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12-03宋宜秀

名师在线 2020年1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小学生

宋宜秀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街道中心小学,山东日照 276800)

引 言

人无德不立,教育是要塑造德才兼备的人。德育不能被忽视,它不仅关系到个体未来的发展,更间接影响到了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民族文明的水平。因此寻找良好的德育策略刻不容缓。

一、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当今教育环境下,家长更期待学生成绩的提高。文化成绩的提高和进步值得赞赏,但教书育人要两条腿走路,因此道德教育工作也要做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民族情怀和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当今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凸显,以至于很多学校都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犯罪以及校园暴力的存在,都是社会和学校面临的较大问题。如果从小学开始就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可以很好地降低这些事件的发生。德育如果不完善,反而会带来诸多问题,影响学生的求学和成长。优秀的道德素养应当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

教师要寻找目前德育中的不足,并不断改进和提高,要从学生小时候抓起,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奉献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提供良性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不再墨守成规,为整个国家发展提供活力。

二、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自倡导德育以来,学校和社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只有对道德教育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找到优化的地方和加强的措施。

(一)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依旧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阻挠,家长一味地追求高分数,教师不断进行考试测评,学生不断地通过各种辅导班、提高班来提升成绩的现象仍然存在,虽在倡导减压,但学生的压力依旧巨大。这一情况导致德育时间很少,人们的注意力都在集中考试上,很容易忽视道德教育。

(二)德育水平不高

目前,德育的评估方式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指标,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修养也存在不足。各学校虽然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加强德育,首先要在教育标准上做出努力。德育不能仅仅满足社会的要求,还应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不要将道德教育像灌溉田地一般。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采取简单、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道德,让德育这个词不再模糊不清。

(三)德育方式单一

目前,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接受教育,而自身缺乏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导致德育工作没法取得很好的成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德育中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与教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主动与孩子交流,积极向教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成果,实现家长、教师和学校的相互连通。

三、加强小学德育的措施

德育的加强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一种合力。道德教育的成效是十分巨大的,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一)小学德育讲究方式

有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可以认真完成学业任务,但是渐渐地开始不认真学习,作业也不写了。妈妈批评后,他发脾气、不说话,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还砸东西。经过教师的了解,原因在于父亲是个比较粗暴的人,对孩子不管不问,但是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渐渐地,孩子形成任性唯我的性格。最近,父母关系的不稳定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认为源头在于家庭,便对学生主动开展道德教育,并与其父母沟通,建议加长对孩子的陪伴时间。通过很长时间推心置腹的沟通,以及采取家校互联的方式,使得该学生心理渐渐发生微妙变化,开始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不再逃避。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素养

小学的主阵地在于教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养,将德育和课堂学习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得以提高道德素质,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1]。德育讲究要抓住契机,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寓德于教。

其实,小学生的心灵最敏感,我们要爱护和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罗林塔尔效应”表示,只要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他们就会不断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努力进步。

(三)合理采用德育方式

德育忌讳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说教,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有哪个字不认识,教师作为引领者,可以和学生一起查阅字典来解决。总之,就是让学生在德育中快乐地学习。

现在,科技的发展也使得德育有了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互联网教学,还可以播放一些道德方面的小视频,有助于达成良好的视听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以增强教学工作的感染力。

(四)在德育上增加实践活动

德育不能仅停留在说教层面,更要叫学生亲身体验,这也符合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网络,言传加行动的方式更加有效。学校可以倡导一些活动,如为妈妈洗一次脚、劳动节组织班级集体劳动、进行道德教育节目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团结合作、感恩等的重要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也可以更好地将道德融入他们内心。通过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形式,可以收到很好的成效,为小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提供动力。因此,实践活动是加强德育的重要措施[2]。

结 语

综上所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德育,并采取有效措施渗透德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