象能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另外,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是过程性的,注重支持者与参与者的平等对话,特别强调身体参与,体现人的具身存在。具身认知理论的观点成为我们深入分析幼儿园光影戏的依据。

二、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探索与实施

(一)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实施原则

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更关注幼儿的身体状态及身体运用,情境、体验、交互是具身认知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凸显自主性、体验性、游戏性的活动,才能较好地发挥具身认知的主体性。

1.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是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认知基础

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幼儿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情境交互,是把握具身认知视域下开展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基本认知。叶浩生认为,认知是具身的,身体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动态的统一体。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知识、能力、情感发展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个体的认知过程及其感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都与该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经历和体验密不可分。因此,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必须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来开展。在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幼儿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情境交互,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主、健康、和谐的发展。

2.重视幼儿主体经验创设条件是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基本原则

重视幼儿的亲身感知、亲身体验,鼓励幼儿表达创造,是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开展、实施的基本原则。张金梅教授认为,表达、表演、创作是幼儿戏剧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且可以把这种表达、表演、创作的过程看成幼儿表达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智发展差异明显,因此,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开展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以贴近其最近发展区;同时,积极从空间、时间上充分创设环境与条件,多元提供幼儿能亲身感知和体验的机会、场所、活动,并鼓励幼儿在自主表达、自主表演、自主创造的过程中,以具身认知的形式认识世界、表达自我。

(二)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支架

把握具身认知理论在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要求为指导,并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然后加以实施。

1.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目标指向

我们应把握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梳理具身认知理论与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契合点,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规律、方法。这种规律及方法应当强调以光影戏创演活动为核心,分为引入、拓展、创作、反思四个阶段,强调引导幼儿在四个阶段逐步熟悉光影戏所涉及的各种媒介,用这些媒介进行不同主题的光影戏鉴赏及光影戏创作活动,进而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

2.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实践支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随着光源等媒介的改变,影子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每一次与影子的邂逅,都会激发幼儿的求知与探索,与他们形影相随的影子密码要怎样破解?

笔者对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展开调查,发现光影主题已经在幼儿园被广泛渗透和实施。如以年龄段来划分的光影主题探索活动:小班由具身认知延伸到影子认知,从玩踩影子游戏,再到手影游戏、影子配对等;中班开始测量影子、尝试制造影子、神奇手电筒;大班探索纸皮影(表演、装订、上色、镂空花纹、分解关节、绘制处理、皮的处理)等。以上活动融入了肢体语言、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认知能力等,覆盖了运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

结合具身认知理论,从幼儿园光影主题活动的实践中不难看出,具身存在的幼儿主动参与式学习是幼儿在光影戏创演活动中建构知识的主要方式。我们分类选择适宜的幼儿光影戏创演活动案例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既体现戏剧活动特色又与五大领域有机整合的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典型案例,经过反复实践,形成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支架,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支架一:光影之趣。从幼儿兴趣出发,在自然探究中感知光影活动的趣味。

支架二:光影艺术。以幼儿为主体,感受中外传统影戏及现代影戏艺术的文化魅力。

支架三:创演探索。亲身参与,探索、发现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奥秘。

幼儿在光影戏创演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受兴趣和需求的驱动,并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创造机会让其参与到光影戏创演活动中,使其能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并适时提供支架,支持幼儿当前的创演水平,尝试挑战它们,促使幼儿获得新经验,进而发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价值与思考

优秀的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应当从内容开发、组织实施、观察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逐步完善适合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光影戏创演活动。通过梳理部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光影戏创演主题及活动内容,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价值值得我们思考。

(一)创演“强体验”,拓宽身体发展认知维度

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更多地关注幼儿身体的参与度,通过身体感受、视觉观察创演活动所涉及的认知内容,使幼儿的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创演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光影戏创演活动目标不仅在于教师对知识技能的传输,重点还应该放在幼儿本身对知识技能的接受上。毕竟幼儿的身体才是承载知识的载体,身体获得知识,认知才能发展。即多给身体提供一些表现表达的机会,关注身体在创演活动中的运用,让创演活动目标从幼儿的身体认知出发。

(二)具身“做科学”,优化科学活动学习方式

光影探索活动中每一个案例,都生动地展现了幼儿对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天然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过程,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价值:尊重探究兴趣,注重探究过程,支持探究能力发展。目标指引方向,影响着行动。如幼儿在搭建皮影戏台的过程中要把握影子成像与光的关系,将身体与光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让自己的身体成像在幕布上。由此,可以发现光影戏创演的过程,是幼儿学科学、做科学的过程,它符合幼儿处理与理解自身观察和经验的方式。

(三)画影“鉴艺术”,激发幼儿创造性演绎

光影戏创演活动是对光影戏的创造性演绎,是一种创造性艺术,包含造型、视觉、音乐、律动和假装游戏,它在多层面吸引着幼儿。一块幕布,或大或小,就好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安全环境,他们被激发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去实践,他们学会了欣赏、表达和表演。不难发现,具身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身体既是有感知能力、积极情境的身体,也是体验、渗透文化意义的身体。正如幼儿反映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的一样,他们一边熟悉感知着自己,一边不断丰富着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

(四)逐影“扩路径”,外延幼儿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一直是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关注点,光影戏创演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了幼儿的社会性合作。在创演活动中,比起成人的指导、评论和提问,同伴提出的建议、疑问、解释,更能促使幼儿转变自己对光影原理及光影戏创演活动的理解。随着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开展,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幼儿逐渐了解到他人及自己应如何在光影下更好地呈现、在哪里呈现、怎样呈现等。它将促进幼儿社会学习意识的增长,逐渐建立起社会规则意识,从而掌握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和策略。

结 语

综上所述,具身认知理论提供给我们解读幼儿探索光影奥秘、开展光影戏创演活动实践的不同视角。幼儿园光影戏创演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必将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并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光影身体幼儿园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光影
光影
爱“上”幼儿园
光影之下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光影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